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好多人都在谈论“旅游青蛙”这款游戏,有些人似乎沉迷得很深,怎么玩我懒得说,有兴趣的话在网上随便一搜都会出来大段介绍。我想说的是对这个游戏的火爆很疑惑不解,这款游戏在我看来比较无聊,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蜂拥而上,以至于各大公众号都推出关于“旅游青蛙”的文章。
没有养过的孩子对这个游戏感到新鲜不足为奇,因为可以作为以后养娃的练手,可那些已经把熊孩子养大的妈妈沉迷在这个游戏中就不太好理解了。这个游戏中所要做的事就是现实生活中育儿的常态,不同的是游戏中只需要做到现实的十分之一。体验过养娃的酸甜苦辣,被娃虐过千遍仍不厌倦,现在还能兴致勃勃地养蛙崽子,在我看来怎么都不可理解。
只有一种可能:跟风。看到别人都在玩这个急忙跟上,不是对这游戏多有兴趣,而是担心一帮人聚一起的时候,别人都在聊“我的蛙崽子今天离家出走了”而自己接不上话。还担心别人都在朋友圈发蛙崽子动态时自己我蛙可发显得out。
现在跟风似乎成为一种常态了。所谓的热点出现,所有人恨不得都第一时间表明自己的态度,于是出现了一个新词“蹭热点”。可是,“蹭”这个词说明的是你所说所想都是别人的,比如“蹭饭”吃的就是别人的饭,饱肚而已。“蹭热点”也只能是满足了一下好奇心,浪费了时间精力,自己却留不下什么。
现在的很多公众号和“旅游青蛙”这个游戏一样无聊,热点出现铺天盖地都是关于这个热点的文章,360度无死角多方位都有解读,角角落落都不会剩下。就连一些并没有那么好的电影,上映之后只要出现一篇两篇关于这部电影的文章,在接下来的两三天之内,各公众号都会推出神似文章,刚开始我也读,后来发现读这些文章完全就像在吃别人嚼过的饭,有一些恶心,所以再也不用看了。还有一些过份的,因为第一时间没有赶上热点,为了吸引眼球,找一个特立独行的切入点,也不管观点是不是真的由心而发,只要能迎合读者就行。
这两天有一个新闻,美国克瑞顿大学的教授开除了一位中国研究生,理由是这名中国研究生太投机取巧,只适合做生意,不适合做学问。在教授写给这名学生的信中,有一句话刺痛了我。“你失败的原因,有些是你自己的责任,有些是那些把你教成这种样子的教育模式和社会环境的责任,有些是我的责任。”信中所说的教育模式和社会环境指的就是我们现在急功近利随波逐流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有专注做学问的人,因为学问不是社交,不是出名,不是收获多少个赞,而是坐冷凳。试问,现在有几个人甘心坐冷板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