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现代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从此,经济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也因此,亚当斯密被称为经济学之父。
那他的主要贡献有哪些呢?
第一,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进行自由交易和竞争。
第二,利己动机,自私是人的市场经济行为的动机。
第三,专业化,劳动分工提高了效率,从而促进了国际分工,鼓励自由贸易。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亚当斯密理论的具体应用——建立大英帝国。
亚当·斯密当时生活的欧洲还是封建社会。啥叫封建社会?
就是社会分成固定等级,从国王、贵族、平民到农奴,高低贵贱各不同。这个社会结构,我们今天当然是觉得不合理了,但是当时人觉得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人就应该分成三六九等、上下尊卑,平民服从贵族,贵族服从国王,国王握有最高权力,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
按照这个标准,当时的法国才是欧洲的中心。
当时的法国,国家强大,国王伟大,贵族优雅,宫殿也很雄伟,俨然是一派大国气象。所以那个时代的欧洲人都以效仿法国为荣,法语成为了欧洲上层社会通行的语言。
亚当·斯密生活的英国呢?简直是不伦不类,贵族本来应该服从国王,对吧?但是英国的贵族和国王讨价还价,还组成了个国会,专门和国王对着干。
虽然英国也保留着贵族的称号,但是早就实现了开放,平民同样有机会成为贵族,像什么海盗德立克、科学家牛顿,都是因为贡献巨大被封为贵族。
你看,英语当中有Sir这个词,原来是专门指有爵士称号的贵族,后来所有人都能用,就成了先生这个词,阿猫阿狗都能叫Sir了。
当时英国工商业很发达,海外殖民地扩张也快,那原来在社会底层的那些有胆量、运气好的人就成了暴发户,你想,那肯定是乌烟瘴气的。
可想而知,当时欧洲人对英国什么感觉了。
在亚当·斯密之前,人们眼中看到的是一个堕落的、变形的、处处不像话的封建社会,是一个很差很差的封建社会,浑身大洞小眼,彻底糜烂,国王没有国王的样子,贵族没有贵族的样子,暴发户横行。
所以,一言以蔽之,叫“礼崩乐坏”。
这个时候,亚当·斯密从天而降,同样的现实经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当中的一番解释,就完全变了一副样子,英国可以说是从“癞蛤蟆”变成了“天鹅”。理解亚当·斯密的新理论之后,人们看到的英国就是一个生机勃勃、迅速成长的新社会。
首先,国王不像国王、贵族不像贵族,怎么了?这是好事。可以有效约束统治者的权力,尤其是他们征税的权力,这反而让英国政府拥有比其他国家强大得多的财力,可以打造空前强大的海军,到全世界去征服。
第二,暴发户横行怎么了?这也挺好的,原来社会被压制的潜力现在释放出来了,对吧?正是通过这种不同阶层的流动、互动,英国从根本上避免了法国大革命那样的社会动荡。
你看拿破仑,作为一个法国人,他很不屑地说英国人,说英国只是一个小店主的国度。啥意思?就是说英国人眼界不宽,自私自利,没有宏大理想,只顾眼前。
但是理解亚当·斯密的理论的人都知道,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可以让每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主观上为自己奋斗,但是在客观上就能够为全社会增加福祉,所以小店主也没啥不好。
你看,经由《国富论》这么一解释,那个时代的人才恍然大悟,脑洞大开。脑洞大开之后,就按照这个新理论去推动社会发展,理论的力量关键体现在行动上。
举个例子,《国富论》出版是1776年,这是哪一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如果按照原来传统帝国的思维,英国肯定要镇压。因为当时美国只有十三个殖民地,人口总数和经济实力在英国面前简直忽略不计,真要是猛打,没有打不赢的道理。
但是英国人为什么没有玩命去打呢?
原因之一就是,亚当·斯密的新理论让英国人意识到,我们原来统治帝国的方式并不符合我们的商业需求,用武力强行占据北美,不但成本高,而且收益低,划不来。
所以,后来历史学上就有了两个名词,是以美国独立为分界线,之前的英国帝国被称为“第一大英帝国”,之后的被称为“第二大英帝国”。我们现在知道的大英帝国,什么“日不落帝国”,都是指“第二大英帝国”,恰恰是在它失去北美之后,它才迎来了一轮新的繁荣。
如果没有亚当·斯密对资本主义社会机理剖析得那么深,英国人恐怕也不会形成对自己发展道路这样的信心。这就是差距,英国人的幸运就在于他们有亚当·斯密。你看,这不是伟大的发明,又是什么呢?
