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申明:原创非首发,文责自负】
我在十八岁的时候为自己爱的文学曾经试图要出去流浪,反抗父母、社会给我制定的未来,高中、高考、大学,都不是我想要的,那时候我读老舍的《家》、读陈忠实的《白鹿原》,读路遥的《平凡世界》,读海子的诗,为书中每一个挣破或试图挣破时代的人物而愤慨,为每一句冲破枷锁的呐喊而狂热,我想很多的读者看到这里都是付之一笑吧!
觉得这人怎么这样的天真,这样的与现今社会脱节,那个时代不去读郭敬明、韩寒,却读什么老舍,路遥的,更可笑的是还会做一些只有旧社会才会发生的所谓的反抗,如您所料,那次“斗争”终以失败告终,我又回到了学校,只有偷偷的读我爱读的书,然后高考,上大学,上了大学后我后悔不已,没有人“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没有人为虚无的精神世界而奋斗的,身边的人都在为谋生而学习,为立足社会而妥协,我那时候的反抗精神烟消云散了,我开始读大家爱读的文章,开始读社会上所流行的小说,享受青春,绽放自我的价值成了我的新的目标。
到了现在虽不成功但也算是有了立足之地回望自己的和同自己这一带人的过往,我们为自己究竟做过什么样的努力,中国的近代文学史上我最喜爱两个时代一个是民国直至解放,一个是80、90年代,那是一个蜕变的年代,那是一个充满着思想饕餮盛宴的时代,就像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一样,是历史交替的时代,那时候的文化其实就是两个字“反抗”!反抗旧的,传播新的,反抗腐朽的,传播生机的,我们不谈政治,只谈变革,那是一个想法日新月异的年代。
先说说80、90年代,那个时代我们可以问问我们的父母,他们多少都能够留下一点时代变迁时的烙印,音乐审美的变化,穿着审美的变化,我记得有一部生僻的电影是娄烨导演的《颐和园》用一种近似于慌乱的镜头勾勒80、90年代年轻人的思想的迸发,坚持和迷乱,我们不断在反抗的就是一些不适合于新的时代的残留,只是很多时候变更就是狂暴的推翻,推翻的太快文化和灵魂的惯性会让人迷惘而已,而这样的迷惘往往会产生一种真理的假象,所以才有了顾城,北岛,海子,韩少功等等这样一些依附于时代的发声者,优秀的作家不会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他们只会告诉什么是丑陋的。因为这是属于他们这个时代的反抗,是意识形态的反抗,是坚持还是放弃的反抗!
比起这个时代,民国至解放就要单纯些,但是丑陋是确实无比的,为什么说单纯,因为很多的反抗是直接的,直白的,迂腐的人迂腐致死,明白的人明白而生,这个时代的思想家没有慌乱,不像80、90的年代的代言人,他们更想追求的答案是“怎么做?”而不是“为什么?”所以才会有一部一部为时代悲剧发生的文字现于世间,与其说中国的古代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命脉,不如说近现代的观念才是中国文化的脊梁!说到这里似乎有一些说大了,我们毕竟过了那样一个“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何必还要把自己放到那样一个实在离我们远的岁月呢!不过真的是这样吗?
反抗的精神对于我们又意味着什么呢?这段日子我回家经常陪着儿子玩耍,不知不觉已经16个月,最近的他开始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想法,有时为一个饼干,一段动画都会在家发起“革命的浪潮”,反抗我们的权威,这真的让给我感受颇深,其实我们的反抗从来没有停止,我们已经不需要反抗制度,反抗历史,反抗时代,对于我们更多的是反抗观念,娱乐至死的观念,极致自我的观念,亲情绑架的观念,我们是不是也曾今为了自己的坚持,违抗过父母,长辈,老师的“规劝”呢!当社会逼迫我们放弃自己的时候我们也还是有过誓死捍卫的勇气呢!当爱情和社会格格不入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曾经绞尽脑子的想得到一个他人信服的局面呢?我想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故事吧!大学过后直到现在我突然很怀念十八岁的自己,不是觉得那时候的决定有多对,而是那时候下定决心的勇气!我们的勇气是不是早已被时间慢慢的消磨耗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