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练习,强化快乐感知(上)

今天,聆听了樊登说书中《精神问题有什么可笑》一书,感触最大的是一些关于情绪管理,正念练习的方法的介绍。起先是被这本书的标题吸引了,点开之后越听越觉得不由自主的想要点头认同,甚至边走边重复听到的一些关键词句。

每天画画,也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哦

首先,“精神问题”一度被我们误解,大家对态度也是两极化,要么赋予取笑或者调侃的意味,要么就是讳疾忌医,当做禁忌。随着在春晚上“小崔,听说你抑郁了?”这一句传开,抑郁问题才开始被大家正视和重视。我们也逐渐意识到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抑郁的人,而抑郁对身心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容小觑。

就像本书的作者,英国一位著名的女主持人和喜剧表演家。她在生活中给别人带来无尽欢乐,但是自己却陷入深深的抑郁中。作者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及时探究情精神问题发生的原因,并尝试通过正念疗法进行情绪管理,最后得以拜托抑郁的侵袭。这本书之所以可贵,就是在于书中提到的方法切实可行,以神经学,生理学研究为背景,并且提出的解决方案非常切实可行,而不单纯是药物治疗或者虚无缥缈的意志力疗法。此外,更重要的一点,书中讲到的方法对于大多数人克服抑郁的状态,对抗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也十分有效。

虽然不能妄言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但是抑郁情绪却切实侵袭过我们身边几乎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就我自身而言,身边也有两位亲人饱受抑郁症的折磨,甚至因此与世长辞。而且不光是本人遭受痛苦,对于家人来说也是莫大的负担和精神折磨。因为条件有限,在抑郁问题最开始出现时,没有得到重视,也缺乏及时的干预和有效的治疗,最终导致症状加剧,乃至惨剧发生。

没有机会和他们直接沟通,但是通过身边家人都转述,也大概了解到抑郁时的一些心理状态。就像樊登老师提到过的,幸福的反面不是痛苦,而是麻木。而就我的观察和记忆,得了抑郁症的亲人并不是一味的痛苦,不安,而是整个人像一棵枯树,面如死灰,完全失去了活力和生命力,行将就木,更严重点说,就像是行尸走肉。他们对生活完全绝望,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每天脑子里唯一想的事情就是如何快快死去,得到解脱。这和受挫时的痛苦,悲伤,不甘心不完全等同,因为在那种情况下至少还是曾经抱有希望。

对于抑郁的人说,眼前就是一片黑,不管黑夜白天,虽然整天在床上躺着,拒绝与人交流,不想有任何动作和语言,但是基本上睡不着,甚至连续十几天睡不着。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失去兴趣,没有快乐,也对痛苦麻木。而其中有一位亲人最终以强大的意志力挺过来,从抑郁中逐渐恢复,完全是因为对自己孩子深切的牵挂,担心他在自己走后失去怙蔽。当然这中间也借助了药物的力量,让他能够先至少睡着,哪怕每天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然后,慢慢开始少量的活动和交流,恢复社交,恢复社会关系,恢复作为社会人的属性。家人不能操之过急,要耐心对待,不然又有可能将之前的努力化为乌有。

没有这方面的切身体会,但是通过家人的转述,还是深切感受到抑郁症的可怕。那么,在面对情绪问题时,如何正确处理,排解和转化,是我们最该了解的,也是本书的精华所在。书中认为,人的精神认知和感官触觉一样,是可以被训练和强化的,所以要提高自己对正面情绪的敏感度,而相对降低自己负面情绪的敏感程度,避免将其影响放大。多给自己做一些正念的练习,提高自身对快乐的感知度,戳破抑郁怪兽的伪装。

比如,作者提到了,可以记录自己今天最开心的三件事情,记录下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记录自己感恩的事情,对周围人和世界抱有好奇心,等等。由于时间有限,明天再来细说哈。那就先自己尝试着记录一下今天最开心的三件事情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老家的民俗:每逢中秋节时,女主人便要在半下午开始烙馍,第一锅就是象征着全家团圆的大圆馍------尺圆左右的芝...
    邓文伟阅读 4,969评论 1 2
  • 人性与爱的10张照片,看到第一张就受不了! 世界存在了几十亿年,人类只是初来乍到。我们走着,跳着,...
    不了先生阅读 3,180评论 0 0
  • 花儿 天阴了 阳光不复存在 你是否感到一丝 微凉的失望 抬头看 入眼尽是灰蒙 南风中 轻轻摇曳 难过吗 是否想就此...
    Tbqevl阅读 1,703评论 0 5
  • 今天外面下雪了,据说今天的节气是小雪,就是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冷的意思。窗户外的风太大,把我都吵醒了,我打了个哈欠,...
    绒欢阅读 3,613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