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新生 - 七年就是一辈子-李笑来

新生 - 七年就是一辈子-李笑来


人生最重要的概念:复利

“Compound interest is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He who understands it, earns it ... he who doesn't ... pays it.” 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知之者赚、不知之者被赚。

不过,万幸的、也是公平的是,每个人都一样,在智力上、知识上、经验上,复利效应依然存在的 —— 这是多么令人喜出望外的事实啊!只要能积累的东西,基本上最终都会产生复利效应。

最根本的学习与创作:践行

想到了,就按照正确的想法做了 —— 不管别人是否理解 —— 这就是践行。这并不是什么需要“坚持”的事儿,这只是“是否对得起自己”的事儿而已。想要看到复利的效果,就必须有足够长的时间,而且越往后效果越显著。时间是不可管理的,于是,就只能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感悟:关于时间的复利的算法让我深有感触,一直在怀疑自己的努力到底有没有用处,原来我只是还不够努力,只是时间还不够长而已)

践行的人生与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并不兼容,这是没办法的事情。相互之间也没必要羡慕,选择之后就是不可逆的,想到了,学到了,就当真了;当真了,就当真做了,且真的做到了,这才是践行。践行才是真正的学习与创作。钱花掉了,才属于自己,时间度过了,才可以算进生命,这是朴素的道理。

(感悟:要时刻关注度过的时间是否都是为自己而花的,花掉的钱是否也是为自己而花的)

我是如何获得财务自由的?

赚钱慢是一种罪,原罪。因为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相对来看太狠了,大多数人不知道而已;你赚钱少,你赚钱慢,你就永远“飞不起来”,更别提“飞出去”了……

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包括 无继承资产、债务与利息、欺骗与背叛、间或一定发生的灾难、税务与保险、必需品开支

我觉得知识是有能量的,且不受“重力加速度”的限制

赚钱一定要快,要快到超越“第二宇宙速度”,不然你飞不出去。

获得经济自由的方法很简单:就是靠朴素的思考、朴素的方法论、朴素的践行

既然商业计划就是赚钱计划,这样朴素的描述,使得衡量商业计划的标准特别简单:1、你可能赚到多少钱?2、你最快多久可能赚到那么多钱?

(感悟:知道了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才明白自己是如何被牢牢地锁定在了地球上,毫无还击之力,所以一定让自己要快起来,有更多的睡后收入)。

我的几段个人经历以及一点总结

没人知道你的苦。所以,坚决不要抱怨。

没人害你,你也可能很倒霉。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差一点成功了。

关键时刻,不要掉链子,没人能帮你,只有靠自己。

情绪这东西,百无一用,行动才是必须的。

(感悟:当年高考的时候我也我一样,因为眼睛的问题,不能考自己喜欢的专业,所以后来学习提不起劲来,最终考了一个不上不下的学校。后来考研的时候也是一样,一是担心家庭的经济状况,二是专业仍旧不是自己很喜欢,所以也没有很上心,也是白白的浪费了时间,最终没有考上。从此就再没有振作起来,在各种方面都没有足够的努力,结果到现在还是在过着自己不满意的人生。所以最后一点说的很对,情绪这东西,百无一用,行动才是必须的。现在开始就只有 行动! 行动! 行动!

主动选择 —— 重生的关键

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活着的根本方法,就是看他是否有意愿、有能力做出主动的选择。

这些年里我到底干过多少蠢事……

人总是会犯错的——本质上来看,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运气不好,因为故意犯错的人是坏人,不在考虑范围内。

犯了错之后,绝大多数人只用嘴道歉。表现更为恶劣的是掩盖、撒谎、或想办法证明对方也不是个好人……这些人其实已经差不多是坏人了,再下一步就是用嘴道歉之后得不到原谅就说你小心眼啊、没风度啊、不够意思啊什么的,这样的人比坏人还坏。

只有少数人在发现自己不小心犯了错之后,马上用嘴道歉,随后开始用行动道歉,弥补,直至一切恢复原状,甚至比原来更好——这其中可能需要付出很多代价,但他们知道这是自己必须做的,否则就不再是自己。

(感悟:记录做过的蠢事也是一种方法,可以试试)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做一些这样那样的蠢事,关键在于一个人是否能够成长到可以承担那些责任,修复那些错误的地步 —— 大多数人不能。

(感悟:虽然没有犯过不能承担责任的错误,但是有些错误确实一直没有进行修复)

要有自信,但,应该是对自己的未来有自信。而对现在的自己、对过去的自己,自信、自负、自卑其实都是无意义的,要现实才对 —— 错了就是错了,蠢了就是蠢了,把自己变得更好才能弥补那些错误,才能承担当初的愚蠢。

拿着现状与他人相互比较,必然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而比较带来的幸福感,通常也是虚妄的。即便是要比较,那被比较的对象也应该是“自己的现状”和“自己的未来”;而不是“自己的现状”与“别人的现状”。

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自信,就看他是否能真心为他人的成功而毫无芥蒂地感到高兴。

