二、战国至金元时期的穴居
(一)
战国后出现了铁农具,社会生产力长足发展,在黄河流域及其他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宫室日益发展,穴居逐渐进入低潮,有的转变为专供窑藏物品之用。但在秦汉以后的史籍中,间或也有记述穴居者。
1、《左传》:“郑伯有嗜酒,为窟室而夜饮击钟到歧下焉,朝至未已。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据“壑谷”可知,该窟室当为竖穴。公侯饮乐,从人不在少数,此穴规模不小。《左传》载:“光伏甲于崛(窟)室。”43《史记》亦载“吴公子光之谋王僚也……乃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使专诸置,首鱼炙之中,专诸擎鱼,因以刺王僚……。”44注曰:“掘地为窟。”《典略》载:“苏秦与张仪始俱东学于齐鬼谷先生……。鬼谷弟子五百余人为作窟,深二丈,曰:‘有能独下,在窟中说使泣者,则能分人主之地矣’。秦下说之,鬼谷泣下沾襟。”《东观汉记》记载:“刘茂为郡门下椽,赤眉攻太原,茂负守孙福瑜墙出,藏地西门下空穴中。担谷给福及妻子百余日。”《典略》中又载道:“董卓虽亲爱吕布,然时醉,……以刀剑击之不中而后止。布恐终被害,乃……养死士于窟室。三年……卓诣宫贺,布先置死士以邀之,卓……入掖门,死士交戟刺,卓坠车,……杀之。”
以上居穴均为竖穴,在地面建筑相当发达的地区,竖穴逐渐衰落,秦汉以后史籍的记载几乎绝迹,偶尔有所记载,亦临时居住,如:《河南府志》(康熙刻本)载:“熙宁间(北宋神宗)……司马君实在洛穿地深丈余,作壤室,……谓之……穴居”该穴并非实用,纯属司马光猎奇而已。又《吉县全志》(乾隆二十八年刻本)卷五“列女传”中载:“冯妙贞,……明年洛州陷,妙贞扶舅姑匿曹氏窟室,元兵索得之……。”从前文可知,竖穴穴口平于地面,便于隐蔽,常做藏匿之用,所以该窟室似应为竖穴。可见竖穴这类型的居穴由于本身的缺陷,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文化较发达的地区逐渐从居穴中被淘汰了。
2、但是,横向居穴则由于其特点及社会等方面的原因 ,一直相传未断。
《后汉书》中载:“台佟隐于武安门,凿穴为居”。书中又道:“马援之攻五溪蛮,……署盛,士卒多疫死,……乃穿崖为室,以避炎气。”五溪即越南,在南方穿崖为室,当应是中原地区士兵带去的技术和经验。可见中原地区的凿穴技术已趋成熟。东汉后,“凿”与“掘”两个动词已有区别,此处“凿穴”当为依山挖掘。另据《淮南子》曰:“古者,民泽处腹穴,(注曰:凿崖岩之腹以为密室)。”上述居穴应为横向居穴。《晋书》载:“魏未有孙登,字公和,汲郡共人也。无家属,于郡北山为土窟居之”。《秦书》载有:“王嘉,字子所,在东陈阳谷口凿岸为穴而居之。诸有从其学者,人各一穴,遂至数百穴”。此处“岸”同《淮南子》注中的“崖岸”,凿之为穴,是横穴无疑。《襄陵县志》(光绪七年刻本)卷二十四,元国子助教卢希古“朝阳洞游记”中载:“襄陵南有聚曰故关。涧北有崖高四丈许,好事者穴之以为闲居之所,……”此乃明白无误的横穴也。《昔阳县志》(民国四年刻本)卷一三山川部中载:“县东八十里,……悬崖间一窑,名“状元窑”,金时,杨云翼,赵秉文肆业此。”可以认为,到金元时,窑 洞已引起封建文人的注意了。
一、需要提出的是,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录”中载:“张忠,字巨和,中山人也。永嘉之乱隐于秦山,……依崇岩幽谷凿地为窑室,弟子亦窑居。”“凿地为窑”,上述当为平地掘挖一截面,再向截面的一壁挖掘的横向居穴,这种居穴与河北磁县下七垣遗址发现的横穴相类似。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以“窑”字称横穴的文献资料,究其原因,大约横穴拱顶与磁窑、砖窑相似而命名。但不知何故,此种称法至明末才广泛使用起来。这时期横穴尚不是后代窑洞,因为横穴平面形状依然有圆,有方,未定型成后来的长方形。这点从新疆高昌、发河故城(晋至元代)居穴以及陕西魏长城中的唐代居穴的形状得以证明。
3、还有一种居穴便是天然洞穴。虽然类型多样,但由于天然洞穴不在构筑方面下功夫,适合一定居住条件的洞穴便成为一些人现成的居穴。
