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时十八分钟,很久没看过一部这么长的电影了。
《血战钢锯岭》的名字初听上去没什么特别,老让我想起我们的《狼牙山五壮士》,觉得会是很传统,甚至于有点中国风格的战争片。
现在,打开电视机,能看到的电视剧也只有战争片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国家到了只有抗日剧可播的境地。如果人人都看抗日剧,那一定是应该像电影中的多斯一样,因为某种信仰,可事实讽刺的是,国人的信仰是菲薄的。
这让我有点想做一个无聊的对比,关于国产抗战和国外抗战。
抛开技术层面的问题,我们当然不可能用五毛特效的水平制作出好莱坞大片史诗般的战争场面,或者大多数人会说,这是关乎钱的问题,而钱恰恰是最强大的政治因素,背后的盘根错节没法说清,那我们就不谈“钱”,谈创作的本质。
似乎我们拍战争片也是为了张扬某种“英雄主义”,可很奇怪,我从我们的英雄主义里很少能看到真正的英雄。比如他们有的是穿着红披风的女侠,有的是梳着爆炸头的战神,这种主角的设定带有某种矫情的幻想主义风格,一出场就带着强烈的违和感,对观众没有说服力。
从表现形式来看,我们的英雄太过脸谱化,说话不是铿锵有力有如练过气功,就是义正词严好像出身法官世家,他们说话的时候好像都知道自己有个身份叫“英雄”,那么,就要像英雄一样吐气吸气,不能走样,有点像宫里的格格,要有格格的样子。
在我们的战争片里,英雄总是心系国家,他们好像天生就没有“小我”,天生就意志坚定,唯一的使命就是浴血沙场。
在央视播出的战争片中,我们很庆幸故事起码不会太过天马行空,有起码的史实在,但与之相对应,非常遗憾的是,这些片子太过一板一眼,人物都被塑造成钢铁战士,精英式的人物,他们出现在电视里,好像是创作者创作的活的雕塑,他们之所以被创造就是“补满血格去战斗”,绝不会有再多的可能性。
多少年来,我们好像总是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在拍战争片,觉得战争片就该在这个高度上,悬在半空,这样所有的故事和人物一出场就能自带高大上,自带“俯视视角”。战争完全和生活无关,和生活无关的战争无论被加入再多东西,都始终失去人物的原始根基,里面所有的人物都像是来历不明,他们除了是“战斗者”以外,不像是“人”。
但是,在那些优秀的战争片中,从来都没有忘了人的来历,人物本身的生活情境,他们首先被尊重为“人”,进而才是“战争中的人”。
视角有所不同,优秀的电影观察战争中的人,而平庸的电影关心人攒出的战争。
优秀的电影从生活中塑造人物,平庸的电影对人物进行“腰斩”,力图通过战争凸显空洞的英雄主义。
因此优秀的影片中总是不乏细节,而平庸的影片中则充满陈词滥调的堆砌。
国产最棒的战争片大概就是《集结号》,那是唯一一部让我回想起来,看到活生生的人的电影,它承认人的局限性,可以看到人物非英雄主义的自我斗争。
《血战钢锯岭》如果没有前半段关于多斯上战场前的描述,也会是一部流水线上的透出平庸的战争片,正是其对于人物成长背景的描述,使人物更完整,更容易被观众理解。
只有丰富的人物才能挖掘出强烈的戏剧冲突:多斯的个人信仰和入伍后拒绝拿枪的冲突,足以支撑电影战争段落之外的时长。
除了丰满的人物、强烈的戏剧冲突,《血战钢锯岭》最吸引人的当然还是它无比真实的战争场面,其间想到《拯救大兵瑞恩》,相比起来,《血战》的场景更加完整,完整还原了一场战斗的首尾,让人看得酣畅淋漓;
其次,关于战场的镜头捕捉更加丰富,战争情境的营造非常成功,有一种很强的身处战场,正在经历一场恶战的感觉;
可以说,《血战》关于战争细节的表现是分毫毕现的,与其说是力求震撼的视觉效果,不如说更专注对战场氛围的营造,相较于同类战争片,的确是更具有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