我当初是怎样错过一辈子的

人与人的差异在哪里?在我看来主要是观念上的差异。上面让我错过一辈子的,就是个落后的观念:别人做不好的,我也别做了罢……很多影响我们一生的,竟然都是很小,却又不成比例地重要的环节。

读一本好书,基本上就是对操作系统的一次升级,或者起码一点的升级(叫“打补丁”也可以)。然后呢?有的人一年升级 50 次以上,有的人起码 12 次,也有的人好几年都不升级,后来干脆就那么对付着用了,却也不觉得自己落后且越来越心安……

如此看来,很多想当然的念头其实真的很危险。很多其实很重要的建议,常常只不过是因为陈述过于笼统而难以传递,难以接受,难以践行。比如,“日省三身”,就是一个过于笼统的陈述。明确一点的说法是什么呢?

找出那些想当然的念头,挨个审视一遍,看看它对不对?有没有道理?是否应该被升级,或者被替换?这事儿一定要仔细,因为那些不经审视就嵌入操作系统的“想当然”实在是太危险了……

(感悟:读书升级系统的比喻真的是太形象了,大多数人就是活在自己的眼界里,用着熟悉的旧系统不肯丢弃,其实新系统一定有很多的改进在里面,只是很多人怕麻烦而不愿改变,因此在Win10时代,依旧喜欢用XP,所以必须要多读书加快升级自己的系统。)

我们必须持续地主动升级我们自己

我们从计算机上可以学到的,其实是极少数极少数聪明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粗糙、原始的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它越差就越自洽,漏洞百出却又能持续运转,最关键的是:它没有任何自动升级的机制。

你看,人就是这样,不仅操作系统可以升级,连硬件都可以升级…… 有什么理由不升级呢?!我猜,很多人长期不升级自己的“硬件”的根本原因只不过是“没想到”罢了。

(感悟:很多人急于升级自己的手机,确从不升级自己的大脑和硬件)

类比及其方法论

类比是我们在说明或理解时所使用的思维辅助工具,它的使用过程大抵如下:为了向对方解释清楚未知的 X …… (或者为了理解尚处于未知的 X……) 去找一个与 X 类似的、但是对方肯定已经理解的 A 说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X ≈ A 把 A (或 A 与 X 相似的地方) 解释清楚…… 于是 X 不言自明……

教育就像一副眼镜。戴上眼镜之前和之后,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但带上眼镜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教育也一样,受教育之前与之后,我们身处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可受教育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选择得更有效,行动起来更有收获……

把登山当作类比,与把破冰当作类比,有一点不一样的地方。把登山当作类比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以为“突破”是看得到目标的事情 —— 因为山顶就在那里。把破冰当作类比的时候,我就很自然地不太在意那个可以看得见、想得到的目标,很理直气壮地明白:我要去的是一个现在完全看不到的地方,但肯定是不一样的世界。

(感悟:又是全新的概念,原来以为成功都是攀登,原来是破冰,只有不断的尝试才能得到最终的突破,而我的突破点在哪里?是尝试的还不够多,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尝试)

学会任何一个概念、方法论之后,都要问自己: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概念是一切知识的基石

厚厚一本书,其实就那么几个概念;讲一个概念就要花费一个章节的篇幅,从结构上来看,其实讲的都一样,无非是一个接一个的概念,要说清楚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它和别的概念有什么异同;然后就是与它相关的方法论,比如,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怎样使用是正确的,怎样使用是错误的,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是什么…… 这些都弄明白了,一个概念就算是学透了,这些概念都弄明白了,这本书算是看懂了,就这么简单。  

熟记概念-随时取用。

在一个领域没有概念等同于白痴。

没用的概念理应抛弃,阅读的速度取决于理解的速度,否则速读等概念是没用的。


既要有很多很多(起码足够多)清楚必要的概念,还要有相关方法论。这样才算“聪明”,因此聪明是可以习得的。

固守型的人(Be Good Type)更关注自己当时的表现,更在意外界对那表现的看法;

进取型的人(Be Better Type)更关注自己当时有无进步,并不在意对外界的看法;

固守型的错误概念:固守型的人更倾向于相信智商是固定的;固守型的人更倾向于认为与努力相比天份更重要;固守型的人更倾向于认为命运多少是已经安排好的…… 成为一个进取型的人,是可习得、可积累的。

只不过是不断清理自己的概念、扔掉该废弃的,不断吸收新的、有必要的概念,并且通过应用不断完善与那些概念相关的方法论。

不断地对自己所掌握、所使用的概念进行审视,优化,对其更新换代,其实就是在“自主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统”。

所谓的“成长”就是操作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

所谓的“重生”就是操作系统更新换代的节点;

所谓的“不断再生”就是我们意识到这些操作系统更新换代的必要性,于是给自己设置提醒模式,给自己发展自动更新模式的持续动力。(比如给自己设定每七年要有一次大的更新换代……)

所谓的成长,从这个意义上描述,就是这样的:学会了哪些原本不知道的概念和方法论??哪些已有的概念和方法论被进一步打磨了?

