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3年第四次月复盘。本月的关键词:相信。
去年雷军在年度演讲中提到:
“我还记得有好多个晚上,我独自坐在沙发上,看着对面的楼里的灯光,一盏一盏的熄灭,再看到天色一点一点的亮起来,其实这种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很深的明白吧。”
我们很多人曾经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各种失败、挫折、焦虑,有时候,我们真是无法去躲开或者绕开这些。
怎么办,只能勇敢地去面对它们,跟它们干到底。
当你穿过一切的低估和迷雾的时候,或许会发现,世界原来还是非常的美好。
就像雷军说的,你经历过的所有的失败和挫折,都将成为你一生的财富。
因为,我们永远相信,美好即将到来,也肯定会到来。
一、回顾
1、本月做了哪些事?
01 写每日反思31篇;
02 完成4篇周复盘;
03 简书更新31篇,其他平台同步;
04 阅读4本书,收获良多;
05 有氧运动25天,力量训练28天;
06 加入生财有术;
07 完成工作任务;
2、上月目标
01 每日复盘继续提炼原则,深刻反思自己;
02 坚持写感恩日记;
03 日更简书,公众号等平台不少于20篇;
04 读书5本,依然偏向于大脑底层规律以及行动力方面,初步建立自己的体系,梳理出详细大纲;
05 有氧运动不少于20天,力量训练不少于25天;
06 高效率完成每天工作;
07 每天践行个人原则,多关注自己,少操心“大事”;
3、完成情况
整体完成了上月目标,但是部分内容没有达成。根本原因是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下个月重点是自己的状态和节奏调整,希望尽快完成自己的微习惯培养。
二、收获
这个月有三个收获,让我受益良多。
01 读书的思考
读一本书一定要至少收获一个认知点或行动点。不要企图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要指望全部记住。
读完一本书后,只需要知道哪个知识点让自己最有感触,最能解决当前自己的问题,就以此为准。
比如我读柯维的《要事第一》,需要搞清楚自己读这本书的目的。
这本书讲了很多内容和概念,但是自己无需都记住和理解,只需要把最影响自己的一点用起来即可。
读这本书,就是想搞清楚,如何做到要事第一,怎么具体操作这件事。
书中提到,当指定下周计划时,不要胡乱安排,要先把对自己最重要的内容进行罗列和安排。
比如自己最重要的愿望和构想是什么,安排计划就要以自己的愿景为中心。
书中提出了三个问题:
什么是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这件事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意义?
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就是我应该面对的问题,也是自己需要刻意关注的读书点。
读任何一本书,一定要形成自己的认知,不要生搬硬套别人的观点,这一点很重要。
02 写作的思考
本月有好几次的日课有些应付,如果硬要说是因为工作忙,可能都是借口。
更重要的是没有足够的内驱力和动机,这是最核心的因素。
尤其是周末,总是让自己的时间处在不受控制的境地。
一方面要照顾孩子,顾及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另一方面也会打乱自己的整个节奏,让自己无法拥有整块时间去思考和写作。
表面上看,周末的碎片化时间导致了这一切,实际上还是因为自己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作节奏和写作时间导致。
假如我每天都能早起,早起利用1到2个小时的时间去写作,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
可是自己依然无法做到早起,甚至早起后都没有开始写作。
这个习惯一直都没有意识去改变和培养,这是非常被动和尴尬的一件事。
一方面,自己希望可以改变和提升自己;
另一方面,却不付出行动和实践,更多处在空想阶段,这就会令整件事陷入无效率循环,最终影响到自己方方面面的感受。
针对周末无法写作和读书这件事,最重要的还是要形成一个固定节奏,这是唯一方法。
而对于自己而言,每天早起写作,把最重要的事在早上大家都没起床之前解决掉,这才是最高效的方法和节奏。
早上写作,主要分为两方面:
一是写反思,把自己前一天的主要状态描述和反思一遍,最后提炼出行动点和指导原则;
二是写文章,把自己读过的书,看过的故事,听到的事,提炼出一个有价值的原则和模型,写成文章,最后发布到各平台;
这两项工作,其实都很重要,最难的是第二个,因为每天的题材都需要现考虑。
为什么写反思自己不用紧张呢,每天都是拿起来就写。
因为题材都是现成的,每天都不重样,而且回忆整个过程毫无压力,只需要把状态和思考写出来即可。
但是对于写发布的文章,自己最大的问题是每天没有那么多读书和思考的时间,没有产生那么多的感悟,因而无法产生有价值的思考,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这就要求我,每天必须读书和思考,如果没有大量输入和思考,那就无法产出有价值的内容。
学习,学是以教促学;习是大量练习。
看任何一本书,学任何一个方法技能,一定要把这个内容变系统,变成自己的,然后写出来教给别人,这样才能不断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
一个方法,用到极致,就能成功。
比如每天看知识星球中的文章,假如看到一个好的帖子,那就把这篇帖子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最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写出来教给别人,这是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
这中间最大的问题是消化吸收阶段。
如何针对一个帖子或者一本书进行消化吸收呢?
