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简小安
母亲节当天,在姐姐的举荐之下,带着小狼去看了一部关于父爱的电影。
故事不错,三观也很正。
还在院线上映中,就不剧透了。
只说自己观影的几点感受:
♥关于梦想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总有刁民想害朕”,可能是老天爷不给你好牌,也可能是身边的人嘲笑、打击、甚至侮辱你。
有什么关系呢?那是我的梦想,你看不看好,与我何干?
没有条件,自己创造,我真的尽过最大的努力,才有资格谈放不放弃希望。
♥关于父爱
最近流行一个段子,说有了孩子之后,终于理解了“父爱如山”的含义:山是不动的,父亲就如山一般,就在那儿杵着,一直在那儿杵着,啥也不干……
很多时候不是这样的。
男人和女人本身就有生理上和身体上的差异,也许很多父亲确实不擅长于插手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这些琐碎之事,但是不表示不爱孩子。
影片中的父亲,发掘了孩子的天赋,了解孩子的“最佳才能区”和优势,加以悉心培养,原谅并协助修正孩子的错误,引导并激发孩子的斗志及信心,研究孩子的对手并制定应对策略。
用自己如山一般坚定的信念,近乎残酷的训练,物质上和精神上上毫无保留的支持和帮助,使孩子终于获得成功,并以自身榜样的力量影响了一大批人。
♥关于自我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是“双主角”的,父亲和孩子,都很是了不起。
孩子小的时候,不会知道自己的人生有很多种可能。只知道自己有个“疯狂”的父亲,不能接受那些“离经叛道”、“残忍”、“冷酷”的对待。
不过孩子聪明。
一旦因为一个比较,一句话,就被点醒,很快能体会父亲的爱,原来是真的“为你好”。让你有机会可以主宰自己的未来。
立刻将被动转换为主动,在父亲的带领下积极学习,不畏惧,不退缩,全力前行。
当然中间有过不自律,毕竟孩子还是孩子,总有放松自己的时候。
成长中孩子也会有对父辈的质疑,会有“我已经长大了,你那一套已经过时了”的阶段,会想摆脱父辈管制,不想生活在你的光环下,会有逆反心理,不乐意按照你的意愿和安排来生活。
这才是正常的孩子嘛,每个人长大,都必经的挫折和过程。
不过孩子聪明。
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知道吸收适合自己的技巧和方法,知道转换成自己内心的力量,知道父亲所说“爸爸不是每次都能来救你,你要靠自己”,知道“再努力一点,我一定能行”。
孩子用了十年,依靠自己所学,奋斗,成就自己,也成为父亲的骄傲。
这部剧安利给爸爸妈妈们带孩子去看,尤其是父亲带着女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