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六月过去了一半了,今天又是西洋的父亲节。
其实我是不喜欢西洋节的,都是外来节日,不是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自然也就缺少了过节的心情。
明天是端午,这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值得纪念和铭记。然而,比较两个节日,会发现,西方人的节日,更多的是让你记住这份情和爱,尤其是在商家的推动下,节日送礼物自然就成了对亲人的祝福和对节日的庆祝。被祝贺者过节了还能收到礼物,在今后的日子里还能反复拿出礼物来回味这浓浓的情意,自然会受追捧。
而我们的传统佳节,注重团圆,载体为吃喝。节日里一家人其乐融融欢聚一堂,享受天伦之乐;家人聚在一起必是要做上一大桌好吃的,大快朵颐一番。而且每个节日必有自己节日所特有的食物: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和鸡蛋,中秋节的月饼等等。吃是中国人的特色,只要有事,或喜事,或丧事,或节日,是一定要聚餐的。吃,是农耕时代的烙印,在那个时时为解决温饱而努力的年代,人们认为能吃一顿好饭饱饭就是最幸福的。
纵观两种不同节日,西方人追求的是浪漫,东方人追求的是实惠。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在这个已然解决了温饱的时代里发生了碰撞,追求浪漫的西洋节必然会更胜一筹。
想想我也释然了,但我还是要回家看母亲,陪她过端午。吃着母亲亲手包的水饺,去幸福着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