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对于如今城市里的孩子是陌生的,而对于从乡野走出来的孩子来说,那是一个浸染着浓得化不开的血脉的摇篮,是一个拥有无数温暖的怀抱,给予我们无忧无虑成长的空间,那方水土留下了最为美好憧憬远方的记忆。乡村,也是梦想启航的地方,那里承载了心怀远方的冲动,饱含着思念与日俱增的家园。
源于故乡还有爷爷奶奶等老一辈人的血脉牵挂,逢年过节还会再次回到最初出发的故乡,每每随处在山村里的记忆里走走,那些曾经儿时捉迷藏的阁楼、牛廊、屋角等处,要么已经破败不堪,要么改造后不见踪影,昔日热闹的地方人去楼空,荒草丛生,苔痕密布,蛛网环绕,没落破败,了无生气。再亲近爷爷奶奶,在他们脸上留下了无限沧桑的岁月铭刻印记,才发现他们与故乡已失去了往日的容颜,变得越来越苍老,甚至是有了隔离般的代沟陌生感。
随着时光的流转,如今再次扑进故乡的怀抱时,感觉就是一个转身,心中至亲至爱的爷爷奶奶,却不知不觉悄然远走了4到5年时间,那挂在老屋落满灰尘的墙上的照片,已经成为后辈子孙唯一能怀念追思看到的音容,昔日浸染老辈人疼爱的画面却永远珍藏于自己的记忆深处。
对于故乡最深的记忆,是村外山前的那两株近千年的古树。儿时,我们进山放牛、砍柴都要必经此处。两株古树犹如两把大伞,撑开浓密的树枝,遮天蔽日,又像一道大门,隔离着田间与山林。一条乱石丛生的小道,十分狭窄,听老辈人说古树下发生过诸多鬼怪神秘的故事,每次经过都是小心翼翼,不敢高声语,始终忘不了风催动树梢时,内心的那种恐惧心理。后来几次路过,古树被雷电劈断,也还在坚强地挺立山口。如今因修了普济寺,古树最终没能存活下来,原本狭窄的山口被改造成了一座牌坊。进入山口的那口池塘,曾经留下了儿时夏日里爷爷带着我去摸螺蛳的美好记忆,如今被填埋修建成了几座庙堂。那个曾经连接我故乡的记忆与真实的纽带,如今已是物是人非。每次经过这个庄严肃穆的大牌楼,我都会一个人静静地在这里驻足,追思怀念儿时遗落的斑驳印记。
常常念起,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屋一邻,村前村后,那些生活过的每一个角角落落。在故乡,度过了我人生中的童年时光。这段鸿蒙初开的人生片段,早已深深的铭刻在的心里,抹不去,除不掉。
带着儿时留存的记忆,感觉村里越来越安静,安静得很少能听到公鸡站在墙头上引吭高歌的“喔喔”声和母鸡涨红脸下蛋时的“咯咯哒哒”声,安静得听不到孩子们互相间嬉戏玩耍的吵闹声,也听不到父母教训孩子的呵斥声。昔日人气鼎盛喧嚣的村庄,如今仅剩下三五成群的老人在静静聊天、晒太阳、安详微笑。就连村里的大黄狗也常常安静地趴在地上,眯缝着眼睛。寂静的夜晚,再也听不到母亲们在炊烟下拖着长长嗓音此起彼伏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
原来儿时的山村也越来越空旷了。由于城市的吸引,村庄的落后,打工潮兴起,外出创业的诱惑燃起了很多年轻人那颗火热而躁动的心。村里大批的中青年不断涌进了城市的各个角落,在那里挥洒着汗水,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打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特别是近些年,由于劳动力需求的增加,职业的多元化,一些年轻人在城市更是如鱼得水,在城市买房,买车,安家,甚至把孩子也接去读书接受着更好的教育,等等这些因素的累积,村里人的外出流动,使原来居住的老屋也变得越来越空荡,空闲下来的老屋越来越多,加上靠近路边建房者众多,原来居住的老屋成为了遗弃地,失去了原本的烟火味。很多年久失修的老屋,在风雨的侵蚀下,或倒塌,被茂盛的青藤和野草环绕着侵占了,碧绿的藤蔓密密麻麻,蜿蜒盘旋,甚至爬上了高高的墙头,不仅彰显着生命的活力,而且也无声诉说着荒凉凄迷的衰落。间或还有几个空巢老人,佝偻着背,拖着年老的身躯,在老屋里残喘度日,盼着儿孙归期。间或能看到躺在老屋角落里的一些农具,已经落满了岁月的尘土,无声地述说着自己曾经的辉煌……曾经多么热闹的老屋啊,如今已是人去楼空,物是人非。
