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炎炎夏日,择一清凉雅致场所,与一群热爱文字的书友们共读一本好书《一个人的朝圣》不失为最美的享受。
2019年8月11日,聚龙读书会第28期在游心会所举行。感谢书友细真美女的支持与插花艺术的分享,让我们从花的语言里读到了美,智慧与情趣。每一种艺术需要耐心与静心,方能表达自己真正所想,这都缘自一个人的内心。而《一个人的朝圣》里朝圣的力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个人的朝圣》入围2012年布克文学奖,2013年欧洲头号畅销小说,被《纽约时报》等各大媒体高评价推荐。它是讲述1个人,87天,627英里,有关爱的回归,自我发现,日常生活的信念以及万物之美。哈罗德,弗莱,六十岁,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有开。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直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从他脚步迈开和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隧道和另一场旅行。
最早这本书吸引我的是它的书名,因为我曾经看过一著名女诗人班琳丽的同名诗歌。读这本书需要足够的毅力与坚持。我读书的速度很慢,而这本书的故事描写并没有跌宕起伏,它充满许多心理描写,这些极为细腻动人,每每读到它们,我总细细品味,反复琢磨他那时的心情。看着他从家一路坚持成功走到贝里克,看到更多的是他改变了自己,救赎了他的家庭,也拯救了莫琳二十年沉默的心。通过他救赎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生活哲学。书里人物传递给我们的感动,温暖都是震撼的。这本书涉及原生家庭,友情,爱情,孤独,信仰,以及灵魂的成长各方面,也可以说是关于坚持,毅力,勇敢,真实,信任,理解与鼓励的人生旅途。
人生很长也很短,我们要敢于去尝试,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想爱的人,喜欢最适合你的事物。
我想到了一首诗《极地之境》:
现在我在故乡已呆一月
朋友们陆续而来
陆续而去。他们安逸
自足,从未有过
我当年的悲哀。那时我年轻
青春激荡,梦想在别处
生活也在别处
现在我还乡,怀揣
人类共知的财富
和辛酸。我对朋友们说
你看你看,一个
出走异乡的人到达过
极地,摸到过太阳也被
它的光芒刺痛
正如诗歌里的主人,她为了自己的梦想即使经历辛酸,但收获更多是那追寻的过程,即使在年老之时回想,也是美丽的回忆。
期间,书友们的分享精彩纷呈:
细真觉得这是让她能反复看的一本好书。读完此书原本循规蹈矩的自己出发云南徒步之旅,回来后从辞职到创业,完成自我蜕变。她认为每件事力求做到极致,有时要有断舍离的精神。谈到与孩子相处,她说父母的支持与爱很重要。哈罗德性格的形成就是与他的原生家庭有密切关系。
华章分享了他认为的促使哈罗德出发的动力是爱情。他从哈罗德与奎妮的共事,相知到分离一一分析,觉得哈罗德通过这行为抚平自己多年内心对奎妮的愧疚之情,使自己晚年无憾。
雪珍说人内心深处不断在改变,很多时候是周围一些事物的触动。她说带孩子参加读书会,不仅学到书上的东西,更多是书外的,比如学习插花艺术,就是用花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
玫红围绕一个中心词“不评判”展开自己的读书心得。她说哈罗德最初出发的动机并不明朗。到了马蒂娜这里才算坚定与明确。他一路走来,听到看到许多人与事,他都不进行任何评判,他觉得每个人内心都有不一样的世界。我们一日日过着,久了,人生仿佛就是那样平淡无奇。有时,不妨让自己也有这样一个朝圣的机会。
其他几位书友谈及更多的字眼是原生家庭,放下与自我觉察。他们说这本书写的其实是一群人的朝圣。朝圣的力量源自一个人的内心。人的个人信念固然重要,但也需要你敞开心扉,让周围的人帮你达成。要从人的常态中寻找一个突破的点。如刚才的插花,那鲜花容易枯萎,美就在一瞬间,平常我们会大多舍不得这样做。如何在美的意境与现实之间寻求最佳方式,这也是一个断舍离的过程。原生家庭我们无从选择,唯一能做的是不断反思,放下痴念,方能重获新生。
我们每个人读书,即使读的是同一本书,感悟都不尽相同,因为我们不知不觉带入自己生活的经验,这也是读书分享的意义。
再次感谢细真美女和翔鹏的精心组织,除了精神的洗礼还有美食的款待!
让我们期待下一期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