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包子的前世今生

包子的历史故事 

可口的包子是人们最常吃的早餐食品,记得小时候,家里蒸的薄皮大馅的包子,每次我都能吃上四五个,那满嘴流油的满足感,是我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对我而言,包子象征着一种情感,出门在外,为了生活拼搏,为了未来努力,即便在路边买到的包子,味道也十分勉强,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母亲亲手包的包子,那才是我梦寐以求的味道。

而提起包子,在《正字通》云:“馅,凡米面食物,坎其中,实以杂味,馅而‘酸慊’这一包馅面食,源于五代,盛行于宋”。


春秋战国时期 ———包子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

 事实上,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没有包子的真实形态,但是人们已经懂得种植小麦,将小麦磨成粉制品来食用。在《事物绀珠》记载:“秦昭王作蒸饼”。在战国时期的秦昭王,就曾利用小麦粉来制作饼类的面食,在萧子显在《齐书》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学会了将面发酵,可以使面食“松松然”,也就是蓬松起来,这时包子并未真正的出现,但是这种“饼类”,却算是包子的最早雏形了。


秦汉时期 ———肉菜拌面食中

 随着朝代更替和社会的发展,到了秦汉时期,人们的生活已经较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小麦的种植也得到了大力扶持,并成为人们的主要粮食供应。但是有一件事,就是这小麦磨成粉制品口感太过生硬,并不受秦汉人民的喜爱。

 为了改善这一现象,聪明的古人将这种面食上锅蒸,或者拌汤一起吃,将这种面食的口感大大改进,但是还是差点味道。后来发展到了汉朝,人们再吃这种饼的时候,将蒸煮的技术大大提高,在《饼赋》中有记载“重罗之面长飞雪白。”

可见在汉朝,人们对面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吃这种面食的时候,通常会佐以青菜和肉类拌合着吃,秦汉时期没有炒菜,就相当将菜炖了拌和一下,人们就用这种饼类里面放着肉和青菜一起吃,口感更加丰富。

在秦汉时期,人们对面食的要求已经不局限于平淡的味道,在饼上佐食青菜和肉的吃法,其实已经十分接近包子,人们这一行为,无疑是推动了包子的出现,为包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国两晋 ———包子荣登历史

 包子相传为诸葛亮发明,后来到了晋朝时期,包子仍然被叫做馒头,但是此馒头非彼馒头,里面也是有肉馅的,不仅味道鲜美,而且也经常登上祭祀的台子。

晋人卢谌《祭法》中就有记载:里面的曼头,就是如今带馅的包子。可见,包子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地位还是很高的,甚至可以作为祭品来上供。


盛唐时期———包子叫“毕罗”

在盛唐时期,经济文化异常繁华,各个国家都派使者来交流经验,学习唐朝的历史文化。而除了当时正常的包子,也因为这场交流文化,引进了另一种包子——毕罗。

在唐代,毕罗是作为一种小吃盛行在唐代。种类齐全,馅料丰富,有“樱桃毕罗”、“天花毕罗”、“蟹黄毕罗”等等种类。所谓“毕罗”,史书记载:内有馅能蒸而食之和烤而食之。

看起来就像是今天的包子,不过烹制方法由蒸变成了烤制,不过这种特殊的包子,在唐朝时代的确很受欢迎,相传是从波斯传来的,不仅味道鲜美,老少咸宜,而且价钱很亲民,因此毕罗在唐朝,很受老百姓的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的唐德宗也十分喜爱吃包子,但是人家吃得更加精致,在《清异录》中国曾有记载:“玉尖面”,用熊白与鹿肉为馅。


宋朝时期———包子种类繁多

 宋朝给人们的感觉,总像是病恹恹的感觉,都是赵匡胤重文轻武所致。但是真正的大宋朝,虽然军事能力一般,但是文化却异常昌盛,和唐朝可以分庭抗礼。

包子发展到了宋朝,种类繁多,花样也是越来越多,但是这包子的名字却和馒头依旧密不可分,在宋朝人们眼里,馒头和包子是一种东西,无非有的时候强调一下有没有馅料罢了。

《东京梦华录》多次记录:“诸色包子”。《梦粱录》里也有对包子种类的记载:水晶包儿、笋肉包儿、虾鱼包儿、江鱼包儿、蟹肉包儿、鹅鸭包儿,还有细馅包子、笋肉馒头、鱼肉馒头、蟹肉馒头等等。

宋朝的宋仁宗也十分喜欢吃包子,在《燕翼诒谋录》记载:“仁宗诞日,赐群臣包子”。包子这种寻常小吃,在宋朝竟然可以作为皇帝的恩赐,可见有多受举国人民的喜爱了。

只是馒头和包子的称呼,人们始终分不清。今俗屑面发酵,或有馅、或无馅,蒸食之者,谓之馒头。


元明时期———包子流传出国

 明朝的包子,被传至日本韩国,清朝将馒头和包子的称呼彻底分清。

元朝的包子和馒头,称呼仍然混用,值得一提的是,元朝国力昌盛,日本和韩国经常派人前来学习先进的民族文化。在《中华名物考》中曾有记载:“京都建仁寺第二世龙山禅师渡海入唐土之际,带回了一个名叫林净因的馒头师傅。于是,馒头就在日本流行了起来。

日本的包子文化,其实追根溯源,是从中国传过去的。韩国的包子,也是从元朝这时传过去的。韩国学者李盛雨在《中韩饮食文化的交流》中有记载:“韩国人从蒙古人那里知晓“霜花”。这“霜花”,就是今天的包子。

后来发展到了清朝,人们才彻底将包子和馒头分开来叫。《乡言解颐》中说:“腊月望后,便蒸馒头,分有馅、无馅两种。在《素食说略》里有记载:“以发面蒸之,曰蒸馍,俗呼馒头”,以发面实蔬菜其中蒸之,曰包子。“

包子自诞生以来,深受广大中国人的喜爱。包子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包容、开放的中国文化。

包子行业是在一代代包点人起早贪黑、夜以继日的坚持下来,并且发扬光大,成为人们早餐最常吃的美味。他们为早餐行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象征了包子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42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98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68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8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99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7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90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32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74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88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49评论 1 34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78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79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3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45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