我站在村口不停地寻觅。小时候,那一个个蹲在地上,沉默不语,供我们看星星月亮、捉迷藏,给我们带来无数欢声笑语的稻草垛再也不见踪影。那个每年夏天蛙声四起,田间流水潺潺,吸引无数孩子去游泳的几口清清小塘,如今早已干涸。曾经在村外小路上,赶着牛群,手拿小人书的青涩少年也不再向我走来……
前几年每次回到村里,内心深处还总会隐隐怀有一份欣喜,喜欢东边邻居看看,西边邻居转转,即使明明知道那些曾经陪伴我,看着我长大的亲邻们已经不在了,即使老屋已经空空如也,杂草丛生,我也喜欢透过那一扇扇紧闭的斑驳大门,张望那些熟悉的老屋,去寻找旧日的时光,找寻往日的记忆,甚至幻想着能看到那曾经多么熟悉的音容笑貌,幻想着从屋子里走出来那熟悉的亲切身影,为我打开那两扇紧锁的门,迎我进去……
有人说:无论离开多久,亲人在,故乡就在,从前的一切皆在,人生尚有来路。若亲人不在,老屋分崩离析,则故乡只能收藏在记忆,人生只剩归途。没有亲人常驻的故乡,于我是几分亲近,亦伴着几分疏离。爷爷奶奶在世的时候,曾经无数次的想回故乡,其实想的是爷爷奶奶和老屋,那是生养我的地方。每次即将投身故乡怀抱时,内心里总是兴奋愉悦的。每次回去总要带上一些爷爷奶奶喜欢吃的,有时给抽了一辈子烟的爷爷带几包零散的好烟。看到爷爷奶奶满脸慈祥的笑容,那一刻,我的内心是幸福满身。陪着爷爷一同抽烟,聊聊家常,询问身体如何如何,需要什么,想吃什等等的琐碎小事,内心里的牵挂依旧萦绕于心,那份对于亲人依恋有个归处。
再回到故乡,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和感伤。这里不再有爷爷奶奶在世时的那般亲切,而是多了几分陌生和疏离,甚至还有些胆怯。曾几何时,清晨故乡的鸡鸣狗吠充满着生机;曾几何时,夕阳下故乡的炊烟缓缓升腾久久不绝。但现在,故乡仿佛正在慢慢老去。老年人带着希望的种子在家坚守,而年轻人则为更美好的明天远行,做了他乡的游客。不见了儿时小伙伴们的身影,不见了过年时的烟花争鸣热闹的场景……故乡老了,却又后继无人。同样老去的,有贫穷和落后,也有美德和浪漫。
当文明如滔滔大河流过的时候,大浪淘沙,淹没了故乡的所有。当一座座老屋掩埋在地底或是被一栋栋新房取代,老屋的记忆无声退场了。再回首去捡,已成岁月的风霜。
乡村宁静,没有城市的喧哗;乡村纯朴,不用华丽的装扮。村庄是一种文化,是古老而又长青的文化,如一坛老酒,愈久愈清新醇厚。古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辛弃疾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今天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莫言的《红高粱》尽人皆知,还有农民作家贾平凹……淳朴的民风、民情,毫不雕饰的景色,勤劳、善良而又朴实的农人。这种文化浸润了多少人的心灵,滋养了多少人的灵魂。
村庄是每一位游子灵魂的栖息地。它尽管破旧,尽管落后,可在远行游子的心里,它就像一双温暖的大手抚慰了多少思乡人的澎湃的心海。它像一枚小小的邮票,像一张窄窄的船票,像一方矮矮的坟墓,像一弯浅浅的海峡承载着诗人余光中那满满的思乡情怀。
村庄曾是多少人拼尽全力想要逃离的地方,曾有多少人期盼着离它远一点,再远一点……如今,又有多少人想靠近它,追随它,可它却渐渐地越走越远……甚至我们再也寻不着她。此时的我感觉自己越来越矛盾,我一边感叹于社会的发展,现代文明的进步,同时又为逐渐消逝的村庄而伤怀!现代文明正在一点点蚕食古老的村庄文化。我无数次地思索,无数次在心底呐喊,怎样才能留住村庄?我幻想,村庄能像北京胡同、江南小镇一样作为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我幻想,能发现陶渊明那样的一片世外空地,把村庄整个搬走,让位给迅速发展,势不可挡的现代文明。
我该如何留住你,渐行渐远的村庄?故乡,是我心心念念的地方,似曾相识,但已回不到最初。越来越感知,世间没有恒久的东西。
人生的旅程,就是不断的告别。告别从前,告别亲人,告别故土,告别渐行渐远的一切..... 而能做的,就只剩下为老去的故乡悲哀、为死去故乡的守灵、为重生的故乡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