按照金字塔原理的逻辑框架进行整理,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再进一步即为,本质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做法是什么。
任何一本书、一篇文章帖子,都按照本质、原因、做法三方面进行整理,按照自己的理解梳理整个逻辑,最后撰写出来,这样才能更好记住这个内容。
只有先记住,才能有运用的可能性。
而且,整个写作的过程,也是在实践和学习的过程,如果没有记录和写作,也就不可能成为自己的最重要思考素材,这一点要切记。
这个过程其实很艰难,也很痛苦,一定不要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就觉得会了,如果不行动,就永远不会有突破。
大脑对于痛苦和艰难的事一直是保持一种抵抗情绪的,因此先把这件事进行拆解,分成好几个小的步骤去操作,可以降低难度,进而让自己能更好融入和行动起来。
只要能行动起来,这件事就成功一半了。
03 高能圈子的思考
这个月加入了生财社群,让我受益匪浅。
加入第一天我写下了下面的话:
去年3月份体检,体重将近190斤,身体处在亚健康状态。
看着自己每天浑浑噩噩的状态,我觉得自己应该改变了,不能再这样下去。
从哪里开始呢?
先从减肥开始。
减肥路上,没有借助任何健身机构,没有报任何健身课程,完全靠自己摸索,坚持每天上下班各骑行13公里自行车,就这样一直坚持到现在。
这一年里,我减掉了近50斤,状态变得完全不一样。
为了能让自己坚持下去,也为了能记录自己每天的状态,从减肥第一天起开始写反思日记。目前已经累计了近100万字的自我反思。
通过这一年的自我探索和努力,我越来越相信长期主义,也越来越相信复利效应。
通过这一年的努力,我的认知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越来越觉得投资自己才是最大的收益和收获。
也正因为如此,我加入了几个社群,积极链接高人。
无意中知道了生财有术,终于在前几天加入,让我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也让我看到了做一些事情的可能性。
在接下来的一年,我希望能把自己减肥之路总结出来的指导原则,用在生财有术的学习过程,不骄不躁、长期主义、积极关联、提升行动,尽快跑通从0到1的一个项目,找到自己的新的开始。
上面是我的真实感受,也是希望自己可以借助高人指路,可以拥有更加开阔的思路及动力去做当前的事。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让我越来越感受到氛围的重要性,一个人只有在一个可以改变认知的圈子里,才能更好改变自己的行为和习惯。
三、不足
定位依然不清晰,痛点明显
自己当前的痛点和需求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早起写作的习惯没有养成。
越来越感受到,只有早起写作,才能更好保证一天的精力状态和工作效率。
因为之前没有刻意注意这个问题,写作时间跟随机,没有稳定的节奏,经常上午写、下午写、晚上写。
导致的结果是,把这种随意时间写作的习惯贯穿到现在。
当因为工作忙碌起来,这种随性而为就会因为时间大冲图,导致自己各方面都受到影响。
这也是自己没有注意这方面的根本原因。
后来有几次早起写作,并且完成了当天的写作任务后,白天状态非常好,心情愉悦,就像完成了一件大事一样。
这就说明,把这件重要的事情前置,在毫无打扰的情况下尽快完成,才能给白天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其他事情。
重新培养这个习惯,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不过可惜的是,一直没有培养起来。
我知道,培养一个习惯,最重要的是利用微习惯法。
不要一开始就设定难度过大的任务,这样相当不可持续。
从最低难度开始,循序渐进地走,渐进式走出舒适区,才能更好抵抗身体和大脑的抗性。
因此,我先把明天6点起床当成自己第一个阶段目标。
起床后马上开始写作,这个过程碎片化时间较多,因为要兼顾家庭和孩子,因此还要充分利用固定模板来进行。
所以,研究各种形式的写作模板,在不确定性情况下拥有一个确定的“锚定”,才能稳固自己的状态。
第二,不知道写什么?
自己定位是个人成长,这个方面涉及到的内容很多,而自己研究的和写的内容却十分有限。
这就导致自己有些盲目,盲目起来就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这很致命。
之前自己计划过,当不知道如何写或者写什么时,不妨来一次命题作文。
把其他人曾经写过的题目,用自己的理解写一遍,这样可以更好规避没有选题和话题的尴尬。
重要的是做,而不是计划。
我迟迟没有行动,卡点在哪里呢?
应该是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如何提炼观点,不知道如何搜集素材,不知道怎么布局谋篇。
这就引出自己的第三个问题。
第三,不知道怎么写?
这个其实跟第一个问题最后总结的一样,需要固定一个写作模板和写作模型。
有了一个思路和固定的思考方式,才能把一件事写清楚,也才能更有能力和动力去写作。
四、计划
下个月计划:
01 坚持每天写反思日记,融合感恩日记、成功日记和情绪日记,重点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
02 坚持每天拿出1个小时时间读书思考,记录读书感悟和读书卡片;
03 有氧运动不少于20天,力量训练不少于20天;
04 各平台更新文章不少于20篇;
05 通过生财有术尽快打通一个项目,跑通0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