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知识”,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也就是说,所谓“知识”,最终不过是一些信息。
所谓“选择”,无非是添加条件。(必要的条件)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能否指导我们作出更好的决策”,简化为“是否有用”,这么说也许更为简单明了。
定义清晰会使我们有不一样的选择和行动。
例如,大咖分享看过的好电影:
1、它肯定会影响读者的决策——大多数读者真的会看,看完之后真的会很爽,因为他只推荐真的认为是极好的电影。
2、从长期来看,它肯定会给读者带来更好的结果——起码品味与品位都提高了。品味与品位,和耐心一样,都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若品味与品位都提高了,那么将来的输入质量只会越来越高。
问:
1、知道这些之后,我的哪些决策会随之改变?
2、从长期来看,这些东西可能为我带来哪些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好处?
“诶,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儿,早知道就多读一点书了....”他们之所以把这样的话讲给自己的孩子听,显然是出于真诚的劝说,但他们却没有任何能让自己的孩子明白这些话的含义(有些事只能体验中获得)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他们在思考知识价值的时候,只考虑“有用”与“没用”,却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维度:“短期”与“长期”。
绝大多数人在判断知识有用与否的时候,希望那信息马上有用,立竿见影,希望在了解新东西的时候瞬间就能脱胎换骨。于是,他们相当于主动剔除了很多“短期没用”但绝对“长期有用”的知识。(赚钱和成长,注意力和金钱)
有繁衍能力的知识。
有些知识能繁衍出更多的知识,于是,它们显然更高级,也更有价值。比如:逻辑学,概率论,英语,编程。(无论在哪里都用得上的知识)
事实上,被碎片化的只是时间,而不是别的。
碎片化的信息无法直接构成知识。知识是有体系的。
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依然是长期、持续、连贯的,否则也不可能产生进步。
真正擅长学习的人,都擅长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长期、持续、连贯的学习。
体系化的知识是更高级的知识。至于碎片化,则和知识完全没有关系。
我好像从一开始就没操心过“学他有什么用”,不仅如此,我好像从一开始就觉得学习本身很有趣。于是,我无论学什么都觉得很有器,甚至,在学不会,学不好的时候,我依然觉得学习很有趣!
真没想到,我学过的那个东西在这样的地方用得上!(这种幸福感其实一点都不意外,而完全是必然。)
学很多东西的理由是:谁知道它在什么时候会有什么用处呢?很多人在面对这个理由的时候,做出的选择是截然相反的——“除非你确切地告诉我它在什么时候有多么明确的用处,我才会去学!”(自己就掉进过这个坑里,只是因为自己的维度太低,理解不了一些真的有用的知识,听不进去,也不会用心去做,比如:我以前老师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正我就是听不进去。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融会贯通”究竟是什么呢?从本质上看,所谓“融会贯通”,无非就是两个貌似原本不可能产生联系的节点之间产生了“意外的联系”,然后竟然发现那个联系足够重要,足够有用,甚至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
融会贯通的前提是什么?很简单:可产生联系的节点数量足够多。
只有博学的人才有融会贯通的能力。
所谓“融会贯通”,本质上就是在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建立“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的过程。
很多人不知道”自信“这个概念应该如何与另外一个概念关联起来:一个人所要自信的对象,应该是未来的自己,而不是现在的自己,更不是过去的自己。然而,绝大多数人最想要的是”对现在的自己自信“。
除了增加节点数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主动增加连接。(即,这个概念,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