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注明源自叨叨戚(高能自画像)
都是模糊人生惹的祸。很可怕的是很多人未意识到错,因为真正的敌人是TA自己:最隐蔽,最彻底,最会装无辜,最会推卸责任----很多人最终把自己命运推给了老天爷.....
模糊人生,法律制裁不了,道德谴责不了,别人改变不了,但自然法则TA逃不了:1高概率的安全风险,2不该发生的健康困扰,3不该承受的精神痛苦(淡漠,纠结,抑郁,自杀....),4.时代的物质和精神匮乏....
模糊造成了无数【胆大的胆小鬼】。这是一种分裂。
说TA们胆大,是竟然敢模糊,让生活失控,置自己于许多不该有的风险,不该生的疾病,不该承受的精神压力,以及不该遭的自然法则惩罚
说TA们胆小,是因为模糊,糟蹋了进化馈赠的无限可能的大脑,失去了自己掌控的机会,没有了本能轻易实现的目标,把自己活成了井底之蛙,扼杀了自己想象力,不敢想,不愿想,也不相信.......
怎么会有胆大的胆小鬼? 现实中,这些人太多了。
首先说胆大。
胆大体现在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有人敢模糊以对。
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作者赫拉利无奈而又戏谑的说:人类是最不需要真相的物种。
模糊是"天性"。
有一种主义,叫教条。就是片面地,机械地看待一些东西,不去思考其来源,适用范围,前提条件....
于是,出现了争锋相对的俗话说...俗话又说....到底是俗话说的对?还是俗话又说的对?
这是《道德经》最尴尬的地方。因为它几乎每句都可以反驳,或者需要加前提。不得已,在开头来了一句:道可道非常道。直接堵死了所有疑问,和抬杠。
与中国的"道"类似的,就是西方的"第一性原理"。同样的尴尬,一旦讲到具体事情,就尴尬了:比如说挣钱,到底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说白了,不能用投资思维看了,他足以到操纵的级别了),还是微软的系统化,还是乔布斯的简洁?
其实,对于不同的具体的人事物,适用的不同的"道"或"第一性原理"。不能机械与教条。
模糊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上面的教条。
比如,难得糊涂,简单就好,并不是普遍适用,要视具体人事物条件,区别对待。
但是,有一些底层的东西。
其中之一是概率。
你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一架飞机或一座核反应堆交给你,一定会开出问题。哪怕是自动控制系统很好了,但出问题的概率(或者叫掌控程度),仍然接近100%。
但是,一个经过系统培训和有资深操作经验的老"司机",其出问题的概率接近0。
介于其间的不同经验和培训程度的人,出事的概率也不同。
不同学习力的人,其成长速度,也决定了对飞机和反应堆的不同掌控度(出事概率)。
比起开飞机和反应堆,开车就简单多了,学的快多了。
也就是说,掌控度跟学习力,经验和事情本身难度有关。
掌控度(概率)决定了反应堆和飞机的操作安全。
保证掌控度和概率的手段,是培训和实践,通过考核拿到资格,持证上岗。开车有驾照,开飞机反应堆也有执照。
可是,生命,生活和生人(为人父母)是这么复杂的性命有关的事。却没人考核和持证上岗。
维度
很多电影电视剧里的角色,一眼就可以看出好人,坏人。这是一个判断标准。
不过,太笼统,太粗糙。
但是,另外一些作品乃至生活中,你又无法轻易说一个人好坏。比如,这个人热心,可是又固执不听劝。你说他是好?还是坏?
热心与否是一个维度,固执与否,又是另一个维度。
如果全面看一个人,还有无数其他的维度。比如开放程度,谦虚程度,自私程度.....
维度越多,看的越全面,越不笼统。
笼统也造成了极端
经常有一些地域的偏见和歧视。比如哪里人怎么样。世界范围内,哪个国家人怎么样。国家范围内,某个省的人如何如何,一个市,区县也互相取笑.....
