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现在都不知道阿姨叫什么名字,只记得她跟我一样姓张,就是因为同姓,在高中三年的时光里关照了我两年。
第一次注意到阿姨是大一的时候,一次晚饭时间,我一个人在空荡荡的饭堂里面吃饭,饭点时间快结束了,我不喜欢在人多的时候排队等候吃饭,故意等到人少了才吃饭,一个人吃饭还是挺无聊的,所以我喜欢边吃边留意饭堂的工作人员。
这时候阿姨穿着红色的工服,戴着黄色的手套,一只手拿着盆子,另外一只拿着抹布,一路絮絮叨叨的擦着桌子,临近的时候才听清楚阿姨说的是家乡话碰巧跟我说的话一样,只是各自的口音不同。
阿姨大概有60岁左右的年龄,半白的长发扎起了马尾看起来还算精神。
我来到这里读书语言不通,遇到一个语言相通的人心里特别的开心,我看着她走过来想跟她搭个话,她像是自来熟一样,操着不熟练的普通话跟我说:“小妹,那么晚才吃饭啊!吃多点。”
我用家乡话回了她,她听到后特别的开心,有种“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感觉”,她有很多话想要跟我分享,只是我快到上课时间了,没能听完她的“心事”。
不过,我们都记住了彼此。
第二天,我去买早餐的时候,发现她在分餐窗口里面,一看见我后向我点了点头,我不自觉地从另外一条队伍中换到她的那条队伍中,因为她好心,经常会分多一些食物给学生,所以每天她窗口外面的队伍都是最长的,我以前为了赶时间会找排队比较短的,后来认识了她,每天不管等多久都会过去跟她打个招呼。
我吃的很少,但是每一次阿姨都会把我的饭盒打得满满的,帮我挑最大的鸡蛋,菜也分给我很多,那时候饭堂的主管为了盈利,有规定打多少分量的,但每一次阿姨都会趁主管不在偷偷给我加了满满当当的菜。
阿姨是看不得学生吃不饱,分菜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往饭盒里面打得多一些,有好几次看见阿姨被饭堂主管说了几次,看着心里有点内疚,有几次不想让阿姨为难特地不去她的窗口那里打饭。
饭堂就那么大,总会见面的时候,阿姨见到我吃那么少会很心疼的想要把她饭盒里面的菜分给我,每次吃饭心里都是暖暖的。
从高一到高二的时间,阿姨陪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学期,看着她会让我想起家里的奶奶,可是好景不长,阿姨最后还是因为违反了饭堂规则给学生打太多饭菜被拒绝了。
高三那一年开学,我开心的跑去饭堂并没有看见熟悉的身影,心里空荡荡的,跑去问了其他工作人员,知道阿姨回家乡了,内心又是欣慰的,又是不舍的,只能祈祷阿姨回去之后可以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度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