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帮你?

乐于助人是美德,是义务,却不是责任。所以帮,要心存感激,不帮也无可厚非。

关于“帮助”生活中最常遇到三类人:

                                  第一类“临时抱佛脚”型。

平时可能连话都懒得和你说一句,遇到事情要请你帮助时会突然对你特别热情,事情办完了也还会客套几句,或者请你吃顿饭,以后见面打个招呼,完了。

虽然这类人就是在“利用”你,但是一般对这样的人只要不太过分一般还是可以帮的。

这种伙伴目的很明确,利益型选手,所以日后如果需要求助于他的时候,以彼之道还之彼身就可以了。

                                  第二类“卸磨杀驴”型。

最无语的就是这种人了,平时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求到你的时候会悄悄地说两句软话,让你觉得还挺可怜的。

帮完忙了,顺利呢,也不会道谢,觉得是理所当然;不顺利就会反过来埋怨你,是不是故意的,更有甚者还会和你反目成仇。

说到这儿,突然想到了一些做慈善的人,本心是希望回馈社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然而却总有不明事理之人,披着道德的外衣去“谴责”他们,认为既然会出来做慈善的,就代表人家钱多,没处花,捐款出力是理所应当,不捐或者是捐少了反倒是不应该。

像这种不懂感恩之人,无则最好,有则躲远。

                                   第三类“知恩图报”型。

这类人还是大多数的,常听人说在哪接受了一个陌生人的帮助,虽无法回报,但会将这种精神传递下去。

帮助的初衷不是为了回报,是希望你过得好。

正是因为遇到了心存感激之人,才会让人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从而更愿意去帮助其他人,而受助者再将这种精神传递下去,形成一个充满正能量的链条。


作为受助者,我们要心存感激,不让帮我们的人寒心;作为施助人,我们是不是也该分辨一下,哪些人该帮哪些人又不值得帮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