相传商末周初之伯夷叔齐隐首阳山即居于洞穴,从汉朝
杜笃“首阳山赋”中:“走罗落莫而上复,穴溜滴沥而下通,高岫带乎岩侧,洞房隐于云中。”及东方朔《差伯夷》中:“穷隐处兮窟穴自藏,与其随佞而得志,不若从孤竹于首阳。”宋郭仕道“首阳山行”诗中“归来守岩穴,郁郁抱孤忠。”等句可证。又如《庄子》中载:“越人三世杀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于丹穴,而越人无君。从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熏之以艾,承以王舆。”45北宋方腊起义时,义军的据点即有帮源洞、灵山洞等。《平定州志》(乾隆六年刻本)中载:“石人寨……下有大石窑,可容数百人,……金元时,阎显、阎南率乡人避兵于此。”直到明、清及近代,山区依然有居住洞穴者,如明无名氏诗“三仙洞(今汲县)睡起”诗中曰:“菌枕松床午梦觉,莞然一笑秋阴薄,自堑济世无他才,只合归山伴野鹤。山下且双鹤栖,洞中长与白云期。……”
由于天然洞穴毕竟条件简陋,所以有时也对石洞进行改造,以使其更宜于居住。如《郡国志》中载:“钜野金乡山北,有石洞,名清凉。深十余丈,内凿石作四小阁,阁外一堂,陛高三尺;堂外两门,门外两大阁,石道长三十丈,阔十有六尺。世传秦始皇避暑宫出。”这是内部修整。如《郡国志》另载:“贞元(唐德宗)中,洛阳人李渤与兄涉,同隐居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洞中……宝历中,渤为江州刺史,即洞创台榭,引流植花焉。”这当是整修洞穴外部之环境。
综上所述,可知夏商以后,在文化较发达的地区,穴居逐渐被宫室等地面建筑所取代,而山区则依然存在着穴居生活,并有竖穴(秦汉后渐被淘汰),横穴(窑室)及天然洞穴三种类型。
1、那么居住者是什么人呢?据史籍记载,大凡有如下几种人:一信佛老之学欲逃生死者;二以德自矜托名高尚而待聘命者;三痛风不能用,退而著书立说者。四遭受兵乱避世者;五惧苛捐杂税流亡者;六贫以樵砍等为业依山而活者。其前三者因与封建文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时时见诸于史籍,后三者则因其地位不屑封建文人之一顾,见载者凤毛麟角,其居穴情况只能从前三者的穴居及一些间接因素推测。
2、一般来讲,墓制的变化 应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各代陵墓的形制均反映地面建筑的形制。陵墓的发掘,从一个方面提供了古代以、建筑的演变资料,下面从有关墓制的变化,简单推断窑洞形制的变化 ,以补史料之缺。
从考古资料可知,东周以前的墓葬形制以露天竖穴为
主,周墓一般都有腰坑,东周墓制中发现有带壁龛的。到了战国晚期,由壁龛逐渐发展为汉代以后的洞室。洞室墓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单纯的土洞墓,开始发生于战国晚期,经西汉直至以后各代都有;②空心砖墓,亦发生在战国末年,它只盛行于西汉一代,东汉时已衰落;③砖室墓,开始发生于西汉晚年,是以后各代占主要地位的墓制。在土质坚实的地区,各种砖墓常是堆砌在土洞中的。其顶部经过方锥状、平状、圆拱状,汉代以后在中原地区最先趋向于圆拱券顶。
据此,我们认为,竖穴墓制的逐渐衰亡,反映了地面人工居穴中竖形居穴的衰亡;洞室墓的兴盛,则反映了秦汉以后以贫寒阶层为主的人们主要居穴(横穴)的形制,横穴顶部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经过平状、方锥状,最后发展到较适用的圆拱形状。十六国时期,已出现了类似后世固定的名称“窑室”。
它一直存在于黄土高原的山区,偏僻及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地区,并缓慢地发展着。不能因为史籍不载而无视穴居生活存在。也不能简单地认为穴居即是原始性的遗留,我们认为,应把横向居穴看作为人类适应自然、社会等条件为生存而采用的居住形式之一种。它的形制变化 ,反映了人类智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