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冬天除了白色,其他都在。对我这个出生在四季分明的北方人来说,这样的冬天也太奇怪了,尽管已经来上海有十个年头。每每在高铁上,扫到旁边的仿佛在炫耀者的绿,都会激起对家乡草木的怜悯,要是他们也能拥有南方充足的水气,也会高大强壮,颜色艳丽。这种感觉大概三四年前萌生的,但我至今还没有接受人类成长的多样性(不知道有人能懂我这话的意思吗)。
趁着阳光很亮眼的时候,去周边评分很高的公园溜达。果然公园里人很多,还有搭帐篷的,野餐布野餐的,锻炼身体的,形形色色的,要数祖国的花朵最显眼了。我蹲在水塘边,看着蹲在靠近水塘一块大石头上,一个小男孩在那挖蝌蚪(虽然我有点怀疑,姑且相信他吧)。他很认真的蹲在那,直勾勾盯着水纹的变换,一网下去,拉上来认真巴拉巴拉,没有蝌蚪,继续盯着水纹。我也很认真的帮他盯着,也会盯着眼前这一幕。你知道吗?这个小男孩就想要找到几只水里的小蝌蚪,用120分的专注。而我每天通勤路上,周围的大人都在盯着自己的手机,回消息,看股票,一会儿又切到购物软件,再去新闻看看,好像要在到公司上班前,解决掉几个人生大事。这对比很明显,大人们好像不会专注的做一件事了。如果读到这里的你不是,那得由衷的恭喜你。是时间教我们要快,要赶,要尽早达成目标吗?还是无形的手在后面鞭笞着我们?这不是奴隶的待遇吗?这,难道人长大,就会变成奴隶吗?
我不知道哎,这很难回答,因为我好像也一直在赶,不知道为了什么,大概是为了赶而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