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可能是一个人一生都避免不了的一个问题。
在我们成长时期,就有别人家孩子的存在。当我们成为青年,自尊心会迫使自己更容易发现自己和周边优秀人的差距,从而自发的进行比较。无论是被比较,还是自己无意识的和别人作比较。它所产生的后果无非两种:
1.“我比不过他,我是不是能力不够”从而踏入心理的陷阱,更加执着的比较以证明自己是可以的,却可能愈加容易被结果所打击,一步步的走向自卑。
2.“我比他好,好耶我要持续比他好”从此你的生活目标就转移到比他好的一个状态上。哪怕之后有一次处于劣势,都很可能使你越发的钻牛角尖。
其实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无论是哪种后果,他们所想要达到的,就是在和别人的比较中胜出,以获得一种虚荣的快感(凌驾于他人之上?)。无论是现在社会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别人的男朋友”甚至是“别人家的狗”都基于为什么我家的孩子不能让我骄傲长脸?为什么我的男朋友不能给我买xxx送我xxx让我有面子?为什么我家的狗为什么不像别人的狗一样聪明可爱整天就知道撕家?.....种种问题,也应证一句话: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事实上,比较这一种心态很正常,可以说是人与生俱来的一个心理活动。没有人可以避免。可能有人会认为比较能让你发现自己自己的不足从而促使你进行改变,这有什么不好的呢?
学过数学的都知道,只有基于其他数值一样,你所比较的那个变量才是有价值的。而在这个世界上,每个(条)人(狗)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从成长环境、教育程度、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等等方面,都是天壤之别。所以这是没有可比性的。为这种没有意义的对比而否定自身甚至因此伤害亲近的人,真的是很不值得。
然而话说回来,比较能使人发现问题,且没有人能真正做到一辈子都不进行比较,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比较呢?
笑来老师在书中提到:
拿着现状与他人相互比较,必然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 而比较带来的幸福感,通常也是虚妄的。即便是要比较,那被比较的对象也应该是“自己的现状”和“自己的未来”;而不是“自己的现状”与“别人的现状”。
在我看来,人们进行比较,都是因为自己对现状的不满意,同时身边正好有一个你理想中的一个模板。你无法马上改变现状,心里的郁闷亦无处发泄,最后慢慢的就把比较挂记于心。从而忘了你最初的想法只是,想让现状变好。(例如"别人家的孩子":很多父母一开始并没有设定自己的孩子学的最好,但是当他们的身边出现了别人家的孩子的时候,他们觉得既然别人家的孩子能学的好,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做的好一些。然而逐渐的随着别人家孩子表现的越来越好,父母会想既然你可以做的比之前好,那你为什么不能做的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好甚至更好?并逐渐给自己的孩子施以“别人家孩子”这一压力,全然忘记他们当初只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比昨天好一点)
而实际上,这个孩子已经相比过去的自己好了太多了。父母却仍然贪心于做的最好。别人家的孩子在做的很好的同时很快乐的进行钢琴训练、运动训练。如果综合来看,即使那个孩子的成绩超越了“别人家的孩子”,他就赢了吗?
因此,比较只有用在自身才是有价值的,我们每一个人身上不可逆的变量就是时间。你可以将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进行比较,从而自省有哪些地方你是做的不足的,并进行改正。这样,你就能为了未来更好的你不断发现现在的你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正,这才是有意义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