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底读完了曹昇的《流血的仕途》,对故事的主人公李斯的经历,以下为个人的一些见解。
李斯原本是楚国的一个守仓库的文书,因为上厕所看到仓鼠可以光明正大的偷吃仓库里的粮食,而厕所里的老鼠连偷吃屎到都要担惊受怕。受到启发后,不甘于平淡生活的李斯辞去现在的工作,告别妻儿,一个人开始去求学。在兰陵荀子的门下求学七年,然后奔向当时最强大而且最吸引读书人的秦国。
李斯选中的第一个领导是当时的大秦相国吕不韦。李斯觉得凭借着自已的才华,一定能得到吕不韦的重用。可是现实的生活哪里有那么美好,衣衫蓝缕的李斯连门卫那一关都过不了。第二次求见,还差点被门卫打死,要不是好心的客栈老板觉得李斯是个人才,不仅让他免费吃住,还为他请医生治病疗伤,估计李斯早就死在了奔向梦想的路上。终于在郑国的引荐下,得以见到吕不韦。在吕面前大抒已见,不想吕只不过视他为普通的食客,在吕府默默无闻三年以后,被吕不韦推荐到吕的对头蔡泽那里去做了郎官。在蔡泽手下又做了一年有余,一直以来蔡都认为李斯是吕不韦安插过来的耳目,对他百般刁难,不委以重用。直到冒死在秦王赢政面前侃侃而谈,对当前国势做出正确的分析,才得以被秦王重用,开启了自已的仕途。
李斯先是被秦王任命为郎中令,后面又是客卿,做得最久的职位是廷尉,在秦朝统一六国以后,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秦帝国的臣相。做为下属,他懂领导赢政;做为领导,赢政也懂他。他们俩应该算是两千年前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官场CP组合。
不过天下无不散之宴席,秦始皇在东巡路上暴病身亡,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胡亥和太监赵高,为了一已私利,联合李斯一起篡改秦始皇的遗诏,赐死了太子扶苏,大将军蒙毅,蒙恬。李斯也因为有把柄落在了赵高手上,一代名臣,最后也落了个腰斩,灭三族的结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仅仅存在了十五年。
我读这个故事,最大的感触就是跟对领导的重要性。李斯还是那个李斯,在吕不韦手下,在蔡泽手下都得不到重用,甚至已是臣相的他到了秦二世胡亥手里还是得不到重要,但是一到了赢政手里就成了不可缺少的智囊团成员,辅佐秦王赢政灭掉六国,完成了一次大统一。
两千年前的古人都不可能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一个庞大的任务,更何况是今天的我们,分工越来越细,我们更加需要团队合作,在整个团队里,除了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以外,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善于运筹帷幄的领导,给每个有才华的成员提供一个能施展自已的空间。
“人主治臣,如猎师治鹰,取其向背,制在饥饱。不可使长饱,也不可使长饥。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夫旧吏老臣,皆饱腹之鹰也,脑满肠肥,厚颜无耻,只愿尸位素餐,安于富贵,寡人赏之而不喜,罚之而不惧。彼等无利于寡人,又焉能为寡人驱使于无前也?”
其实春秋战国时代的人比起后面封建统一的人来说,仕途还算好一些,看到故事里有一个叫姚贾的人是在韩赵等国得不到重用,最后才被召到秦国的。而统一后的封建国家,如果不愿意为朝延为皇帝效力,好点的结局就是归隐田园,悲惨的结局就是全家死光光。那种归稳田园的生活的权利在朱元璋手里也被剥夺了。
我们生活的年代不缺少舞台,关键还是自已得要有才!
5 a4 a}{�8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