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乡村,虽然不是鱼米之乡,但是依然生态环境较好,水很充盈,沟沟渠渠都是满的,适合鱼儿们生存。村子四面环水,只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若干个堤坝或者小桥把村子与外界连接起来。夏天时,河中开满荷花,一擎擎的荷叶绿的冒油似的,一眼望去,沿着河水蔓延开来,就像一道绿色的带子,把不大的村庄围绕地实实在在。
农村孩子野,看到水中游来游去的鱼,一群一群的,不时露出青黑色的脊背,心里着实发痒,恨不得立刻抓上来。抓鱼的方式有很多,有闲情雅致的一般选择垂钓,贪心的就选择渔网,撒网、粘网或者拉网一类的。鱼叉很少用,毕竟这不仅显得粗暴,而且是一个技术活,没有多少人能够熟练掌握。
春夏之交是钓鱼的好时节。放学的傍晚或者周末,村中心的大池塘围了一圈的大人小孩,有的坐在自己带的板凳上,有的坐在倒在水中的树上,也有的随便找块砖头垫在屁股底下直接临水而坐的。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吊具可以做的那么精美和轻便。农村穷,没有钱去买吊具,于是就自己动手做。挑选一个细且长的竹竿,到店里买钓线和钓钩,再安装上浮漂,就可以直接下水垂钓了。当然,这么做还是要花一点钱的。
对于没有一分钱零花钱的小孩子,想要钓鱼,就得自己想办法了。有时候甚至找不到竹竿,毕竟淮河中上游地区不适宜竹子生长。我们只好找一个细长的柳条或者荆条一类的,从母亲的簸箕里偷偷扯出她的针线,线直接系在木杆的一端,把缝衣针在煤油灯上烧红了,找个地方掰成鱼钩状。这样钩和线都已经具备,缺的就是鱼漂了。人有时候创造力是无穷的。自行车的气门芯用的带有弹性的气管,可以截取一小段,用来在线上固定鹅毛做的鱼漂。就这样,一整套的“钓具”算是准备好了。挑一个带有树荫的去处,戴上一顶草帽,就可以站或者坐着等着鱼儿上钩了。
淮河流域天气反复无常,风调雨顺的年景很少,不是秋水暴溢就是干旱。秋水暴溢的年景,也是抓鱼的狂欢时节。有志于此的人家,早就准备好了大网,半夜就爬起来,打着手电筒,寻找一处小桥的桥洞或者流水湍急之处,把渔网布置在那里,每过半个小时,就把渔网拉起来看看是否有鱼入网。有时候收获很丰,鲢鱼、鲫鱼、鲤鱼、黑鱼、草鱼等,过不了多久,就可以收获满满的一大袋子。如果遇上干旱的年景,也挡不住对活蹦乱跳的鱼儿的诱惑,干脆就来个“涸泽而渔”。在流水较小的河段,两头用泥土垒成堤坝,把中间的一段就这样围了起来,然后就几个人一起干,一桶一瓢地把水舀干了。快要见底时,只看见惊慌失措地鱼儿到处乱窜,有的一跃而起,有的箭一般地往水草堆里钻,热闹地就像充满扭动身躯的舞厅。放下水盆,就开始收获了,大的就紧紧抱住了,有时候摔倒了,满嘴都是泥,小的就一个个捡起来,满满一桶或者一碰的鱼,小伙伴们欢呼着就抬回家去了。
村子里有公共的鱼塘,这里公共的意思是指大家都可以利用,主要是养鱼。春暖花开的季节,村长就开始盘算着下鱼苗了。估摸着需要买多少尾的鱼苗,都下些什么种类的鱼,需要多少钱,村子里又有多少口人,然后均分好之后,就挨家挨户上门收钱了。大部分人家都爽快地掏钱,然后期盼着逮鱼的时节给全家人改善改善生活。也有个别生活特别拮据,或者另有想法的人家,不愿意凑这个份子,那也只好作罢。农村的事,以自愿居多。
卖鱼苗的骑着自行车来了,自行车后架上,两边分别绑着两个刷了桐油漆的棕色的木桶,上面盖着一块浸透了水的纱布,里面装满了鱼苗,村长找几个人一起帮忙或者见证,就一瓢一瓢地舀起鱼苗,数清楚之后倒进池塘里。以鲢鱼居多,因为鲢鱼长得快,不容易生病。唯一的担心就是有人偷鱼。半夜起来,往池塘里撂上几撒网,偷一些鱼就回家了。对于这样的事情,也是没办法,农村也没有报警这一说。纸里包不住火,其实谁偷鱼了,很快就有人知道,无论偷来的鱼是自己吃,还是弄到集市上去卖,总会有人看到的。大家就用眼神在道德上谴责,偷鱼人也都灰溜溜的,以德治村的努力下,池塘里大部分的鱼是能保住的。
捕鱼的时节一般是在八月十五前后。选择这个时候,一是因为八月十五是农村重要的节日,要去看望舅舅姑妈等长辈,媳妇呢,也要回娘家送月饼,送礼物。去的时候带上几条鱼,省着钱了不说,也显得很有面子。第二呢,是因为这个时候水还不是很凉,农村人身体硬朗,穿着大裤衩子在水里待上一阵子,不会觉得很冷。
全村人几乎都出动了,男人负责捕鱼,女人和小孩负责在岸上捡拾水里男人扔上来的鱼。一张十几米宽的大网,高度则可以直垂塘底,两边绑在两根又粗又长的竹竿上。从池塘的一端入水之后,几个精壮的汉子就这样或拉或推往前走。其他人则分别站在网两侧的水中,把鱼尽量往中间和前面赶。如果有人喊“有鱼啦有鱼啦”,则几个人立即把网提起来,捡起网兜里的鱼纷纷往岸上仍,早已候在岸边的小孩和妇女,哇哇大叫着去往布袋里装,然后送到池塘边上的一处水井边。
分鱼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家家户户都带来了装鱼的工具,柳条筐、竹编篓,或者干脆就是尼龙袋子。在水井边空阔的场地上,活蹦乱踢的鱼堆在中间,大家围成一圈,有说有笑,见证着村子指挥着男人分鱼。有的不时的指点这堆少了一点,那个鱼个头太大。全村多少户人家,村长是知道的,他指挥着年轻力壮的汉子们,把鱼总体都称重了,然后分成一堆一堆的,比如一家两条大的配一条小的。也许不是那么精准,但是至少表面上看来,是公平的。左邻右舍,低头不见抬头见,遇到实在分不均的,有的人家高风亮节,会主动选择少一点的,其实呢,少也少不到哪里去。乡风淳朴,为了分不均鱼闹得脸红脖子粗的情况,还没有发生过。
分了鱼回家,留出用来孝敬亲戚长辈的,其余的就自己家吃了。小孩子早就眼馋得不得了,毕竟一年到头,吃肉的机会都很少。中原地区不像海边,鱼的种类多,吃法也多,清蒸、煲汤或者红烧,还有的干脆就是生吃了。淮河流域的人家,大多是把鱼去了鳞,开膛破肚洗干净之后,剁成一块一块的雪花也白的肉块,加入作料,拌入面粉,直接在油锅里炸,炸至金黄的时候,用篦子捞出来,稍微控一下油,就可以直接吃了。其余的,就收起来,留着慢慢吃。
吃鱼的时节,家家户户的小孩子捧着碗,碗里盛着刚炸好出锅的鱼,一边串门玩耍,一边吃,互相比较着谁家的好看,小孩子吃的满嘴流油,欢天喜地,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是童年时期,乡村生活中最为快乐的时光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