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数的公布后,有的人敲锣打鼓把好消息告知天下,有的人谢绝见人闭不出门。据说今年高考数学是史上最难的,考哭不少学生。但高考分数公布之后,那些学霸们依旧是高分,甚至满分。
这说明什么?说明真正的学霸,无论是多难的题都难不倒他,而靠刷题出来的高分学生,最终还是栽跟头了。难道那些学霸真的天生就是学霸,一般学生都望尘莫及吗?
答案很残酷,真的是生而为人天生不同。那生为普通人的我们,下一代就没有办法了吗?
《天生不同》这本书里给了我们答案,作为父母如果我们能够顺应孩子个体的天性,就能够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潜能,那么他未来能够取得的成就将是不可估量的。
《天生不同》这本书是迈尔斯一家三代人共同努力完成的,其母亲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顽强地与癌症抗争20年,一直到本书完成。
这本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资禀赋,有自己最舒适的认知方式和心理工具。了解人与人,本就天生不同。
孔子一生教导学生无数,他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圣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因材施教。他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让学生一天一天的进步和完善。
最典型的事情就是有一次子路和冉有问孔子同一个问题: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吗?他给子路的答复是要多听父亲和哥哥的意见再去做,而给冉有的回复是听到就立刻去做。
因为子路和冉有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子路性格较鲁莽,冉有较优柔寡断,他分别针对他们不同性格给出不同的答案。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经验判断来教育孩子,应该按照他们本身的节奏来。
就好比有的孩子九个月就能站立行走,有的孩子一岁三个月还不能独立行走。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独特的发展曲线,要遵循他们自身的节奏。
《天生不同》这本书里把人类按MBTI人格测试,把人分成16种不同人格类型。它既能反应个体的内倾性和外倾性,又能反映个体的感知和决策偏好。
比如,内倾的孩子往往很快就能理解并接受那些抽象的道德准则,只需要简单讲解,他们就能明白“你的”和“我的”。而外倾的孩子则必须借助一些现实的例子和体验才能搞清楚两者到底怎么回事。
再比如,在数学学习上,感觉型的孩子通常都会倍感吃力,他在理解抽象符号的意义会有障碍,搞不懂到底要计算什么。直觉型孩子却没有任何障碍,他们一开始就能理解数字的含义。
所以当我们在辅导孩子做功课时,不要因为孩子反复搞不懂2+3和3+2有什么不同时,不要急着发脾气。或许正是因为我们的孩子是感觉型,才导致他这方面的认知出现障碍。
感觉型的孩子需要我们在一开始就告诉他们数字代表的含义,明白算术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就能够很轻松的理解数学。甚至爱上数学,将来成为出色的会计师,精算师,统计员等等。
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专属学习方案,让家里不再是“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学习本身是件愉快的事情,让孩子爱上学习享受学习。
然而作为父母我们不能仅仅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加要在乎孩子的人格成长。
有太多血的教训,2020年9月17日,武汉市江夏区一初中生课间打牌被老师发现被请家长,结果母亲当场扇其耳光,他趁其不备跳楼身亡。2019年4月17日晚,上海卢浦大桥上一男孩因在学校受了委屈,在车里跟母亲争执起来。他却突然跑下车,迅速跳桥坠入江中身亡。
孩子的人格教育显得更加重要,这本书还能教会我们,如何让孩子走上健康的人格发展道路。方法很简单,只有四个字“能够、必须”。我们要让孩子懂得,“能够”并且“必须”通过努力获得满足。
被溺爱的孩子往往不懂得什么是“能够”和“必须”,他们会把一切问题归咎于别人的问题。而被忽视的孩子往往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都是不被认可的。他们会逃避,会退缩,无法承担任何责任。
要想给孩子一个幸运的童年,我们就要让他们了解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懂得无论想要什么结果,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争取。这样他们将来才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能迎难而上,积极面对生活。
《天生不同》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宝藏,不仅仅帮助我们更好的教养孩子,还能帮助我们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