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交易理念是从更深层次认知交易与技术分析,透过现象反映本质。交易理念不同就是反映的是每个人价值观不同。
谈交易理念与建立交易体系,没有对与错、高与低之分,酸甜苦辣咸五味,我喜欢吃辣,你喜欢吃甜,他喜欢吃威,都可以,喜欢与适合就是最好的。
我的理念与体系不一定正确也未必适合每个人,仅供参考
市场是对的,还是错的?这是经济学、交易市场里的一个哲学性问题。有经济学家提出“市场有效性假说”,在法律健全、功能良好、透明度高、竞争充分的股票市场,一切有价值的信息已经及时、准确、充分地反映在股价走势当中,其中包括企业当前和未来的价值,除非存在市场操纵,否则投资者不可能通过分析以往价格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利润。行为金融学的观点认为,投资者并不会总是理性的,做决策会受到立场、信息搜集、认知方法、情绪波动等因素,会做出非理性决策,像牛市跟熊市极端情况时,都是对资产价格做出的非理性定价,这些情况并不是对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对市场是对的还是错的的态度与观念,直接决定思维方式与投资方法。
存在,就合理吗?
我认为存在就是合理,虽然有些现象与事实让人难以认可、难以接受。市场上有很多的现象,我个人不做道德评价是现象本身的好与坏,行为是理性与与非理性,也不做喜好性批判。市场具有多样性,各行各业、各式各样的参与者必然会有不同的观念与方法。只是提及一些现象:
1.题材热点的概念炒作,本质上是讲故事吹吹牛的。题材热点就像一阵风,来得快也去得快。直接相关的概念股,有些是符合概念相关的产业,但有些不沾边。
比如宠物经济概念,有些股是农药兽药、农牧饲渔的行业,像这种是符合宠物直接相关的,食品饮料跟生物制品,比如宠物的食品,宠物的疫苗,这些也是跟宠物直接相关的。但属于装修建材、珠宝首饰、仪器仪表、消费电子这些行业的股,想不明白为什么能跟宠物相关。
2.炒小炒差。生活中买大名牌买大品牌,股市里买糟糕的、差的股。很多概念炒作多数是炒小市值炒基本面差的股。
3.连续涨停板。玩玩击鼓传手雷的游戏,暴富神话的专属区,也是爆亏的修罗场。
4.还不如抛硬币准的盈利预测。股票分析师是对政策、行业情况、公司情况进行研究,具有细分行业的专业性,出具投资研究报告。不过在有些股的研报盈利预测,还不如抛硬币准。一个季度,打脸也来得太快。请问这两位分析师,当初做出的预测,为什么能比同行高出那么多?仅仅是一个季度,就让研究报告的预测变得毫无意义?
5.刚起飞就马上落地的盈利预测。研究报告能今年业绩大涨,明年后年业绩起飞,结果一个季度的情况都能预判严重偏差,刚起飞就马上落地了,拍脑门式线性推导离了大谱
6.低位发行产品赚钱,高位发行产品接盘。
7.赚钱就是我牛逼,亏钱就是宏观环境太差。有位基金经理,写了一篇三万字长文,其实文章核心是对宏观很悲观,作为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产品是行业倒数水平。只能用这句话形容
8.盈亏无所谓,我赚管理费。一个明星基金经理,这几年管理的基金产品亏损300亿,却收30亿管理费。另一个明细基金经理三年亏了基民400多亿,赚走36亿管理费。
9.眼睁睁看着亏损一直增大。最近一两年能看到很多封闭性基金是超过50%以上大幅亏损,这类封闭基金在封闭期是不能赎回的,只能眼睁睁看着亏损大。
10.牛市激昂疯狂,熊市悲观绝望。2块钱的矿泉水,牛市炒到四块五块还算是偏贵,甚至于会炒到8块10块甚至于20块钱,也就是在牛市里把一些股票炒到远远高于它的价值,炒出巨大的泡沫。2块钱的矿泉水,熊市跌到1块合理偏低,甚至于跌到8角5角,情绪上的过度悲观,没有信心,会把部分好公司跌到低于它的内在价值。
11.女分析师喊出,在2022年6月发朋友圈,看好大盘会上涨到4000点
从结果来看,大盘最高3400多点,离4000点相差甚远
认知决定行动。
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我个人认为市场是对的,存在即合理,不在意去区分对错。另一方面,技术分析里三大假设之一,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都会通过价格的波动与成交量的变化传递到K线里。
对于这些客观事实与现象,我做出我的点评,但不是对这些现象作为道德性评价,评价出好人坏人,也不会去批判什么。“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所以我认为按一个方法、理念能做到盈利,并且长期盈利,就是好的。
因此我的理念是顺势而为,在基本面分析是相信强者恒强,看边际改善,看困境反转;在技术面是做右侧,跟随趋势。
当然,也可以认为市场是错误的。在有些情况下,价格里远远高于价值。技术面分析看到看到恐慌盘,非理性下跌的,出现超跌时,认为会有反弹就该进行做反弹;认为跌到一定程度讲迎来中线级别的反转,现在在最低位区间,就该抄底。
基本面分析,看到一个股票现在的价格低于内在价值,一个股票未来的价值非常大,现在被低估,逆势布局左侧买入,就该买入或加仓,可能会买在左侧,也可能买在最低区间。甚至于越跌越买,因为是有价值的东西越来越便宜,以时间换空间,赚取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