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行动执行:已经更新表格,增加预期效果、实施行动内容两列内容,并将所有未完成工作重新梳理完毕,表格发送至微信“文件传输助手”中,方便随时查阅。
继续第一章节。
内容:
通常,盘踞在你脑中问题的数量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反比。所以我们要把一切事务赶出大脑。与其他方法不同的是,必须将“材料”全部存入文件夹中,而不是遗留在大脑中。这个方式适用于一切事务——重大的或者微小的,私人或者工作上的,突发的或者常规的。
任何工作都在刚接触的时候进行分析和思考,这样工作起来更有重点,也更容易掌握。这个过程通常能完善我们的观点和经验,所以在实际行动过程中,可以尽量让自己凭直觉去挑选要采取的行动,而不是重新思考那些事务的来龙去脉,除非你喜欢重复思考。任何要办理的事务都需要进行思考,这是无法回避的,你的大脑会紧紧的抓住那些未经思考的事情不放。大脑负载这些未尽事宜的能力是有限度的,一旦超越了这个限度,他的思考效率会急剧下降。
第二章节:横向管理工作流程的5个步骤。
内容: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在处理生活和工作中遇过的问题及持续发生的新事物和变化时都将经历这5个独立阶段。无论是私事还是公事,要想使事务处于你的控制之中,都需要经历这些阶段。而这些不同阶段各有其最佳方法和管理工具。他们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你才能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呈现出最佳状态,提高工作效率。
1、收集引起我们注意的事务和信息;
2、理清每个项目的意义和相关措施;
3、组织整理结果,提出选项;
4、进行思考回顾;
5、选择行动。
了解了这5个步骤的本质个相互关系后,还需要运用一些有效的技巧和工具,才能顺利完成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如果将这5个步骤分开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许多人无法把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主要原因是他们试图一口气完成这5个阶段的工作。
百分之百的收集一切未竟之事,无论大小、轻重、缓急,只要是那些等待处理的、需要改进的:引起注意的事务,都要收集起来。一旦你给某项事务贴上需要做或者应当做的标签,她就变成了一件未竟之事。悬而未决的事务存在两个地方,即任务所处的实际位置和你的大脑。大脑中的未竟之事会折磨你的心志,从而分散你的注意力。
收集工具:
有形文件夹、纸质记事本、电子记事本、录音设备、电子邮件。
要么将所有事情留在头脑中,要么将其清空。如果走中间路线,两头都不可靠。
感悟:
将事务赶出大脑是一切行动的第一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收集一切未竟之事。在工作中,回想不管每天工作结束的时候需要回顾的微信、邮件、腾讯通、通话记录等都是为了不遗漏所处的行动。我们建立管理系统是为了让它发挥作用,而不是单纯为了拥有它。拥有了更好的系统,可以优化现有的模式。看到收集信息收集工具时,有过时的,有高端的,我觉得应该好好利用现有的科技信息化,像在以前,我准备了两个记事本,一大一小,大的主要记录工作,小的随身携带,以便在大记事本不在身边的时候,用小的记事本记录。而书中提到了语音录音功能,相对来说方便快捷。
行动:
截图5个步骤设置手机相册“个人收藏”,方便随时查阅。在接触事务的时候先进行步骤思考,而不是只记录,等开始着手的时候才开始思考。不论大小、轻重,遇到未竟之事记录在统计的表格中,如果不方便操作表格,就用手机语音备忘功能,录音记录。每天的工作结束时,先剔除通话记录浏览,增加录音备忘浏览,登记完毕顺带删除。录音备忘开始使用可能会有遗漏,暂时保留微信、腾讯通的浏览,待观察一段时间后,剔除。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