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司马光》这篇课文是我们三年级部编教材第八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这个单元训练的人文素养是培养美好品质,语文素养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简单的事。《司马光》用简短的两句话就把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讲述的清楚明了一目了然。当然这是一个人尽皆知的故事,学生也读过很多次,如果重复出现现代版的文字描述这个故事那就会让人感到无味,于是就用文言文的呈现给人一种全新的体验。由此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增强了对文言文的初步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根据注释了解课文中字词句的含义。
2.能够流利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我们从司马光身上学到了哪些品质,懂得识人交友。
教学重难点:
1.自己会翻译文本内容,读懂其意思。
2.学习司马光的优秀品质,懂得识人交友。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互相交流,导入新课
师:老师昨晚布置的作业是什么?(预习课文)你们预习了吗?(预习过了)那你们预习后有什么发现?
生:这是一篇文言文,不同于我们前面学过的课文。
师:有什么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篇幅短小,语言精炼,有注释相伴。
生:所用字词都是不同于我们现在的理解,一个字就可以表达清楚意思。
师:看来同学们预习的很认真,那从文中哪句话可以体现出司马光砸缸这件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寻找相关的语句。
二、分析内容,情感体验
生自由读课文,师点拨指导阅读文言文,找出语句,理清思路,明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生:从“光持石击瓮破之”这句点明了司马光砸缸这件事。
师: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这口缸是他家的吗?该不该砸?
生:司马光为了救掉入水缸中的孩子,他没有想这口缸是谁的,他想到的是救人要紧。
师:说的非常好,此处应该有掌声。那谁愿意给同学们示范一下司马光砸缸的过程?
生:表演时少气无力
师:这是持石击瓮吗?这么小的力气翁能砸开吗?你持的那是多大的一块石头呀?
生:自告奋勇出来表演(弯腰持石非常费力用力扔出去)
师:这个表演的形象吗?(形象)司马光当时才七岁,要搬动一颗大石头再砸向那口缸那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力量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助人为乐……
师:假如是你遇到这样的事你会这样做吗?
生:沉默
师:和他们一起玩的其他人是怎么做的?
生:众皆弃之
师: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弃什么意思?
生:其他孩子吓得都逃跑了,弃是丢弃逃跑的意思。
师:他们为什么要跑,跑的时候只顾跑吗?还会做些什么?
生:他们会边跑边喊,有人掉进缸里了,有人掉进缸里了。
师:此时阅读时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惊慌失措,害怕)那就试着读一读。
师:那老师就有疑问了,想知道这个孩子是怎么掉进缸里的?也就是故事的起因是什么?为什么其他人跑了只有司马光没跑还救了这个孩子?
生: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师:这句话什么意思,用你自己的语言来说说它的意思。
生:一群孩子在庭院中玩耍,司马光和他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一个孩子怕司马光抓住就爬上了瓮,一不留神就掉进去了。
师:这个孩子掉入水缸中与司马光有关啊!所以其他孩子吓得跑了,司马光不敢跑只好想办法来救他吗?
生:不是的,是司马光召集大家到他家院子里玩耍,玩捉迷藏游戏。这个孩子找不到其他伙伴就爬上瓮看他们藏在哪里,没想到一不留神就掉下去了!
师:哦,司马光真的跑不了了,在他家院子里发生的事他能推辞责任吗?这是不是我们现实版的“扶还是不扶”?
生:是那个男孩玩的口渴了想找点水喝就爬上了瓮,没想到够不着就把自己掉进去了。
师:这下喝饱了吧,那能是司马光的错吗?
生:这些都不是事实,其实是司马光和他们在一起玩时,一个孩子调皮捣蛋他上窜下跳爬上了瓮,刚要夸自己有多厉害时就扑通一声落入水中。司马光没有跑是因为他想到的是那个孩子的生命,他就急中生智举起身旁的一块大石头向缸砸去。
师:说的非常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机智勇敢、沉着冷静、机灵聪明……
师:假如司马光也和其他孩子慌忙逃跑,这个落水的孩子将会怎样?
生:开始拼命呼救,慢慢没人来就会被活活淹死。
师: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这个落水的孩子,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生:害怕,喊叫、在水里乱扑……
师:可恰巧司马光砸缸救出了你,你又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生:谢谢你司马光你是我的救命恩人。
生:我会永远记住你的恩情,学习你的这种美好品质,帮助更多的人。
生:谢谢你司马光没有你我将不知会是什么结果,太可怕了。
师:同学们,患难见真情,这才是真正的朋友,他在你遇到困难危险的时候舍身救你不离不弃守在你身旁,这就是我们要交往的朋友。而不是像其他孩子看到有人落水就四散逃跑,这样的人我们能把他当朋友吗?(不能)那你们有像司马光这样的朋友吗?(没有)那就只能说明你们没有用心去交往,只有真诚相待以心交心你才能获得朋友。
师:人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你们现在还小还没有离开父母的呵护,当你有一天离开父母独自一人在外学习生活时,你就要有朋友的相互帮助。朋友不是一起的玩伴,朋友不是吃喝玩乐的共享,而是你遇到困难时能坚守在你身边的人。像司马光这样的朋友我们遇到是福气,没有遇到也别灰心,只要我们以诚相待会交到自己的朋友。其实父母、老师是你们一辈子的朋友,他们把自己的爱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你们,你们也要懂得感恩回报,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师:通过学习这课你会有那些收获,把你的感受与体会写下来咱们下节课在分享。
教学反思:
今天讲完这课后我感觉这又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我把语文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告诉学生怎样做人就怎样学习。尤其是在这缺乏公德心的社会要让孩子们看清该如何交友。司马光的故事之所以流传至今还激励后人,就是为了唤起人们的良知,不要让那些“扶与不扶”类似的事情影响人们的心情。这节课孩子们讨论非常激烈,也认识到识人交友的重要性,也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