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书 2022-03-29

研究目标:

1、形成系列中小学教材教学设计课例

2、形成系列语言建构与运用课例

3、形成系列思维发展与提升课例

4、形成系列审美鉴赏与创造课例

5、撰写感知教材技能培养行动研究报告

理论假设:

通过感知教材技能培养行动研究,可以创建“体系化理解教材、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模式,为如何感知教材提供借鉴案例。

基本内容:

1、构建感知教材技能培养方案即“感知教材技能训练五步笔记读书法”

一读是裸读写阅读笔记。

二读是连读三遍,撰写笔记。

三读是结合课文注释、练习、单元、课文说明、参考书、课外参考资料等阅读,撰写笔记。

四读是将课文所学迁移运用,并写反思笔记。

五读是专题性笔记。

2、将方案实施,开展行动研究

3、形成系列研究成果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进行行动研究,需要边实践边反思边修正。

难点:本课题是行动研究,需要设计方案后去实践,实践是个难题,尤其需要边实践边反思边修正,需要持久力。对参与实践学生的学识、心性都是巨大挑战。

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在知网输入主题词“感知教材”,1979-2021年文献116篇,和语文相关的68篇。

研究内容包括感知教材的作用:获得科学而系统的知识、发展阅读能力如感知力、理解力、思维力、鉴赏力、迁移力、创造力等、提高思想道德觉悟;感知教材的内容:工具性内容如语言、思维方式等,人文性内容如科学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感知教材的方法:熟读成诵,读中感悟,边读边思考,整合教材与教材间的联系,思考教材与自身之间的关系,绘制思维导图,抓中心句关键词,拟小标题等。(出自《师范生感知教材技能养成的行动探究》研究资料)

针对感知教材的研究分析的期刊文献较少,基本上是中小学一线老师研究如何培养中小学生感知教材。

这些可作为师范生在感知教材技能培养中的他山之石,比如可以借鉴感知教方法去做行动研究,去印证感知教材的作用、发觉感知教材的内容、验证感知教材方法的成效,形成感知教材案例作为指导中小学生感知教材的案例。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没有看到师范生感知教材培养研究,这是项空白。

但师范生作为准教师培养,感知教材技能是基本技能,根据多年教学观察,师范生感知教材技能低下,所以申请这项课题,研究成果可为培养师范生感知教材技能、提升教学设计能力提供案例。为师范生通过感知教材提升教学设计能力提供借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