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知识”,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作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也就是说,所谓“知识”,最终只不过是一些信息。
“信息”若要称为“知识”,需要具备两个条件,而绝大多数的信息会被就此剔除。
所谓“选择”,无非是添加必要条件——它们背后的机理是完全相同、相通的。
因为,绝大多数的“信息”算不上是“知识”。(知识的三个维度:正确、有用、长期)
是否正确,正确的下一步是否有用,有用的下一步是否长期有用?
如果是错误和没用的知识,直接就删除了!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能否指导我们作出更好的决策”简化为“是否有用”,这么说也许更为简单明了。
定义清晰会使我们有不一样的选择和行动。(纠结的原因,定义不清晰就是很大的一个原因;选择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可以想想,是不是对自己有用?是不是长期有用?)
分享看过的好电影:虽然是娱乐内容,但是按照上面得定义出发,这就是知识,实实在在的知识:
1、它肯定会影响观影者的决策 (
2、从长期来看,它肯定会给观影者带来更好的结果——起码品味与品位都提高了。品味与品位,和耐心一样,都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若品味与品位都提高了,那么将来的输入质量只会越来越高。(从这个角度出发,接触更多喜欢学习,阳光积极,上进,正能量的人,肯定能给自己带来更好的结果)
于是,分辨知识就很容易了,无非是问自己两个问题:
1、知道这些之后,我的哪些决策会随之改变?(交朋友,吸收的知识,自己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2、从长期来看,这些东西可能为我带来哪些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好处?(互相会变得更加优秀,一起成长)
很多人在思考知识价值的时候,只考虑“有用”与“没用”,却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维度:“短期”与“长期”。
很多人都属于概念不清晰,比如:“上学”,“读书”和“学习”之间的差别!
绝大多数人在判断知识有用与否得时候,希望那信息马上有用,立竿见影,希望在了解新东西的时候瞬间就能脱胎换骨。于是,他们相当于主动剔除了很多“短期没用”,但绝对“长期有用”的知识。
及时满足那两个条件(有用,长期)的可以称为“知识”的信息,也有不同的能量和价值。
有繁衍能力的知识。(通用知识,无论在哪里都能用得上的知识)
有些知识能繁衍出更多的知识,于是,它们显然更高级,也更有价值。(拥有同样的学习能力,还能够迁移运用,显然也是更加高级)
比如:
逻辑学:它可以用来判断某个知识是否站得住脚,也可以用来预知一些结论。
概率论:它与逻辑学结合在一起,就能作出相对更为接近事实的预测。
语言:英语:掌握它显然能让自己接粗更多的知识。
碎片化:
被碎片化的只是时间,而不是别的。
碎片化的信息无法直接构成知识,知识是有体系的。时间虽然可以被碎片化,但是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依然是长期、持续、连贯的,否则也不可能产生进步。
真正擅长学习的人,都擅长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长期、持续、连贯的学习。
(比如:,記者、攝影師、企業家、工程師、物理學家,他們的名字分別是克拉克·肯特、彼得·帕克、布魯斯·韋恩、東尼·史塔克、布魯斯·班納,而他們真實的身分是超人、蜘蛛人、蝙蝠俠、鋼鐵人、綠巨人。這些人的英雄印象深植我們的心中,但重點是,他們偉大的事業都是從下班後開始!)
体系化的知识是更高级的知识。至于碎片化,则和知识完全没有关系。
在知识的海洋里,最佳策略是“漫游”。
我好像从一开始就没操心过“学它有什么用”,不仅如此,我好像从一开始就觉得学习本身很有趣,于是,我无论学什么都觉得很有趣,甚至,在学不会,学不好的时候,我依然觉得学习很有趣!
也许在其他领域不是个好策略,但在知识面前,这绝对是个好策略,因为会越来越频繁地产生这种幸福感:
真没想到,我学过的那个东西在这样的地方用得上。其实一点都不意外,而完全是必然。
我学很多东西的理由:谁知道它在什么时候会有什么用处呢?
所谓“融会贯通”,无非就是两个貌似原本不可能产生联系的节点之间产生了“意外的联系”,然后竟然发现那个联系足够重要,足够有用,甚至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
融会贯通的前提是什么呢?可产生联系的节点数量足够多。
只有博学的人才有融会贯通的能力(甚至机会)。
于是,在学习的时候,“莫问前程,但行好事”是最优策略,因为肯定会有一个天然的回报:融会贯通。而且,一旦融会贯通的效果出现了,就说明另外一件天大的好事同时出现了:体系化自动形成。
所谓“融会贯通”,本质上就是在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建立“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得过程。
很多人不知道“自信”这个概念应该如何与另外一个概念关联起来:
一个人所要自信的对象,应该是未来的自己,而不是现在的自己,更不是过去的自己。
主动增加连接:主动增加连接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经常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
这个概念,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和我有什么关系)
串联、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