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在新的起点上,组织部门将自觉肩负起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的重大责任,主动护航改革全局,围绕《决定》提出的新要求,谋深抓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多措并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让敢闯敢为敢干成为平罗县党员干部的鲜明标识。
树牢正确政绩观,健全管理教育机制,着力解决“乱作为”问题。政绩观是领导干部的为政之德、从政之道、施政之要。个别领导干部出现重硬轻软、重短轻长、重显轻潜、重上轻下等“乱作为”问题,究其原因是从政的价值取向错位、责任心缺失。所以,破解“乱作为”要着眼思想观念问题,重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准改革方向、保持改革定力。要进一步健全多维考察考核机制,按照“八个既看又看”要求,将政绩观作为政治素质的重要组成,建立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档案,优化综合考核体系。要逐步建立健全政绩观协同纠偏机制,突出“八小时外”干部大监督,加强与改革发展紧密关联部门协同,从项目资金要素等使用中了解改革发展动向、掌握干部政绩取向、纠治政绩观偏向。要坚持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深入剖析违背规律搞“疯狂举债”、大干快上搞“政绩工程”、统计造假搞“虚假政绩”等典型案例,深刻分析问题的性质、危害、原因、教训,举一反三纠正政绩观偏差,切实引导广大干部把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
树牢鲜明用人观,健全选贤任能机制,着力解决“不作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人导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对干部最大的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解决不作为问题,就要树牢鲜明用人观,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要完善考准考实干部政治表现的制度机制,探索制定《平罗县实名制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办法》,创新施行“序事辨才”专项考核,全面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履职能力、工作实绩等情况,推动干部考察从“按人索事”向“知事识人”转变。要常态化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及时发现、及时奖励、及时使用优秀干部,构建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表彰宣传使用闭环,加大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调整力度,加强对被调整干部的跟踪管理、回访教育,推动干部使用从“能上不能下”向“能上能下”转变。要推动职级晋升效能最大化,有针对性优化晋升条件、操作办法,探索建立职级干部协助县领导开展工作等作用发挥机制,充分调动职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树牢锐意改革观,健全撑腰鼓劲机制,着力解决“不敢为”问题。“凡为官者,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40年来,改革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任务在变,但“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勇气与魄力,“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接烫手山芋”的胆识与担当,一直是改革者最需要的精气神。各级组织对干部负责、为干部担当,是干部甩开膀子大胆干事的信心支撑。一方面,要稳妥审慎做好容错纠错工作,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正确看待干部失误错误,制定容错纠错办法及其释义、正负清单,针对“哪些错该容”“哪些错不容”“怎么去容”等难点问题提出具体措施,激励干部轻装上阵,促进“有错”向“有为”转变。另一方面,针对“下”的干部,要细化“下”的情形、用好“下”的方式、规范“下”的程序,营造“下”的氛围,深化暖心回访,说明调整缘由,消除顾虑,宽慰心理,跟踪掌握一批受处分后态度端正、积极履职、实绩突出的干部,适时重启使用,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同时,要坚持激浊扬清、保护干部声誉,建立健全澄清查诬机制,公开通报不实信访举报,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正名,对借机搞“搭车举报”的审慎研判处理,切实让干部放下思想包袱。
树牢实践成长观,健全赋能培养机制,着力解决“不善为”问题。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谋复兴,必然会遇到风险挑战、艰难险阻。当前,平罗县正处在发展动能的加速转换期和产业升级的转型关键期,面临着扩大总量与提升质量“双重压力”、推进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修复“双重考验”、深化改革创新与保障改善民生“双重目标”等一系列困难,对干部的斗争能力、斗争本领提出更高要求。基于以上考虑,要坚持实践赋能,围绕县委“1233”方向路径和目标举措,大力实施“砺兵行动”“赛马计划”“亲青行动”,有序抽调干部到生态治理、产业转型、工业经济、乡村振兴等重大一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着力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要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根据干部任职年限、工作经历和一贯表现,结合援派、互派、交流等形式,选派干部到改革发展任务重的岗位磨砺,不断丰富工作经历、提升综合能力。要聚焦干部政治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分批分层分领域开展教育培训,创新实施“五色课堂”培训模式,组织“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强化培训”和“骨干力量履职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把理论武装引向深入,推动学习成效转化为立足岗位高质量建设富裕美丽新平罗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