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个知识时代,特别是深度知识为王的时代,而终身学习成为了这个时代每一个有志之士的共识,这样的人,正在全面的掌控这个时代,因此,如何获得深度认知的知识,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我之所以如此重视学习方法,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确实不是因为天生的智力,而是因为用脑的习惯,正是因为用脑习惯的不同,使得每一个不同的人,在学习时,效率是完全不一样的,而如果你能懂得大脑的一些原理,然后有针对性的训练自己的学习习惯,那么你同样可以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还有另一个现实让人如此的可惜,我们的教育体系,夺走了人在学习知识时的最重要的一个素质,那就是学习的兴趣,而这几乎是一切成就的前提,正如爱因斯坦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一旦对知识失去了兴趣,你几乎也失去了成为高深知识领域的卓越者的机会。
再加上大脑终身可塑性,如果你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兴趣,而其他人正好从一开始就兴致勃勃,终身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面探索,并且最终进入深度知识的领域,那么这正是今天真正掌控智慧的人,几乎垄断细分行业的原因所在。
深度思考
我们本篇就构建认知深度的话题来讨论深度思考的问题。
爱因斯坦说:“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这样成为科学家的”,他并没有强调深度思考,而实际上,他运用的正是深度思考,否则他不可能达到知识的底层,并且看到所有其他人都看不到的知识,这正是深度思考的结果。
言外之意,爱因斯坦是在告诫你,别偷懒了,思考一定要进入深度思考!
于是,我们有了第一个疑问,什么才是深度思考?
不断思考就是深度思考吗?
答案显然不是,符合神经元原理的特定形式的思考,才是深度思考。
偷懒的大脑
讨论深度思考,我们先来讨论另一个话题,那就是人脑的思维经济原则,说直白点那就是大脑的偷懒原理,人的用脑原则是能不用脑就不用脑的。
大脑占体重2%,但是在运转时却要消耗25%以上的能量,因此它是极度消耗能量的,这使得它在运转时有一个原则,就是尽可能的走旧路,而不去开发新路。
对于走旧路与开发新路,相信每个人都要有直观的感受,如果你开过车,或者跑过步,你就会深刻有感觉。
比如开车上下班,每天都走同样的路,你的大脑会进行自动驾驶的状态,你会感觉很轻松,时不时还可以思考一下生活,相反,如果你要开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特别是在陌生城市里面不断的找路,你会发现开1-2个小时下来,你会感觉非常疲劳。
这就是走旧路与新路的区别。
旧路的路况我们往往非常清晰,路大条且好走,因此,走起来时基本不怎么消耗我们的脑力,特别是因为已经形成本能,在大脑里面已经有固定的神经元链接,这使得它走起来更高效省能,这就好比我们的公交车司机,他天天走一条路线,他基本不用动脑思考各种路况,因为一切已经被他形成本能的自动化反应。
的士司机正好相反,特别是路况越错复杂的城市,如伦敦的,据说是世界上,最难考取的士驾驶证的城市,这个城市没有主干道,有接近2.5万条街道,不仅是路线,的士司机还得记住这些街道沿途的地标性建筑物。
比如主考官会给出2个地点,参与测试者必须说出这两个地点之间的最佳路线,同时还必须描述出沿途的所有街道名称及地标性建筑物,为了通过这些测试,的士司机要花数年的时间骑着摩托车实地考察每一条路线与地点,将所有这些铭记于心。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当你活得越舒服时,你反而越不能成长。
参与这些几乎是最挑战人的测试,并且最终通过考试,取得从业资格的司机,大脑相关空间记忆的海马体区域,都会比公交司机,或者其他没有取得资格的人大。
人性的偷懒原理在生活里面全面表达。
比如很多有钱人,所有家务活都请佣人,但是洪兰教授说,《红楼梦》里面,贾母60岁多时就得丫头扶着才能走路,而刘姥姥80岁时还身体健朗,能下地干活。
岁数并不一精准,只是要表达这样一个概念,人体与大脑一样,用进废退,但是我们的本能却是偷懒的,而越偷懒,则越退化。
因此,当今很多你认为好的观念,有时往往正在害你。
而有时很多的挫折与磨难,反而对人才是最好的。
比如跑步,反而是你跑得越痛苦时,身体所能接受到的挑战才是最大的,当你只处在舒适区时,你永远无法成长。
思考深度是反本能
王东岳先生曾经说过,所谓的哲学家,就是变态调动智力的结果,哲学家的智慧,正是追问对一般人来说所谓自明的东西,那些我们一般人认为已经非常清楚的东西,正是大智慧的人要追问的,比如说,时间是什么?空间呢?人又是什么?智慧呢?