英国人在刚开始搞殖民扩张的时候,和其他帝国也没有什么不同,也是尽量多占地方,多控制资源。但是,到了19世纪的30年代到70年代那一段,大英帝国的扩张策略就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向。他们突然明白了,为啥要占地方?控制资源?最终的目的还不是为了经济利益吗?既然是为了经济利益,那就要算账。
占领大片殖民地的做法成本太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管理,还要驻军,反而成了经济上的包袱。反过来就要问了,财富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那个时代其他人回答不了,但是英国人可以。因为亚当·斯密已经把理论提出来了啊,是靠自由贸易。所以,与其占有资源,不如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专门保证自由贸易就可以了。
19世纪30年代,这之后发生了什么?对,就是中英鸦片战争嘛。
站在英国这一方看,鸦片战争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占据中国的领土,而是为了一脚踢开中国这个古老帝国的大门,进行自由贸易。
你可能会说,那不是还占据了中国的香港吗?
你看一下地图就知道了,香港是靠近珠江口的一个小岛,当时居住人口很少,也没啥资源。英国占领这个地方,就是建一个对华贸易的前哨据点。这样一个点不需要英国付出多少成本,但是可以辐射整个地区。那个阶段,英国在全球的海外扩张的特点就是“要点式占领”。尽量少占,要占就占关键地点。从全球来看,直布罗陀、埃及、新加坡、香港这样的地方,把控要点,以点带面。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商业利益。
1865年,英国议会还一致通过了一个关于非洲事务的决议,什么内容呢?那就是在非洲“所有进一步扩大领土,或者强占统治权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你看,那个阶段的英国人彻底想明白了。正是在这个时期,大英帝国走到了它的巅峰。
但是很可惜,这套逻辑,英国人自己没有坚持下去。到1870年以后,英国的海外扩张很快又回到了拼命占大片殖民地的老路。
所以,虽然这个阶段,英国的殖民地面积扩张得很快,最终成就了它“日不落帝国”的大名,但是,这也是它海外扩张的最后阶段,英国最终的衰落也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的。
听到这就觉得奇怪,一套在理论上已经想得很清楚,实践上也已经被证明有效的打法,英国人为什么自己反而背离了呢?很简单,因为英国有了巨大的、现实的、具体的、不能放弃的东西。
对当时的英国来说,这个东西是啥?就是印度。
印度,号称是“大英帝国王冠上的明珠”,无论是资源,还是人口,还是地缘位置,都让英国觉得至关重要。
为了保印度,所以要拿下苏伊士运河;为了保住运河,所以要拿下埃及;为了保住埃及,所以要拿下苏丹。这就是国际政治中所谓的“安全怪圈”。什么意思?就是你扩张之后,地盘大了,但新邻居也多了,这就增加了新的潜在冲突点。这种情况下你可能有新的不安全感。那怎么办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干脆把新邻居也吞并了,就是用进一步扩张来消除不安全感。但是这样做了以后,又会有新的邻居,新的不安全感。所以整个过程就再来一遍,最后成为一种怪圈。英国在北非的扩张就是这样。
到后来,欧洲列强都在瓜分非洲的殖民地,比利时、法国、德国都在抢,虽然这些地方并不怎么影响英国的全球自由贸易。但问题是英国人不放心,如果英国在非洲大陆上的存在太小了,最终埃及和苏丹也保不住。所以,安全怪圈效应继续放大,变成一个心理上的占有欲,别人有,我也要有。
最典型的就是英国当时的“双开计划”。双开是哪双“开”?从非洲北边的“开罗”到南端的“开普敦”,都要打通变成英国的殖民地,要打通一条纵贯非洲南北的交通线。
为此,英国人还打了一场“布尔战争”。英国人在布尔战争中的对手,不是非洲土著,而是两个白人统治的非洲小国,打了整整3年才结束,战争费用两亿两千万英镑,死亡两万一千多人,可以说代价惨重,但最终也是谈判解决,英国谈不上什么胜利。那为什么打这样一场得不偿失的战争呢?根本原因就是英国要推进“双开计划”,但这两个小国挡在路上了,所以必须吞并。
你想,英国是海洋国家啊,你为啥非要这条大陆上的交通线呢?所以,这种扩张根本不是为了什么具体的利益或者目标,扩张本身就是目标,是为扩张而扩张。
这样的情况在大英帝国的后期,反复上演。再比如,英国占领了肯尼亚和乌干达后,一年在当地的开支达到8万英镑,而挣回多少?只有35000英镑,一半都不到。
所以,大英帝国的领土面积达到峰值3500万平方公里以后,表面上它非常强盛,但整个帝国在财政上已经不堪重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