非议、争论,与鄙视链

善恶其实是次要的。所谓“人人心里有杆秤”——那秤称的其实是强弱。如果你确信那非议是完全没道理的,那么一定是你某一处(哪怕你暂时想不出到底是哪一处)弱了,乃至于那些人竟然以为“哪怕错怪了你其实也无所谓……”,或者他们想着“让你丫牛屄!”,然后要借此把你变成弱者。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去辩解,而是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强

为什么会引发争论(两个人之间的意见不合)?甚至争议(多人参与或观望的)?为什么这些最后都会演变成争吵(主要是吵)?

(一)底层概念差异,(二)主次不分,(三)价值观不同,(四)立场不同,(五)历史不同,(六)无仲裁

讨论和争论并不一回事儿,有核心上的差异:

讨论的目标是为了让自己更明白;

争论的目标是为了彻底说服对方;

时常反省,就会知道鄙视与争论一样,通常是自身弱小才更容易产生的冲动,常常是自欺欺人的表现。嗯,被鄙视,其实是自找的。

我是如何做到不和老婆吵架的?

向计算机科学学习思考,等同于向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学习思考……

计算机通讯协议

跟家人沟通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了几个小规矩:

1、我要做好至少尝试确认三次是否真的可以开始沟通;

2、沟通有很多种方式,不能局限在特定的某种方式上;

3、我要有个办法确认每次沟通确实成功;

4、如果事儿足够大,我就会切块,分步沟通;

5、总而言之每个环节上都一定要有清楚的确认机制……

(感悟:原来有效地沟通应该是这样的!!!,又开脑洞了。)

沟通成功的关键在于:双方都是讲道理的人(就是肯遵守协议的人)。

在选择伴侣的时候,最好……寻找同级别的操作系统;要升级就大家一块儿升级……(其实选公司也是一样)

不要跟傻屄争论,他们会把你拉到他们的世界里,用他们多年的丰富经验迅速捣毁你的一切……他们凯旋不用归,而你就惨了,回不来了……(最关键的还有自己不要做傻屄)

夫妻不吵架或者逐步减少吵架频率的方法论无非是:共同创建协议,共同遵守协议,共同升级协议……

虚拟机=共情、换位思考、在对方的操作系统框架内沟通。

其实跟外人也很少吵架……

有用的两句话:有规定没问题啊,拿出来给我看看呗……先说清楚啊,我一会儿哪怕嗓门大了,也不是针对你个人,是被你们公司气的……

首先,不能生气。其次,在不生气的情况下,偶尔可以假装生气,这是工具。再次,一定要先表明立场和态度。最后,只说道理上百分之百站得住脚的话。多赚钱,快赚钱,有钱到吃得起亏的地步。(最后一句最重要!!!)

哪里有什么好脾气啊,只有想的明白和想不明白。能解决问题就不用生气了。

什么是朋友?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而这里所说的付出,常常是我愿意花时间、花精力主动联络,主动维系友谊的那些人。(依附)

朋友就是那些愿意与我交往,并且我也钦佩的人(独立)

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时间与精力,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儿的人。(共生)

友谊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于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

交友方法论:

(一)在老朋友身上要花时间。

(二)甄别什么样的人值得花时间成为朋友。两种人不能交,第一种,太黑的,第二种,对老婆不好的

我甄别朋友的方法论:一技之长,追求进步,真诚热情,有能力构建自己的世界的人,用嘴道歉的人不值得交往,用行动道歉的人遇到一个就要珍惜一个。

(三)为大家创造多赢局面

所谓的情商,指的是一个人有多大的能力去创造共赢局面。

成为一个有战友的人

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或者经过以下几个阶段,朋友才可能转变成战友:共同目标,并肩战斗,共享成果。

我的销售概念与方法论

(〇)管它什么东西,能卖出去的才是好东西

(一)找利润高的东西卖。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利润差。

(二)只卖贵的东西。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方法筛选了客户。

(三)必须挑出确实好的东西卖

(四)做出自己的好东西,做出真正好的东西,销售就好像是不存在了一样,放在那里就行

(五)最好的东西是不用讲道理的

(六)销售的终极技巧  这应该只是一个习惯:把客户真的当作好朋友。

(七)光环效应

把东西做到最好的人,往往能自然而然地享受这世上看起来最好的一种状态:头上有光环。

如何克制自己的“推销”欲望

一:即便是最好的朋友,也有可能并不理解你的真诚。真诚这个东西,说出来的时候是最容易被低估的,甚至不像是真的。做出来的真诚,甚至不用说。

推销知识很难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

仅仅说是肯定没用的,得做,不然说没分量;

做都不一定是有用的,得有改变,没改变不算数;

有改变也不一定够,得有看得见的改变,看不见还是没分量;

有看得见的改变还是不一定成功,因为对方可能并不服气;

