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蓝。
这世上有一种蠢人,特点是:坚持不认错,错了也不改,而真正的狠人,则敢于为所犯的错买单并且离场。
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
01、为什么蠢人不愿认错呢?
首先,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就是这是由人类大脑“节能”、“稳定”的天性决定的。
生存是人类大脑的第一要务,任何影响阻碍生存的行为大脑都是排斥和不喜欢的。
在人类早期时代,那时人类生活环境恶劣,缺少食物,周围充满了危险,所以人类必须尽量减少耗能,才能为身体机能提供足够的能量,此外还要有足够的能量用来
躲避危险(恶劣的环境和猛兽的攻击等)。
大脑活动,恰恰是非常耗能的,所以人类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思考。
改变旧认知,建立新认知,意味着大量的思考,大量的思考需要大量的能量,大量耗能会就会影响生存,所以大脑天生不喜欢思考。
大脑最喜欢稳定了,稳定意味着可以用最少的能量完成目标,凡是能减少能量消耗的行为的大脑都喜欢。
这就是习惯难以改变的原因,因为习惯是稳定的,可以减少耗能。
一个人要是承认错误,意味着需要改变自己的认知,这就要消耗能量,这是违背大脑节能的天性。
好比你(大脑)辛辛苦苦盖了一栋楼(建立的认知),结果有人告诉你,房子选址不对,地基的下方是砂层,房子随时可能倒塌,必须拆了换地方重建。
这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后面有人拿了检测报告给你,你还是不承认,说:报告也可能作假的。
在后来,你也发现房子好像有点倾斜了了,但你还是不愿承认错了,安慰自己说:只不过是个错觉罢了。
只要房子没有倒,你就永远能找理由自欺欺人,因为你心里明白:把房子推倒重建实在太TM费时费力费钱了!
其次,人不愿认错,因为他们认为:错了,没面子。
所谓“好面子”、“怕丢人”,就是在过于意他人的评价,把他人的评价作为评价自我的唯一标准。
《社会心理学》认为,我们评价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除了基因,还有我们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周围的文化。
每个的人自我评价都受以上因素的影响,不过是程度不同罢了。
一个从不认错的人,很可能是因为他自我的评价的主要标准是:成功和失败以及他人的评价。
他们的心里是这样想的:如果我承认了错误,就表示我失败了,因为失败了,所以我是一个无能的人,毫无用处的人;另外,别人对我的评价也会降低,
他们会看不起我,把我当成一个废物,这会让我觉得自己很没面子,所有这些都是我不能忍受的,所以我不能认错,错了也不能认。
而那些真正的狠人是怎样做的呢?
很少在乎他人的评价,因为他们内心的信念非常强大,坚信失败是暂时的,“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犯错不可避免,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他们的内心更强大,比起“面子”,他们更在意的是现实是怎样,如何避免再次犯错才更重要,那些所谓的“面子”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挣的。
02、不愿买单离场的是蠢人
有一个词叫“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
比如上文举的盖房子的例子,盖房子所花费的时间、金钱、精力,这些东西花了就没了,再也拿不回来了。
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有其“沉没成本”的,大到原子弹的研究,小到做一顿饭。
有时,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去做一件事情、完成一项任务、创造一个东西,在做到一半的时候,发现事情的方向搞错了,任务的几乎没有完成的可能,创造的东西可能已经落伍了,这时,很多人都没有立刻放弃,推倒重来的勇气。
因为,前期投入的沉没成本是在太大了。
例如,很多不幸的婚姻,其实双方在结婚前几年的时候已经发现彼此不合适,可那时他们已经有了孩子,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他们想着暂时忍下来,等到
孩子长达成年再离婚,可真的等到孩子长大成年了,还是没有离婚,因为他们已经为这个婚姻付出了二十多年时间,以及其他无法计算的东西。
他们心里想着:算了,一辈子都过来了,就算离婚了,将来的日子不一定比现在好。
时间越长,沉没成本就越大。
再比如,很多人在股市上被套牢,也是一开始不愿“割肉”,想再等等看股票会不会涨回来,结果越等它越跌,越跌就越不愿卖掉,因为沉没成本越来越大。
在股票市场上能赚到钱的人,他都是狠人,因为他们敢于“割肉”,越早离场损失越小,虽然也有后面涨回来的情况,但长期来看,“敢割肉”然后迅速离场,才是
最优解。
蠢人只想着,现在离场,就什么也得不得了,而且损失巨大,可他们不明白的是,事情无论对错成败,前期的投入都是收不回来的,而且在明知道错了的情况下,及时止损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蠢人们不愿离场,除了遭受的损失让他感到不快之外,他们还陷入了“只要扳回一局,就什么都回来了”的思维。
这种思维在那些“赌鬼”们身上尤为常见。
我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在打牌很少输钱。大家都知道,打牌有时要讲“风头”,“风头”不好就一直输钱,“风头”好再烂的拍也赢钱。
这些赢多输少的人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如果发现自己“风头”不好,就毫不犹豫地从牌桌上下来,绝不会耗下去,期盼“风头”会慢慢好起来。
过几天之后,他们会再来打牌,这次赶上“风头”好,结果把上次输的钱也一起赢回来了。
而那些“烂赌鬼”呢,他们明知“风头”不好的情况下,还是会一直耗下去,他们相信自己不可能把把输,心里想着:“只要扳回一局,就什么都回来了。”
他们下注的方式往往是这样的,这一盘的赌注是上一盘的两倍,赢了,把之前的输的赚回来,输了,就继续加倍下注。
这么想,好像有点道理,但他们忘了,人无法确定第几回能扳回来,可能第2把,也可能第200把,第2000把,而他们身上的钱是有限的,往往支撑不到扳回来的那一把,就把钱输光,不得不离场了。
赌鬼们也有赢钱的时候,但这次赢来的钱不足抵消之前输掉的钱,所以,长期来看,对于风险不可控的事情,要在损失进一步扩大之前,买单离场,然后静待时机,
等到时机合适时,再次上场。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