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洪流,铸和平之盾
“81192收到请回答,甲板已清空,请立即返航。”
——题记
作者:程训奎
坐在电视机前,当“战旗方队”出现时,屏幕里的老兵颤巍巍的站起身,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这个保持了几十年的动作,使我突然明白了,今天的一切从何而来。
他热泪盈眶,复杂的眼神,是一场跨越了百年的对话……
1949年10月1日,亲切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开国大典上,我们举行了第一场大阅兵。骡马拖着简陋的山炮缓缓前行,缴获自不同国家的“万国牌”步枪参差不齐,几辆美制坦克和日制汽车已是我们能拿出的最好装备。观礼台上,几个外国武官交头接耳,指着我们的装备窃窃私语。一个高鼻梁的西方记者轻蔑地挑眉,对同伴说:“看看这些拼凑起来的装备,简直像个移动的万国博物馆。”另一个穿着考究西装的外交官则毫不掩饰地笑了,用蹩脚的中文对身边人说:“这就是你们的新中国?连像样的武器都造不出来吗?”那些刺耳的话语,如同冰冷的针,刺穿了那个秋日的喜庆。
那时我们的17架飞机远远支撑不起建国的排面,周总理只得命令来回飞两次,这一刻的艰难,深深的刻在了民族的记忆里。
1993年7月,中国商船银河号在公海遭到了美国军舰的无理阻拦,他们切断了GPS导航系统,我们就像没了眼睛的瞎子,最后只得在第三国的见证下让他们登船检查,外交官愤恨不平,但也只得重复:“太憋屈了。”因为我们还需要时间,不得不继续接受耻辱……
2001年4月1日,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这一天。美国EP-3电子侦察机悍然侵入我国南海领空,81192号战机的驾驶员王伟奉命升空拦截。在蔚蓝的苍穹之上,王伟驾驶着那架老旧的歼-8II战机,以无畏的姿态逼近庞然大物般的敌机。他一次次地用娴熟的动作示意对方离开,美机却突然野蛮转向,巨大的螺旋桨瞬间削断了歼-8II的尾翼。
战机顿时失去平衡,像一只折翼的雄鹰般在空中剧烈翻滚。王伟竭力操控着剧烈震颤的操作杆,机舱内警报声凄厉地嘶鸣。在最后的时刻,他用冷静而坚定的声音报告:“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透过舷窗,他看见碧蓝的海面正在急速逼近,那浩瀚的南海如同展开的巨幅蓝色绸缎,却即将成为他最后的归宿。战机最终如同一道银色的闪电,一头扎进万顷碧波之中,激起冲天的浪花,随后又迅速被海浪吞没,只在海面上留下一圈逐渐扩大的油污和零星漂浮的碎片。这片他誓死守护的海域,最终温柔而又残酷地接纳了她的忠诚卫士。“请你们继续前进。”这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随着电波消散在南海的风浪声中,成为一个民族永恒的痛,也化作了激励后人奋勇前行的号角。
耻辱已经刻下,我们将继续前进,是的,如今我们的军队是钢铁洪流,东方的巨龙渐渐苏醒,18次大阅兵,留给我们的是进步,和平与骄傲。
抗日的烈士,你们知道吗?你们所守护的万家灯火,已然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可以背起书包,快乐的上学去;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你们知道吗?现在的无人作战机,只需几十辆就能摧毁一个师的兵力,再也不用你们用血肉之躯去炸毁敌方的坦克了;周总理,您知道吗?现如今,我们的空中作战部队已经进入了第一梯队,从歼5到歼35,历经无数心血,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飞第二遍了!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们需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可是最近屡有言论,刻意抹除历史真相。不!历史绝不是儿戏,也不是教科书上随手翻过的一页,是历代英雄用血与肉所堆积的长城,所以历史的真相需要我们永远铭记。
勿忘国耻,铭记历史。我们需要明白他们的含义,它的主题,永远不是战争与仇恨,而是让我们知道“我们来过,才更加期望和平,正如那8万只放飞的和平鸽,传播着时代的愿望。”
风烟散尽,山河重光;英魂凝望之处,已是盛世璀璨,国泰民安。
观九三阅兵感国族精神
钢铁洪流踏碎岁月尘埃,铿锵足音叩响民族脊梁!
——题记
作者:焦梦雅
今天,我校让学生观看了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这让我热血沸腾。
海陆空军兵方队整齐划一地骈进而行,走过天安门广场。军兵方队那铿锵有力的步伐,炯炯有神坚定的眼神、嘹亮的口号,让人瞬间感受到和平幸福背后的沉甸的付出。毫不避讳得展示了军兵的威武风采和强大气势。先进武器:坦克、战舰、歼-20战机等排列整齐,在阳光下金属光泽耀眼夺目,各无人智能作战一一亮相,深深感受到中国科技的进步和国防力量的强大,以及无数日夜科研组背后的默默付出。
可知今何来?若不是抗战老兵的浴血抗战、英勇无畏,从何而来的现今美好幸福生活!今阅兵仪式上的老辈英雄战士,虽已年事已高,但精神抖擞,容光焕发。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美好生活的建成。阅兵红旗随风飘扬,那鲜红的颜色向人民称述着热血与忠诚,置若能看到他们在战场上厮杀拼搏的飒爽身姿,仿佛回到那14年的艰苦抗战岁月。《长津湖》中“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下一代的人打”这种担当,是无数先烈的共同选择;抗日期间赵一曼同志为掩护部队转移不幸被捕。面对日军的严酷刑法折磨,她从未屈服,拒绝泄露情报。被杀害时,她高唱抗日歌曲昂首走向邢台,以生命诠释了爱国忠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满腔的爱国情怀,永激励着我们。
老兵们的信仰是座桥梁,支撑不到的灵魂。他们为实现民族解放独立,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以未来的坚定信念,即使身患绝境,从未动摇过信仰。在当时的那黑暗环境,他们用坚毅点亮了,不管怎样依旧坚持不懈得扛着,他们的毅力如青山不倒,好如:一位年仅十几岁的小战士在失去左臂后,仍旧咬紧牙关扶起摇摇欲坠的军旗,踉跄得登顶高楼,将国旗插向最高处。她用颤抖的右臂支撑着身体,高深大喊“中国军人决不会倒下!”,即便被敌枪扫射,仍然以军旗为魂,以牺牲为誓言。
同学们,今天的阅兵仪式。不仅是对军事国防力量的展示,更是对我们的在精神上的洗礼,是对伟大的抗战精神、爱国情怀的尊崇敬仰与传承,“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我要让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傲娇地书写‘盛世如约’!”。无论时代,我们都要时刻记住先辈们的努力奉献,为国家民族的尊严而奋斗。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学习传承先辈们的爱国奉献精神,当我们走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受到那沉重的悲痛时,我们应当警醒当时人民的疾苦,珍惜当下生活为患而忧。铭记历史,警醒自我。以先辈为榜样,将奉献爱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祖国繁荣昌盛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