改变太大了也不行,因为对方一看,吓倒了,直接放弃了……

服他人有两个重要的终极诀窍。

第一个:让对方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把结论塞给对方。

第二个,实际上是第一个的升级版:自己成为榜样,对方若是认同,自然就会追随。

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一)有些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的

对于永存问题,正确又简单的方法论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暂时)别去解决了罢。面对永存问题,尽力就好

(二)有些问题是不用解决的

有些问题,看起来很重要,实际上却没那么重要(不是不重要),把时间花在解决它们身上,实际上是浪费的,效率低下的。我觉得“细节很重要”是用来吓唬那些没做成过事儿甚至压根就没做过事儿的人的。在我眼里,彻底的完美主义者都是脆弱的。

永远问自己,“什么是最重要的?”—— 先去做那些真正重要、最重要的事儿,先去解决那些真正重要、最重要的问题,至于细节么,那是要等到前面那些事儿做完之后再去做的事情……所以,有些问题不用解决,至少不用在最重要的问题被解决之前解决。

(三)有些问题可能会自动消失

有一点问题就坐立不安的人,本质上只是天真。

(四)有些问题是自己造成的

学习本来是并不困难的事情,但起点上偷懒了,起点上不扎实,后面才因此变得困难起来,问题不断,直至寸步难行。

(五)有些问题是其他人的问题

时间就是不可管理的,管理时间的意愿和炼丹求长生没啥太大区别……

与其控制情绪,不如继续求知,学识才决定人的品行和生活的品质……

外语发音不好,甚至说不流利又怎样?我使用外语的最大用途是阅读……

写作技巧都不重要,践行才是创作呢……我就这样把自己活成了行为艺术家……

想要学什么,我就去教什么,反正我学得快,至少比大多数人的学习经验更多一些,学习时间更长一些……

谁说不能同时做好几件事情?我跑步的时候还听音乐呢,我走路的时候还听电子书呢,我甚至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同时看电影呢!DOS 就是理解不了 Unix 罢?

法定假日是限制企业的,不是限制我个人的,谁说过年之外我就不能回家看望父母了?

有时候效率并不重要,长期努力更重要,音乐认知上我有过脑受损,但三十年过去了,不也恢复了不少吗?

为什么要坚持锻炼呢?答案是:本金最重要。

(六)有些问题是所有人的问题

(七)大多数问题需要特定的人解决

正确的方法论可能是这样:

一方面,专注于自己的进步,让自己成为能解决更多问题、更大问题的人—— 只要时间足够久,进步是一定的;

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都给解决了,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

另一方面,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帮助那些可能解决很大问题的人。但必须牢记,解决那些问题,可能并不是此人的责任,也不一定是此人能有的运气。

很多的时候,就是这样,所谓的“平和”只不过是认真思考的结果。

惊喜与创造惊喜的方法论

1. 你必须相信你自己会有好运的,乐观是一种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才能生成的一种态度。

2. 尽量不做可能倒霉的事情,所谓“尽量不做可能倒霉的事情”,其实只不过是打磨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使其完善,乃至于你不大可能去做未来可能产生恶果的事情。

3. 保持开放,开放(Open)就是可以创造好运和惊喜的,无论在哪个领域。

4. 持续学习,学习就是掌握一系列新的概念
只有概念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们之间才有机会产生“意外的连接” —— 即,所谓的融会贯通。学习就是反复打磨概念与方法论,等着注定的惊喜注定地发生。

5. 创造更多的连接,要想办法认识很多真正拥有高效率的操作系统的人。

6. 保留适当的随机

一旦概率论确立,这世界上开始有一些人能够理解随机的概念,开始明白这世上有些事儿是不讲因果的

7. 多管齐下,齐头并进

一定要想办法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不要做一个低级的单任务操作系统。通过恰当的统筹,让自己多开几个进程,齐头并进地去做一些事情,永远是提高效率的基本手段。

逻辑很重要、概率学很重要、统筹学很重要—— 这些明明原本就是应该在学校里就搞定的事情,却基于种种原因,被绝大多数人忽视了、误解了、稀里糊涂地放弃了而已。

如何回避坏运气

所谓“运气”,是完全不可控的,通过选择来回避坏运气。

所谓的惊喜(Serendipity)就是

原本想象不到的好事儿“竟然”发生了……

或者反过来说也行,原本想象不到的坏事儿“竟然”没有发生……

甚至,原本想象不到的坏事儿即便真的发生了,也没有造成“毁灭性打击”……

所以说,学习(磨练技能)永远是创造惊喜的最根本手段:

当坏运气发生的时候,有能力抵御、有能力承受,那么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因为那些没有干掉我们的事儿会使我们变得更强(“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 有首歌的歌名就是这句话。)……

若是没有能力抵御、没有能力承受,那么坏事就铁板钉钉,又因为“因此要提前出局”所以要蒙受的损失大到无法估量……

我们说惊喜可以创造的时候,我们其实相当于在说:

