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巷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安徽桐城著名的“六尺巷”流传着世人皆知的邻里相敬,礼让和谐的佳话。这让我不免想到五爷爷家旁边那个三尺短巷,巷道宽三尺,仅容一人通过,长不过二十米,是旧时二跨院里院到屋后墙的长度,这条短巷已经历时好多年,巷道两边的新房子日新月异,但巷道的宽度却从没变过。

小时候,巷道是我们玩耍的主阵地,小伙伴们经常像蜈蚣一样排成一排,从巷子的这头跑到那头,来来回回,不曾有厌烦的时候,也不知道那个时候跑来跑去有什么乐趣,午睡的大人们总能在睡梦中透过墙壁听到巷道张牙舞爪的声音,但从来都没有人去呵斥过我们,而印象中,巷道的热闹程度与家庭的和谐开始有了关系是在五叔成家后的那些年。

五爷爷家的院子里面住着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是我三叔,一个是我五叔,记得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讲谁家娶上媳妇,不安宁的日子就来了。巷子不安宁的日子多起来,是在五叔娶上五婶的第二年。五婶嫁过来的第二年就生下来一个儿子,以前只要有了儿子,就有了底气,所以,五婶开始嚷嚷着要分家,而且还要院子里最好的两间房,五爷爷是舍不得的,但是五奶奶去世的早,爷爷性子比较善,三叔和五叔是兄弟,也不愿意去搞坏兄弟情分,所以出头的就是三婶,妯娌之间经常因为这件事闹的不可开交。我们在巷子里玩耍的正高兴的时候,如果刚好碰上院子里吵架,五婶就会把气撒到我们身上,出来朝巷子里吼一声“一边儿玩去,吵死了”,我们会立刻做鸟兽状四散而去,但隔天过后,巷子就又会热闹起来。后来,五婶的孩子也加入了我们,五婶迁怒于我们的时候也就逐渐变少了,后来,五爷爷在外面给五婶家申请上了宅基地,五婶搬出院子后,巷子才又恢复到持续的旺盛期。

再后来,我们都长大,巷子的热闹声越来越少,院子也迎来了第一次翻新,当时三叔说巷子宽不宽窄不窄的,准备修房子的时候把它也规划进去,五爷爷知道三叔的计划后,当时就发火了:虽然这个巷子不属于邻居的占地,但也不属于咱们,而且这么多年,很多人都习惯了从这里经过,尤其是一些腿脚不灵便的老人,要是堵了,你让他们走多少冤枉路。三叔第一次见爷爷发火,也就没敢把巷子给堵了,让我诧异的是,五爷爷去世后,院子后来还重修过一回,三叔却没有提过占用巷子的话,这应该也算是三叔尽孝的一种方式吧。

如今,每年过年,我们这一大家子兄弟姐妹相伴去各家拜年的时候,走到巷子中间,都会说一句:幸好,这个巷子还在,这里可是我们童年共有的最珍贵的记忆,然后七嘴八舌开始热闹起来,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童稚的年代。

现在的我,总在一个人的时候想起以前,因为在回望中,才能找到最单纯和真挚的情感,在我们刚起步的时候,行囊里面装满了最纯粹的东西,那些都是父母、老师所希望的,后来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欲望,开始扛不动身上的行囊,大部分人开始清理以前的纯粹,清理之后,身体轻了,心却重了。这些年,总有人会向我说起,小时候真好,无忧无虑,没那么多的无可奈何,可却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那个院子,回不去那个三尺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楔子 阿斋是被他娘捡回来的。 那是隆冬腊月初八,雪片又密又急,从苍穹到地皮,冷冬如编织着一块快厚实的白布。阿斋...
    李古阅读 10,322评论 1 4
  • 能一起玩的朋友,能在一起喝酒的朋友,能一起打球的朋友,能一起看电影的朋友…
    墙角的野花阅读 412评论 0 0
  • 那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我走出家门,去采桑叶。那是一片低洼潮湿的土地,长满了成片的桑树,树底开着不知名的野花,丛...
    被封号了莫名其妙阅读 877评论 0 0
  • 漂洋过海去看你 轮轴滑翔落地 那一抹异国风情 阿姐 你还好妈? 记忆中的那个少女 婴儿肥的圆脸 还有那齐肩的短发 ...
    木水爰阅读 1,19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