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天练习问句
"假设你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你的生活会有哪些不同?你能描述一下吗?"
"如果你能够控制这个问题,让它不再影响你,你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状态?"
"如果你的问题突然消失了,你的家人或朋友会注意到你有哪些变化?"
"如果你已经实现了你的目标,你会如何庆祝这个成就?"
"假设你已经走出了当前的困境,你会如何回顾这段经历?"
"如果你能够给未来的自己一些建议,以帮助自己更快地实现目标,那会是什么建议?"第六天练习进行方式:
1、三人一组,代号a、b、c。a扮演抱怨者,以负向语言持续抱怨个人发生的一个特定事件。
2、b、c在听完一段抱怨后,试着以下列语言形式自由变化回应之:
“你不想……那么,你比较想要什么?”
“你不希望他这样,那么,你比较希望他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可能,你希望情况可以有何不同?”
“从你的难受中,我猜你很重视(或看重、想要)……”
3、a可用负向语言回应b、c的提问,也可不跟随。b、c则需要持续第2点的回应方式,持续加以询问,大约进行5分钟。
4. 之后,a可以修改或提出一个正向抽象的目标,而b、c则需要加以行为化、具体化,如多问“若你……你会做些什么”?“别人会看到你做什么?”等类似的问句。a则予以一一回答。
5.三人讨论催化“正向具体目标”之历程的心得与挑战,以及如何结合其他sfbt技巧的运作。
6.讨论后,三人角色轮换,再重新进行前述步骤,并讨论可以改进之处。第7天练习
进行方式:
1、请参与sfbt训练课程的成员,全部眼睛闭上,深呼吸,根据课程领导者的指导语进行一段小冥想。领导者的引导语以成员“不要做什么”为主,如:不要想事情,不要有压力,不要去体会你的身体坐在椅子上的重量。结束后,请成员眼睛张开(Taylor,2011)。
2、再请成员闭上眼睛进行另一段冥想。这次领导者的引导语以成员“要做什么”为主,如想象你坐的椅子是沙发,很柔软、舒服的,你整个人陷在沙发里;想象你在度假等。结束后,请成员睁开眼睛,再回到课堂上来。
3.课程领导者询问大家:哪一次的冥想较容易进行?通常答案会是“第二次”。领导者可由此带入:目标设定中,以“要做什么”“要出现什么”的“正向所欲语言”来形塑目标的意义,以及各种“如何”引导的方法。第8天练习
假设问句
"如果你能够预见到自己成功克服这个问题,你会给现在的自己什么样的鼓励?"
"假设你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来减少这个问题对你的影响,那会是什么样的方法?"
"如果你能够邀请一个你非常尊敬和信任的人来见证你实现目标的过程,你希望这个人是谁?他们会对你说些什么?"
"如果你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你会如何向别人证明你已经取得了进步?"
"如果你能够给过去的自己一些关于如何应对这个问题的建议,那会是什么?"
当事情有所改善的时候,你第一个会注意到的讯号是什么?第9天练习场景
有对父母带着他们的儿子来到咨询室,刚开始他们向咨询师抱怨儿子的种种不是,愈说愈气愤,似乎这儿子简直无可救药,而这个做儿子的静静坐在一角,低着头,一言不发,显得非常无奈。
大家结合所学内容开展对话练习。
有好的问句,欢迎在群内互动,大家一起创作对话。第10天的练习
访谈问题:
第一组
(1)你最近遭遇的一个困境是什么?
(2)发生这样的事情,你的感受与想法是什么?
(3)这个困境持续了多久?对你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4)你认为这个困境何以会发生?又是谁造成的?
(5)你曾经用过哪些方法来处理这个困境,你想何以会失败?
(6)因为处理失败,你的感觉与想法又是什么?对你又造成了什么影响?
(7)你觉得目前是什么阻碍了你突破困境?
第二组(焦点解决取向)
1、你最近遭遇的一个困境是什么 ?
2、你希望这个困境最后的解决情况或者最美好的结局是什么?如果发生了,你的状况会有什么不同?
3、这个困境何时没有发生(或比较不严重)?何以能如此?
4、当你面临这个困境时,什么力量支持你支撑与面对?
5、若询问你周围的好朋友,他们对于你面临这个困境,会给你什么样的建议(或鼓励、肯定)?
6、你觉得你需要什么资源或力量来帮助你处理这个困境?你要如何找到这些资源?
7、若你想要的结果是10分的话(第2题),你目前在几分?若具有前述资源后(第6题),又可以再到达几分?因此,你觉得需要跨出的“第一小步”是什么?鼓励和表扬,都是对孩子的行为作出积极、肯定的回应。但是鼓励和表扬,却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1. 指向是人VS指向是事
表扬的指向对象是人,例如:“你真是个好孩子”、“你很优秀”;而鼓励的指向对象是事情,例如:“这件事情你干得真不错”,“这个比赛,你投入了很多”
2. 看重结果VS看重过程
表扬更看重结果,例如:“你考了第一名,你真棒”;鼓励更看重过程,例如:“你的成绩是你努力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你收获了什么”
3. 评价的语言VS鼓励的语言
表扬时,家长的语言往往是有评价性的,比如:“你这样做很对”,“你的表现很不错”;鼓励时,家长的语言更多的是自我指向,比如:“我很感谢你的努力和付出”,“我很欣赏你认真付出的样子”
4. 夸人格VS夸努力
表扬时,家长的语言更多的是夸孩子的人格,比如:“你很漂亮“,“你很聪明”;鼓励时,家长的语言更多的是夸孩子努力的部分,比如:“你态度端正”,“你认真练习”
总结一下的话,表扬更多的是对孩子外部的评价,这样容易导致让孩子依赖外部的评价;而鼓励则是对孩子内部的激励,这样能够让孩子学会自主的评价自己。关于目标
1. 确定咨询议题:
- 在第一次与家庭接触时,询问家庭成员对治疗的期望,特别是每个成员的咨询目标。
- 通过询问“你想要什么结果?”来引导来访者明确他们的咨询目标。
- 明确咨询议题不等同于咨询目标,咨询目标应包括期望的结果和愿望。
2. 咨询目标的询问流程:
- 首次访谈中,咨询师自我介绍后,询问家庭成员的咨询期待。
- 通过开放性问题让家庭成员讨论,观察家庭的沟通模式和动力。
- 使用“还有吗?”来澄清目标,避免多次引入新的咨询目标。
- 逐一询问每个家庭成员的咨询目标,确保中立和全面。
3. 处理家庭成员目标一致的情况:
- 当家庭成员说目标与他人一致时,进一步询问是否有不同之处。
- 通过澄清和引导,确保每个家庭成员都能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目标。
4. 应对被动咨询的来访者:
- 对于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孩子,咨询师应保持中立,尊重孩子的选择。
- 通过询问父母对孩子的称呼等方式,逐渐引导孩子参与咨询。
5. 处理家庭成员对咨询目标的分歧:
- 引导家庭成员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一个优先讨论的主题。
- 保持中立,理解每个家庭成员的观点,避免用评价标准判断对错。
- 通过询问家庭成员的意见,找到共同点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