原本想象不到的好事儿“竟然”发生了…… (这是当然的惊喜

原本想象不到的坏事儿发生了,别人被摧毁了,我们却扛住了、挺过去了……乃至于后面又发生了很多好事儿 —— 而这些好事,若是我们早就被摧毁了的话,原本是不可能存在的……(这是争取来的惊喜

很多人其实是不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好的 —— 本质的原因是他们各项技能在某个时间点开始彻底停止进步,而自己骗自己多少有些难度,于是已经接受自己“就是那样了”的现状…… 这样的人,是没有办法相信自己会有好运的,只因为他们没有办法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好。这样的人,其实早已经不再有未来,也就更没办法对自己的未来自信 —— 只是他们自己意识不到,没有能力想得这么清楚而已。这样的人,没有坏事发生就已经该谢天谢地了,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惊喜。

(感悟:每天总是害怕有坏事发生,我已经是没有惊喜的人了吗???)

切换模式:苍蝇与蜜蜂的启示

实验、坚持不懈、试错、冒险、即兴发挥、最佳途径、迂回前进、混乱、刻板和随机应变,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应付变化。"

无论是谁,若是只有一根筋,总有一天会倒霉。

刚刚冲进一个新领域的时候,我会把自己调整为“苍蝇模式”

找到门道之后怎么办?我会马上把自己调到另外一个模式“蜜蜂模式”。(感悟:但是要有在苍蝇模式存活下来的本钱才行,否则,早就死在苍蝇模式中了)

调整焦点: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方法论

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于是,我开始动脑思考了。这样的时候,我总是要调用一个屡试不爽的方法论,转换焦点

不是问自己,这个大势如何才能为我所用?

而是问自己,在这个大势中,我去做什么最划算?

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在于,

第一个问题的焦点是放在自己身上的;

第二个问题的焦点是放在大势本身上的。

人们的平均寿命正在加长 —— 我想,在更长的一生中(好几辈子里),每个人其实都有机会,总能逮到几个大的罢?逮不到,别怪别人。

(感悟:趁着还剩下一点时间争取能够逮到一个)

不能容错的系统肯定是脆弱的

我们最好给自己的操作系统设置一定的容错机制。比如,遇到貌似不能沟通的人(操作系统不同),多想想,就知道起码有以下几个选择:

直接停止沟通(注意不要引爆自己的情绪进而浪费时间);

只沟通能沟通的(为了节省自己的时间精力)

换个方式沟通(开个虚拟机玩玩?

伪沟通……(为了避免引爆对方的情绪浪费自己的时间)

我们人类自身就是个“冗余度”很好的设计,没有冗余度设计的系统,通常不够健壮,不够可靠。

有容错能力的系统更为强壮,有冗余度设计的系统运转更为持久……

一切更为健壮的都要耗费更多的成本。

了容错机制之后,最重要的收获是:学习范围广了,思考更为深入了。

为什么一定要自学?

教,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自学能力是靠积累增强的。

只有概念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们之间才有机会产生“意外的连接” —— 即,所谓的融会贯通。

学习几乎是唯一一个可以必然产生惊喜(意外的好运,Serendipity)的日常活动。并且,那些伴随着惊喜的幸福感(多巴胺分泌)就是一直在持续增长。

自学这事儿,方法并不首要,首要的是态度。

遇到一个普遍的现象,而后对其做出正确的分析,得到正确的结论,是一个人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习惯的重要表现和进一步成长的前提。

人无非分为两种:

有一类人做什么事儿都是为了自己而做,即便在某件事儿上做得并不好;

另一类人做什么事儿都是为了别人而做,即便在某件事儿上做的还不错;

如果你想创业找个靠谱合伙人,那么请注意两个根基:

远离那些“表现型”选手,无论多费劲也要去找到那些“进取型”选手。

远离那些应付了事的人,无论多费劲也要去找到那些“把事情当作自己的事儿来做”的人。

“表现型”选手做事常常不是为了自己的进步,而是为了自己当下表现得多好,也就是说,为了获得更多的当时的认可。

“进取型”选手做事是为了自己的进步,做事的收获,最大的部分不是来自外部的奖励或者赞赏,最大的部分是自己的进步;即便在做得不足够好的时候,甚至外部只有忽视和鄙视的时候,收获依然清晰:无论如何都有一些哪怕看不着但确实体会得到的进步啊!

(感悟:从今天开始要把自己当成一个进取型的选手)

为啥人丑就要多读书?

所谓的聪明,虽然可能也受先天条件限制,但聪明确实是可积累、可锻炼的。

人们的生活状态发生变化时,基因也会发生变化。

(感悟:用进废退,即使为了下一代也要多读书,虽然不打算生二胎了,但是读书的习惯确实影响着我的家人)

如何真正消化一本书?