这个忽略个体,夸大整体,是极端的典型。
在网络上,挺反转基因,挺反中医,挺反热点事件,无意不是无意极端,或者有意甚至恶意制造极端。
无意极端是愚,刻意极端是恶。所以极端是非愚即恶。
凡事都有维度。包括感性与理性。
很多人常提的词,就是感性理性。
其实,这也是个笼统的说法。
感性理性也有维度。(链接)感性与理性,你原来误解的那么深
拿学科来类比,会直观易理解
就像数学英语一样。你不能说英语好,或数学好。它们是并列的学科。这个【学科维度】,不分层次。
但是,大学数学比中学数学就是高。高中英语比小学英语就是难。这个【学级维度】,分的出高低。
当然还有无数其他维度。至少不能从一个维度看。
感性和理性也分维度。
一个是情志取向维度:个人是感性情志取向,还是理性情志取向,不能说好坏优劣。
另一个是认知层次维度。
康德把认知层次分为感性认知层次,知行认知层次,理性认知层次。这是有高低之分的
现在大部分眼中的感性与理性,其实是停留在蒙昧模糊的低级【感性认知层次】的【感性情志取向】或【理性情志取向】,被动地被生活操控。
而不是越过【知行认知层次】,
到达智慧的高级清晰【理性认知层次】再选择【感性情志取向】和【理性情志取向】
从而实现对生命的更高程度地把控。
把浅层次的放纵动物性的任性,懒惰,贪婪当成感性。这才是很多人最要命的地方。
优先级
正常人,放一块金子,一份食物,他会选择金子。(别跟我扯淡说都选)
这也证明人是有辨别好坏轻重缓急的能力的。
困在孤岛和沙漠里的人,会选食物。
证明优先级是动态变化的。
一个100元纸币,换10个20元的纸币,他愿意,换3个,他会拒绝。
证明轻重也可以量化的。
大脑有算法。人的性格三观乃至命运都和他的算法有关。
有个段子:一个人说,要有50万就好了。另一个人说,你有。把你一条腿卸掉给你50万你不会愿意.....
但是,优先级哪有这么容易判断?
就像放射性有高剂量的确定性效应和一般剂量的不确定性效应。吸烟,喝酒,不健康方式,对人体的影响也是这样。
这给很多人制造了借口。他们会说,抽烟不一定早死,早睡不一定多活。
其实,他们大脑有意无意往模糊方向掩盖:有些该纵比:错误的行为,一定会造成自己减寿。
横比应该全面比,而不是比单项,不抽烟早死可能还有别的原因。另外,跟一个有基因疾病的比长短寿,那是自欺欺人。
人比人,气死人? 这又是一个教条与片面。
人比人,一定要生气?为什么不能学别人的好处呢。
人比人的生气,是自尊,嫉妒心等自我保护机制的算法错误(或者叫过敏)。
人最隐蔽,最彻底,最会装无辜,最会推卸责任的敌人,是"自己"
最彻底,因为基因和激素直接控制着人的喜怒哀乐和舒适痛苦,最隐蔽是因为它们通过操纵大脑和身体,实现反智和自愚。并且装无辜地把责任推给老天爷和神佛鬼怪。
很多人高喊战胜自己,却不明白敌人是谁。
叨叨戚告诉你,每个人的三大敌人:
1.基因欺骗:最彻底
2.认知缺陷:最直接
3.利益沦陷:最普遍
系统化
系统化对有些人来说,是口号,对另一些人,是畏途。但是,体会了系统化的甜头的人,乐此不疲。
系统化,本质上是方法论。
首先要多维度看世界,不笼统,不极端,用尽可能的量化,清楚优先级,提高真正的掌控度,以及正向结果的概率。
这么说,会吓退一批人。因为他们信奉不简单,毋宁死。
模糊
系统化是克服模糊的有效手段
没有完全不模糊,只有更不模糊。
生活中,有些事可以量化。
最强大脑
美国马里兰州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大脑进化和行动研究室的伯尔·马克林博士在总结有关文献以及对动物与人类进行观察的基础上,于1970年发表了“三重脑理论”。他指出人类的大脑按进化史划分,可分为爬虫类的脑(古皮层即脑干)、哺乳类的脑(旧皮层)、人类的脑(新皮层)三重构造。人脑具有三重构造,在胎儿时期,从最下层的脑开始发育,即从爬虫类的脑到哺乳类的脑再到人类的脑。
除了发育导致的问题,进化给了绝大部分人人一个同样无限可能的大脑。但是,每个人的用法不一样。
作为一个研究性人格的学霸和方法论的布道者。我特别清楚人脑使用方式的问题,是造成人与人区别(学习,事业,性格,命运)的根本原因。
我根据人大脑的使用,把人分为原脑人,动物人,理智人。
为什么会分化出三类,是偶然的必然。
偶然的必然
一切源于人的大脑算法和奖励机制。
以多巴胺(主奖励)为主,包括内啡肽(主镇静),催产素(主心理)等所有激素的分泌和综合作用,左右了人的一切。
比如糖,小孩吃过糖了,知道甜了,就控制不住了。小孩其他的"甜头",游戏,电视,玩,小红花...