我们一般人,思考问题,往往停留在现象层面,比如我们在上一章节讲到的【从众心理】这个法则。
这是一个思维模型,我在此前十几年间,就停留在简单的学习思维模型的层面,然后通过归纳法来加深我对这个思维模型的记,理解及运用。
比如学习从众心理时,除了《影响力》这本书里面介绍的大量例子,那么我们常规的学习就是举一反三,会思考生活里面还有哪些例子是可以运用这个方法的。
比如做电商的人,基本都懂得商品销量上的那个数字,几乎所有的买家都会参考销量,评分,好评数及评价内容。然后我们看到竞争对手在做什么时,我们也会不自觉的跟着去做。过马路时,当有人闯红灯时,于是会有人跟着做。如果你想培养你的孩子拥有什么样的品质,那么只需要把自己训练成那样的人即可。从众心理在生活里面,会有举不完的例子。
而如果我们的学习停留在这个层面,我们永远无法进入深度认识层面。
比如,既然大家都有从众心理,那么是不是说我把商品销量刷得很高,生意就一定好呢?是不是酒家门口多雇些托儿,就会门庭若市呢?
几年前,我运营一家天猫旗舰店时,我就一直在大量运用这些方法论来提高我的销量,但是一时的繁荣并不能带一盘良性发展的生意,商业是一场涉及天道与人性的竞争,只有符合这些原理的生意,才会长久。
如果不从这个深度层面去设置对应的理念,那么停留在表面的事业注定会被淘汰的,能长成不衰的企业,一定是做着符合天道的事情。
比如,再继续根据从众心理,那些优秀的品牌,是一定会脱颖而出的,所有的消费者,都想要找到这样的品牌,而几乎所有的想做长久生意的企业家,都认为自己在做品牌,而为什么最终,成为品牌的寥寥无几?
而这里的核心,就是人的深度认知的问题,几乎很少有人,能真正进入全面的深度认知的境界,因为它需要长期的反本能的深度思考。
什么才是深度思考?
举例子:
比如还是从众心理这个法则,那么它的背后本质是什么?
换个角度追问:
人,为什么需要从众心理?它意味着什么?
由于我的大脑存储着大量由底层而上的规律,那么我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
首先,在能量的熵增定律作用下,万物演化生存的首先法则就必须符合最小作用量原理,它就好比光在同一介质里面一定走直线的道理一样,它必须最高效最省能。
那么从众心理就体现了这个原则,从别人的经验,我们可以更快习得别人的技能,特别是在丛林时代,孩子跟从父母,学习父母用生命换来的经验,这是最宝贵的能力。
另一方面,跟从自己过去通过经验而习得的能力,也是从众心理的体现,因为习惯更高效更省能,因此,这个法则还代表着我们会不假思索的运用我们过去的经验,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我们的本能倾向于只走旧路,而不走新路,使得我们大脑偷懒。
其次我还可以继续深入解读:
从演化学层面来考察【从众心理】:
由于万物都在求存,而求存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分工与合作,因此,万物演化方式就表达为结构的分工与合作,而其中的合作,就必须有从众心理作为基础,因此,所有动物都有从众心理,甚至还包括我们体内的细胞,比如人类的镜像神经元,它会如实的拷贝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另外一些人的动作与表情。
而所有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存,为了求存。
从大脑神经科学层面来考察【从众心理】:
我们在思维模型的原理篇讲大脑表征过程,信息是如何流动的。
光波从眼睛的2亿细胞被处理成化学信号,在视神经2百万细胞被处理成电信号,传入到LGN视中枢的电信号被进一步压缩,形成有一定轮廓的简单图像,然后这些信息继续往下传递,到了我们的V1视觉初级皮质,开始能区别图像中的线,因为这里细胞处理边缘,处理完后,到达V2视觉次级皮质,信息继续进入更高级的脑区V5,处理运动,最终到达我们的前额叶,让我们知道,原来是我的孩子在运动。
大脑的这个信息处理流程,跟我们的社会分工合作体系极为相似,而且更为极致与细致,细致到一个细胞只管一个参数。
比如我们今天有一个公司几千人,只做一颗螺丝钉的境界,这种越细致越致密的分工合作体系,正是能量熵增定律全面贯彻的结果,在这个原理的作用下,所有的神经元必须都遵守从众心理,从它自己的本职,专注极致,同时又倾向合作【另一个层面的从众】。
从文化层面来考察【从众心理】:
个人文化也好,企业文化也好,国家文化也好,也都在全面贯彻体现“从众心理”的法则,也就是文化要表达为能够有效维护生存,那么就落实为文化的遮蔽性,也就是必须完全认同这样的文化,文化才能起着维护生存的作用。
比如中国农业时代的农业文化,有效维护中国农业社会发展2000年以上,因此,在文化的有效期内,它表达为维护生存的作用,但是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当全世界都在进入工商业时,农业文化却表现出强烈的阻碍作用,这就是文化必须跟从过去的特征。
公司也不例外,像诺基亚,甚至是微软,他们之所以转不过去,核心原因是文化,特别是发展得越完善的公司,它所形成的文化将会越僵化,因为整个利益体系已经固化(跟一个人大脑里面已经固化了的神经元一样),这会导致当时代全面变化时,而它所形成的文化将形成阻碍的作用,使得它无法转变,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这种现象,在今天全面存在着,大公司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个人也不例外。
一旦你形成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成就你的同时,也成为了你的主宰,形成对你的禁锢与遮蔽,比如今天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遗留着农业文化现象,即使从1840年中国转型进入工商业社会,但是农业文化在今天还全面存在着每个人的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