1、阅读,是为了理解,而理解这事儿,慢,即是快;快,便是无

2、大多数情况下,我的阅读并没有功利性。完整性阅读,是没办法有功利性的,因为其实完全没办法知道所读、所学的东西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核能量。

信息这东西,必须系统才有价值。碎片化的信息也许有用,但就算完全忽略,也不至于致命。

3、别人是不可能帮你吃饭的。同样的道理,别人其实是完全没办法帮你读书的。

4、拿来一本书,就好像要打一场仗,打仗之前最好先考察一下地形吧?同样的道理,拿来一本书,不应该是抓起来就从第一个字开始读起,一直读到最后……应该先看看目录,再看看附录,仔细读读前言,也不妨在网上先扫扫书评……要先大致对这本书有个了解,然后再开始行动比较好。

(感悟:读书和打仗的比喻,又开脑洞了,哈哈!)

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整理概念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消化”的必要过程。

5、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向后总结,向前预期 —— 这是最基本的理解技巧,不断循环地“输入、处理、输出”。

说穿了,理解能力差,无非就是见识少,仅此而已。

6、读不懂怎么办?没关系,只有一个办法靠谱:硬着头皮读完,然后反复读很多遍。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本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重要的知识,从来都是通过反复学习才能获得的。一下就能学会得东西,通常上价值不大。

7、一定要用起来。

8、暂时用不起来怎么办?教!我总是重复这句话: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分享,不仅需要能力支撑,也是培养能力的最重要手段。知识分享,没有成本,只有收益 —— 双方都有的收益。

分享的技巧很简单:

真诚,只分享自己确实觉得好的东西;

也是真诚,绝对不能居高临下地装蛋;

还是真诚,对方完全有可能不理解你。

9、还没完!别忘了问自己这个最重要的问题:

这个概念、这个方法论、这个道理、这个知识,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10、与喜欢学习的人泡在一起,寻找那些终生学习的人,把他们当作朋友,把他们当作榜样。

每个月至少读一本好书,是那些关注自我成长的人的最低要求。
这个要求其实并不低,因为要读的是“好书”,而不是随便哪本书;必须是那种读过之后能给自己带来改变的书 —— 又因为要靠践行来判断是否学到,所以阅读成本其实非常高,所以才更珍惜。

(感悟:嘻嘻!我这月的好书就是算是《新生》了,读了之后一定要新生,加油!)

选书的基本原则

1 出版社,2 作者,3 版次,4 印次,5 印数,6 “编”与“著”,7 参考文献(References),8 索引(Index),9 尽量不读译作,10 花点时间去读书评,11 看看牛人在读什么,#网络内容质量判断

什么是更好的知识?

知识有两种:无繁殖能力的知识,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1、可以积累,因为它有积累效应

2、必须应用,因为它有指导意义

3、值得传播,因为它可造福大众

把大量用来“牢记”的时间,直接输入到“践行”之中,好像更为牢靠,更为划算。

如何研究新生事物?

面对新生事物的时候,一定要切换模式,否则就事实上完全无法面对、彻底无法研究。

最终,我们接纳任何新生事物,都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因为它相对更好而已。在面对、或者研究新生事物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它的优点,而不是它的缺点。(比如老王)

类比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新生事物的;类比不应该是我们用来定义新生事物的。

投资行为的核心本质有这么两个:

投资必须自负盈亏,所以只能、且必须靠独立思考;

只有投资未来才有真正的胜算,投资的收益才可能大到有意义的地步。

学习就是用自己免费的时间与精力再加上少量的金钱去投资自己的未来。

活在未来,而不是当下

我们永远不要在容易和艰难之间选择,要在错误与正确之间选择。要做正确的事情,哪怕很艰难也要做;错误的事情,越容易越不应该做。这很清楚,不是吗?

如何活在未来:笃信逻辑,用逻辑去判断明天会发生什么。

凡事都可以预演,做好你的功课。
花一点时间,想象一下几年之后的你,你希望到那个时候,你自己是什么样子?然后,倒推回来,提前按照那个标准学习、工作提前成为未来的你。

关于圣人与榜样

这世界根本就没有强者,其实大家都是弱者 —— 只不过弱的程度不一样而已,或者弱的方面不同而已

傲慢是因为认为别人不可能进步,以为自己的优势永存;

嫉妒是因为认为自己不可能进步,以为他人的优势永存;

懒惰是因为相信自己不可能进步,所以干脆放弃,一了百了;

暴怒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可以进步,所以弱者永远患得患失、永远输不起、吃不起亏;所以强者一旦发现自己的地位可能被动摇就自然而然地勃然大怒;

贪婪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进步效果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才可能出现的复利曲线,所以才生成的不切实际的欲望……

我开始坚信,

所有人都有进步的可能,只不过是有没有放弃而已,若不放弃,那最多是进步程度大小不同而已。

自己做过蠢事,却完全见不得别人做蠢事,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冲上去占据道德制高点而后妄图消灭一切敌人,这才是装蛋,而且还是无耻的装蛋。

这个时代的恩惠在于,普通人不必一定大富大贵,老老实实学习、老老实实成长、老老实实工作,做个中产阶级并不是很难

无论学什么,都可以同时向多个人学习(就好像可以多买几本相同领域的书一并阅读一样);

只要满足一定条件的人,都可以成为学习对象(就好像挑书那样,设定一些基本条件);

总是可以在这个人身上学到这点,在那个人身上学到另外一点;

甚至可以从烂人身上反向学习如何才能避免变成那种烂人

“被装得最好的那个人蒙蔽”,是寻求单一榜样的最可怕后果。

为什么你最终竟然无法改变自己?