其实成人和小孩没根本差别,只不过成人的糖增加了:抽烟,喝酒,赌博,性,毒品,名,利....
如果性的多巴胺效应是100的话,美食达50,女性逛街50,毒品900,赌博1200....
为什么首先是偶然呢
因为如果没有刻意引导的话,最初的大脑使用,是偶然的。
我一直在总结自己曾经"学霸"的原因。当初学习都是混沌的,是蒙对了方法而已。
比如小学学广播体操和初中开始学英语的拆分反复突破的方法,在若干年后,看到《刻意练习》这本书,觉得是一样的
但是,这些偶然的事情,会因不同的体会造成的马太效应,把人引入不同的必然。
方法论
最初的偶然,来自于对方法的体会。比如走迷宫。有人一辈子视迷宫如畏途,在他们眼里,迷宫是高智商玩的
但是,有人很早遇到极速走任意迷宫的诀窍(其实是数学里的拓扑学原理):只摸一边墙,闭着眼睛往前跑....
在他们意识里,迷宫是傻子都会的。
认知和元认知
会走迷宫的人,知道迷宫是傻子都会的,特别简单。
不会走迷宫的不懂,认为走迷宫是多高深的事情。
其实不知不可怕。不知不求才是问题。而最可怕的,是不知不求还不信。
我在群里把迷宫图发出来,让他们试,有人试了,很震撼,有人试了,不以为然,有人干脆拒绝去试。
知道不知道极速走迷宫的办法,属于认知范畴。
认知很重要,决定了人的能力。
但是,元认知(不知道,立即去问或查)比认知更重要。
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对认知形成的监控。
第一个重要的元认知,就是质疑自己现有的认知。
这不是自我否定! 这不是自我否定! 这不是自我否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只是防止自己陷入自负和自我屏蔽。通过多维度质疑去论证,才能更清晰自己现有的认知是否有缺陷。同时,积极求索自己不清楚的地方 ,最终实现自我完善。
当有质疑精神并积极求索时,就会发现面对信息大爆炸,考虑高效方法论的问题。这是积极的元认知。
而消极的元认知,只会让人偷懒,逃避,拖延,拒绝,放弃....
两个人元认知迥异,会反映在所有大小事情上。
所以可以选择的,如择偶,找合伙人,必须要有辨识力。
不可选择的,则必须明白如何从元认知层面达成和解与和谐。
两类包容
极速走迷宫,其实就是拓扑学的简化原理。但这种简化,是基于复杂数理推导论证之后的简化。
还有科学方法论里面的奥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也不是很多人想的简单。
在对待"阴阳"的态度上的分歧,也反映了一个极大的笼统和误解。
中国也有系统论:道理术法器。
很多人说阴阳无限包容。这一句话没错。因为阴阳二分法作为一个基础法则元素,体现在所有事情上。就像元认知一样。
但是,任何一件事,从至阴到至阳,跨度非常大。比如光吃饭,从不吃饿死,到吃多撑死之间,有健康摄入,正常承受的饿和饱,身体能修复的疾病等区间。
所以阴阳既可以说无限包容,但又非常模糊。这是一种模糊性包容。
而且,阴阳也只解释了事物的一个维度,同一事物,除了阴阳,还有五行深刻。
另一个角度看看现代庞大的数学体系,阴阳二分法不过是数学体系最基础的一个小子集。而五行生克,则是博弈论里的一小部分。
所以,现代系统科学体系精确包容了阴阳。
科学系统论是全人类的财富。华夏最擅长的是学习消化吸收。为了虚妄的自尊,把科学与华夏发展对抗,非愚即恶
两类人
把人按不同维度,可以分类:
从元认知维度,人也可以简化成两类:积极元认知,消极元认知。
从对抗动物性
鸡汤,鸡血与全鸡宴
迷之自信
与谁对抗
你本来可以轻松更好
教是最好的学,写是最真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