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教师,有幸学习庄先生的慈善理念,十分动容,也无比认同。
滚滚红尘,谁能免俗。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慈善的英文单词FHILANTHROPY,源于古希腊语,正如其表达的本意,慈善之心或许正是缘于“人的爱”。所谓慈善,也就是一种爱心的传递。
我们都曾听过净空法师在《地藏菩萨本愿经大意》里曾经讲过一个流传甚远的故事。南朝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我建了480座寺庙,度了几十万出家人,功德大不大?祖师摇摇头:并无功德。你以功利之心刻意去做,都是表面文章,不是实在功德。晚年曾四度出家的虔诚武帝忙追问:怎么样才是真实的功德呢?祖师回答说:清净自然,以不求名利的心态去做好事。
按这个故事的禅意所言,如果带着功利之心,达不到忘我的境界,大家做的就不是慈善了吗?
非也。曲高历来和寡。越是崇高,崇高到高不可攀,就越是很少人能做到。与其把做慈善视为崇高的圣人之举,不如当作一种普通的消费。做慈善,就象是听一场音乐会。听音乐、看舞蹈、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做慈善,同样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净化心灵,为了获得快乐。
况且于受助者而言,慈善无关功利与否,只要能助其渡过难关,那便是世间最大的善。爱心的传递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多向的。在当今时代,我们与其站在道德高地对布善者们定义何为大公无私、不求回报,不如以上善若水的态度关注受助者应该怎样对待这一份爱心。所以,我非常认同庄先生所提,如果每一个受助者都能存有感恩之心,珍惜所得到的,付出关爱之心,这个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从爱的角度来说,慈善其实就是传递爱的一种方式,而对于慈善来说,爱必然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历来是仁爱之邦,儒家认为“爱由亲始”,爱人,先从父母妻儿爱起;但又不止于爱自己的亲人,而是“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直至“四海之内皆兄弟”,最终达到“世界大同”。此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没有仁爱之心,爱人之心,慈善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慈善源于推己及人的同理心,源于仁者爱人的仁爱心。
火把只有在不断的传递中才能持久的燃烧,精神也只有在递向继承中才能形骸有尽而灵魂不灭。正如池水一样,当我们向其中投入一粒石子,水中会激起波纹,并向四周扩散。慈善的理想状态也应如此,当我们向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助,其实就像投入一颗“爱心的石子”,播下一颗“爱心的种子”,在成熟的时候,他会把爱心扩散传递给他人,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庄先生说在其设立的“成功寒窗奖学金”后,有一位受资助学生曾说过:“我在困难的时候得到成功寒窗奖学金的无私帮助,以后我学业有成,也会将这种精神传递,去关爱有需要帮助的人。”其实,这不就是庄先生慈善之举播下的一枚爱的种子吗?这不就是庄先生慈善之火的代代相传吗?甚而,还有两位学生得奖后主动把奖金让出来,他们说还有比他们更困难的同学更需要帮助。这两位同学的举动就是一种莫大的善举,更是一次爱与爱的传递。
大家也熟知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的一段话:孩子如果比我们有出息,你留钱给他做什么,如果孩子没有出息,你留再多的钱给他又有什么用呢。庄先生感慨地说,作为父母,教育孩子懂得为人处事和求生的本领,就算尽到责任了,留太多的钱给孩子可能还会害了他们。所以,应该把辛苦积攒来的财富,用于有困难而需要得到帮助的人,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和价值。
西方社会提倡回馈社会以赢取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中国人更应早日进入这个层次,不以物质显耀自己的财富,而应以自己对别人的帮助和贡献,去净化自己的心灵,展示于世人面前。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我们学校之所以打造“阳光资助工程”,建立“阳光成长计划”来帮助贫困学生,就是希望每个贫困学子都不为经济所困,能在这里完成学业,快乐成长,同时希望他们能够沐浴阳光,传递关爱。在华侨大学,我们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多个维度给予其帮扶政策。这种从“给你资助”到“助你成长”的跨越,也使得更多贫困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更能够感受到“关爱、阳光、人性”的慈善真谛,从而使这种大爱精神薪火相传。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对于慈善的方法、形式或者载体都会有不同的印记和差异。但不管何种方法、何种形式的慈善,对于爱,却是相通而永恒的。
欲织万里裘,盖裹周四垠,和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慈善是心灵的塑造,而非形式的摆设,是对别人的爱护,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的情感。心怀慈善,并非为了在施助中收获感动,而是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把人间的关爱和搀扶默默珍藏。
爱与慈善,都能让自己更快乐,让他人更幸福,让世界更美好。在这里,也呼吁大家能够响应庄先生的号召,“让我们将爱心一起传递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