不能改变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不愿意改变。

知道自己的缺点,也知道自己改不掉,其实并不是最坏的情况,最坏的情况是,自己确实有缺点,自己却完全不知道,甚至以为自己其实是完美的 —— 这才是真正不可容忍的缺陷。

改变是个过程。

改变最初的时候很难显现。

改变需要足够的时间,所以也需要足够的耐心。

改变结果出现的时候,已经耗费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很多耐心。

看到自己的改变,会给自己更多的自信;改变是过程,获得、积累自信也是过程。

看到别人已经改变的时候,不会盲目地羡慕,因为真正改变过自己的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反向塑造 —— 暗流涌动的势力

人是很容易被“反向塑造”的。你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哪怕你“高高在上”,你还是会反过来被他们塑造。

在你做的其实很好的时候,依然被骂,这其实是好事,会让你心理上更成熟,承受能力更强。

千万要小心自己被反向塑造成你原本不应该变成的样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不是空话,这也不应该只被肤浅地理解。

其实,有一把解决所有麻烦的万能钥匙……

技不如人且不自知的人很可怕;

不尊重规则的人无法合作;

爱面子胜过一切的人不可能有什么有意义的进步


人生不可能没有任何麻烦。于是,当遇到麻烦的时候,方法论应该很坚定:

对已经发生的麻烦,认了!

检查一下根源究竟在哪里,自己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为了将来不再出现同样的麻烦,自己需要改正、改进的是什么?

进而,如何才能 “未卜先知” 呢?方法论是:

多观察、多研究、多思考别人的失败与麻烦。

逆境生存指南 —— 特朗博做到了

特朗博的策略,其实并不是他独有的,细看历史上所有从逆境中走出来的人,大抵上都差不多:

他们就是很有才华;才华这东西,一点点不够用,必须很多很多;

他们因为有才华而更为勤奋,更不愿、不敢、不甘浪费一点点生命;

他们热爱家庭,那是生活的希望;

他们善待朋友,那是他们生存于世的关联与证据;

他们专注于做能做的事情,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到最好;

他们与之斗争的,不是哪个人、或者哪群人,而是那个把所有人都变成受害者的历史漩涡;

他们最终从逆境里走了出来……

理财:越早越好

越早开始越好的事情没几个,理财排在第一位

理财最难的地方有两个:

对自我的把控

对风险的把控

这两个都是可习得的,且习得之后不可逆的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个都是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才能习得的技能。

理财:如何开始

从今天开始存钱。

一个人的自控能力是总量一定的,某些方面的高度自控,会导致在其他方面的失控。

该花就要花,有的时候就要活在当下。人的年纪越大,赚到的钱对生活质量的改善越小,这是事实。

爱面子其实是绝大多数人存不下钱的根本原因。
如何摆脱呢?我有经验 ——海量阅读心理学书籍。还有一个办法非常有效:给自己培养一个不那么费钱的兴趣爱好。

“节流”固然重要,“开源”才是正途。

理财:躺着赚钱

赚钱的最正确姿势是躺着

作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要坚定地理解上面提到的两个事实:

普遍来看,普通人的赚钱能力在越来越快地提高;

普遍来看,普通人在生活必需上的开销所占比例正在缩小。

作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要坚定地理解上面提到的两个事实:

普遍来看,普通人的赚钱能力在越来越快地提高;

普遍来看,普通人在生活必需上的开销所占比例正在缩小。

理财:自由意志

科学的敌人并不一定是宗教,科学的敌人一定是那些不愿意改变自己既定人生观、价值观的人。

学识使人坚毅。
求知就是求富。因为知识变现不仅越来越容易,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多。

达米尔是那种常见的读不懂原理但敢于应用结论的家伙 —— 这也是一种聪明,起码是中等聪明。很多人之所以渐渐笨起来,是因为读不懂原理的话他们是断然不敢应用结论的。

用以学识支持的坚毅认定其实选择是存在的,并且是可追求的,是有很大相对优势的

—— 就是这样。

知道收入分为两种,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而后更重视被动收入,这也是选择,还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更是一个改变未来的选择,不是吗?

