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侄女的简笔画,想起自己也在侄女这么大的时候(5岁多),非常喜欢画画,爸爸就给我买了一本简笔画的书,让我照着画,至今都还记得那本书是黄色封面的,很厚一本,里面花鸟鱼虫人物风景都有。而后再长大了一些,应该是读一年级的时候,爸爸又带我去报了绘画班,那个时候家里供我和哥哥上学的学费都不算富裕了,但是爸爸还是给我报了类似现在兴趣班一样的绘画班。
自己最后学会画了什么已经不记得了,但是总还是记得这件事,也许现在对色彩的敏感是源于那个时候吧。
以前听爸爸聊起自己的童年,说他只有小学毕业学历,那个时候叫高小,后来就挑着扁担跟着他的哥哥也就是我的伯伯去务农了,算下年级也就是十三四岁的样子吧。爸爸那辈人,尤其还是出身农村的他们,想得到正常的教育是很难的。后来觉得爸爸即便在厂里拿到了高级技师的证书,也没能给自己谋到个一官半职,也是大多因为学历太低的问题。所以,家里对我和哥哥的教育都是很舍得投入的。
这样想来,爸爸从他自小长大的山沟里因为大厂招工的机会来到了县城里,而我和哥哥因为考读大学的机会,从小县城又到了北京、上海,现在留在了城市里工作,而小侄女现在小小年纪,因着兴趣班的学习,已经能口音标准得跟读英文句子了,她的未来也会比我们的更大更广阔,一辈辈这样的向外走出来,是因为自己的努力,也是因为大环境大时代的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