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写给子谦
亲爱的子谦,你好!
今天是2025年6月30日,农历六月初六。星期一,天气多云。
今天是学生第二次返校。明天起,与孩子们而言,暑假正式开始。
老师们呢?还没有。今天下午,安排有多场活动,其中一场是中层述职。妈妈不需要述职,但需要在部门述职之后,做点评。
看了一下安排表,妈妈是在信息中心、总务、安全之后做点评。
那么,说什么呢?
首先要表示的仍是感谢,对这几个部门在过去一个学期中为教育教学认真做好后勤保障的感谢,对全体老师给予这几个部门工作大力支持的感谢!
其次呢?则需要借此机会,围绕相关工作与大家聊一聊,以期促进这几个部门工作的优化与提质,甚至兼有所有人围绕后勤保障工作相关理念的完善。
这几个部门有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基本都在幕后,属烘托红花的绿叶。但是,若没有了这几个部门,教育教学显然都会受到制约,效率会有明显的不及。
那么,在设有这些部门的前提下,我们又可以怎么样实现后勤保障效率再提升呢?
主体多元。27日晚,举行了“科学之夜”活动,因为物业已下班,所以当天场务基本由以科学团队为核心的教师团队合力完成。并未因为转台等给整场演出带来负面影响。联想起多年前,仙林湖校区开办第二年,有19个教学班,最高年级是五年级,只有1个班。图书馆建起来,到了一批新书。要从车上搬到馆里,图书管理员也刚刚到岗,看着几千册新书,眉头堆出了山峰……
怎么办?
当天下午,老师们要么正在课堂上,要么外出参加教研。打电话向上级求助?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等到帮忙的人手到达,预计就要下班了,并且卡车长时间停在校园里,占道影响学生课间活动,不安全,不合适。
操场上,五年级的孩子们正上体育课。何不请他们一起参与?
小学的时候,学校新建教室,运砖瓦的船停靠在学校西侧的内河上。老师们带着我们排成队,把砖瓦一趟趟搬运到工地上来。力气大的,一次多搬几块,力气小的,一次就少搬几块。都跑了一趟又一趟,忙得不亦乐乎……
前几年,听说教室要推倒重建,同学们还约着一起回去看看。因为参与,那幢教室在我们的心里已不仅仅只是红墙青瓦。
说时迟那时快,先把体育老师招呼过来,商量一下分工,再有序组织孩子们忙活起来。
一节课的时间,不仅把书从卡车上搬到了临时图书馆里,还进一步把书按初步类别集中到了相应区域书架旁边。孩子们一个个小脸红扑扑,但没有一个人有倦意。
这些孩子在家里、在学校参与劳动的机会相比以前的学生,都有减少。那么,要怎么样开展劳动教育,让这些孩子有体验呢?
活动结束,道具收拾、场地布置,可以另有人员来参加,也可以自行处理,从表演到环境实现闭环。就像公开课教学,准备诸多学具。课堂活动结束,这些学具怎么办?自行整理,还是另外有老师或后勤再来收拾?前者当为首选,也提醒我们围绕后勤工作,还要把学生也考虑进去,特别是一个又一个的主题活动,学生参与环节可以更多。
从中层述职谈开去,可以谈很多。因为聚焦学生成长,不同条块的工作均有联系,而教育的契机就潜藏在这些千丝万缕,四通八达当中。
—2025年6月30日于桂山脚下写给子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