理财:生活目标

财务自由:被动收入略高于支付足够高品质的生活必需支出所需要的金额。

是否能拥有高品质生活与一个人的审美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所谓审美,实际上是一切生活选择的基础。

人们误以为“美”与“不美”是一种主观判断,可事实上,美是一种客观存在。

审美认知、审美能力,大多数情况下真的与金钱无关,因为更多更重要的审美体系,需要的不只是某一个器官的感受,而是系统思考的能力。

教育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拥有更高级、知觉更丰富的器官。科学教育可以让一个人“打开眼睛”,看到不一样的却更真实的世界;音乐训练可以使我们分辨、创造更美的曲调……于是,长期的教育和自我教育会形成个体之间审美能力的巨大差异。最终,审美意识会触及且影响一个人价值观的方方面面。

审美意识的开化和审美能力的积累,自始至终都在影响人们的理财过程。

高品质生活不一定要等到未来,也不一定要有钱才可以拥有。但未来因为现在开始理财成功的你,一定会有更高品质的生活。

理财:注重学识

理财也好、投资也罢,要抛弃勇气,注重学识。
成功与所谓的勇气无关,靠的是足够的衡量风险与收益的能力,应对风险的能力是必须花时间学习的,只因为它确实可以习得,但不容易习得。

仅仅能够感知风险的存在,清楚地知道风险有多大,大到什么程度,都是需要大量观察、大量思考才能真正习得的能力。

安全,要靠避险,而不是冒险;要靠小心,而不是勇气。

风险与收益一直共存,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与它共舞。

理财:节省与否

科技的进步正在某个层面抹平贫富差异所造成的生活质量差异。

买书的钱不能省,买工具的钱不能省

事关安全的钱不能省

事关终极体验的钱不能省,终极体验的特点是,当前的享受不可能用未来的享受替代。

知识产权的钱不能省

节省肯定没错,但节省肯定不是创造未来的主要方式。铺张浪费肯定不对,但在一些地方对自己好一点,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也肯定没错。

理财:被动支出

通货膨胀是最可怕的被动支出

利息对借款者来说也是很可怕的被动支出

生活必需品开支其实是一种被动支出

甄别“必需”和“必虚”

尽量剔除瘾性消费

只有养成积累的习惯 —— 无论是在哪方面 —— 才是抵消被动支出的最有效手段。

理财:认识周期

关注周期,以及多个周期背后显现出来的真正趋势,会给你一个全新且更为可靠的世界和视界。

繁殖能力强是王道。拿到理财与投资里说,就是存的越多越好。

理财:性格养成

一个人的性格是由他的价值观决定的。而所谓的价值观,其实就是一个人分辨好坏主次的思维体系。
价值观影响选择,选择影响行动,行动构成命运。

不做没用的事,这也是一种价值观导致的选择

平时人们所说的“想不开”,其实无非就是“价值观混乱”。

一个人的性格是长期自我选择积累的结果。

理财:别做“险盲”

首先,要平静地接受第一个事实: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

第二,一旦未知存在,就有风险存在

第三,衡量风险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赌注的大小。

第四,抗风险能力的高低本质上就是总赌本的大小,尤其是在面临同样概率的风险的时候。

第五,冒险没问题,但尽量不要被抽水

众创书籍

我们必须主动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

我们的操作系统主要由概念和方法论构成。

我们要把自己进化为多任务、多模式的操作系统。

不断进化的操作系统要与、也只能与其他不断进化的操作系统沟通。

沟通的目的是分享,分享最终会形成惊喜……

正确高效使用 Google

1 使用“本尊”
http://www.google.com/ncr

2 优先使用英文关键字搜索

3 基本技巧  A Google A Day

在 Google 的输入框里,所有的空格都被 Google 理解为加号+

引号(“……”)的作用——返回“完整匹配”的结果。

减号  比如,“the most important benefit of education” – “united states”要求Google返回含有“the most important benefit of education”但不存在“united states”的文章。

星号 Google 支持通配符搜索,即搜索字符串中可以包含星号*,用来替代任意字符串。 

波浪号 把波浪号~加在某个单词前面,是在告诉 Google:除了给出的关键字之外,还要搜索与波浪号~后面的那个单词相关的词汇。

4 高级技巧

4.a 站内搜索

再学一个在指定网站中搜索的语法“site:”。比如,“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site:http://www.time.com/就是要求 Google 只返回http://www.time.com这个网站里的含有“the purpose of education”的文章。

4.b 定制搜索

2006年,Google 推出了“co-op”服务(自定义搜索引擎)。其中最常用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指定 Google 搜索一个或者若干个指定的网站——相当于前面提到的 Google 语法“site:”的扩展。比如,我就曾经为我的学生定制了一个 Google cse(Custom Search Engine)——Search News Media。不妨看看在这个自定义搜索引擎上搜索censorship返回的结果(GRE/SAT 的作文考试中,都有很多关于“censorship”的作文题)。这个 cse 只搜索以下10个网站:

http://www.economist.com/

http://www.cnn.com/

http://www.time.com/

http://nytimes.com/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

http://www.usnews.com/

http://usatoday.com/

http://www.reuters.com/

http://www.bbc.co.uk/

http://en.wikinews.org/

大部分群聊是浪费生命

大多数参与者并不具备完整的讨论实力 —— 至少相对于这群人中少数几个“高手”来看。对于任何一个话题,总是有高手存在,哪怕是“相对的高手”。

虽然实力不同,却又一样的发言权利,这是讨论的灾难。在互联网上,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是写文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271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75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51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53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5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0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6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78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1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3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7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