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是自杀,而是自救

文| 四号巷口的厨子

过了好久才明白,忘了本心,人会走向悬崖。一不小心,堕入万丈深渊。

1

那是一个惬意的午后,我捧着一本书,独自一人在星巴克读起书来了。有那么一刻,我觉得时间慢下来了。

可能是苦涩的咖啡在舌尖挥之不去,亦或是每每翻页传来的阵阵书香,让我有种错觉,仿佛世界特意为我预留了读书时间,让我沉浸在自己的小城堡里。

享受一个人的午后。


2

何为读书?为何读书?

是拿着长长的书单,立志在短时间内把书看完?

是看着别人的读书笔记写得满满的,下定决心追随?

是听到大家都说拼命读书,才是增进自己的不二法门?

是觉得读书后,自己会变得牛逼哄哄?

无论是什么情况下,你最终选择了拥抱书的世界,我诚心地希望,你是快乐的。

而这为什么很重要,容我细细到来。

3

唯有感受到读书的乐趣,读书方能长久。

我妈每日必做之一,便是睡前看书。

无论是料理、励志、心理学等领域的书籍,她都有所涉猎。

也因为在我妈的影响下,小小年纪的我,捧着比我脸还要大的书,就这样开启了我的读书之旅。

我记得我问过我妈,为什么你那么喜欢睡前读书呢?

她说:“想放松。”

现在回想起来,我妈的理由并不是什么增进自我、清空书单等,而是简单的“想放松”。

当时的我还很懵懂,我只记得读书很好,因为不仅可以睡前有事情做,还可以看到很多小故事,超级棒的!

随着年龄增长,能跟妈妈一起睡前读书的机会也渐渐少了。

睡前时间渐渐被课业占据,基本上在高中的时候,一碰床就倒。

庆幸的是,随着压力增多,读书也成了我情绪发泄的出口。通过不断地了解自我,调整心态,不是说变成很厉害的人,但至少成为开朗正面的人。

也正如我妈说的,读书确实能使人放松。

如果说这段读书经历带给我什么,第一个划过我脑海的就是,快乐。

读书,打破了黑色情绪,成就了我的彩色世界。

4

有段时间,我迷茫了。

看着网路上充斥着:“一个月10本书不是梦、善用碎片化时间一年读了200本书、身为20岁的青年必读这12本书等。”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该读更多的书了呢?

于是,我开始买了大量的工具书,有:理财、自我提升等不同种类。

我也开始上网下载各式各样不同的书单,感觉只要下载了长长地书单,我就可以成为很厉害的人了。

我捧着书,读起来了。

无论是在等车、课间休息,甚至是在如厕,我也照读不误。

那段时间,我把读书当成任务,每天都在计较自己读书进度,总感觉一星期没读完至少一本书,自己是多么的不堪、不思进取。

你问我当时觉得读书怎样?

濒死挣扎。

那是逼着自己尽一切所能,把读书填满所有的零碎的时间,才能安睡。

那是强迫自己不断地吸收,压着脑袋不断地输入。无关自我,一切环境使然。

我知道自己正走向死胡同,也知道自己举起枪支抵着自己的脑袋说:“不读就死!”

初心在何处?请停下吧。


5

若迷路了,不是盲目地寻找出路,而是停下脚步,问问自己:“我在哪里?”

某天,我发现自己捧起书的时候,不再快乐;放下书的时候,不再轻松,我终于知道出问题了。

很简单的道理,我终于明白。

功利性式的读书方法,并不是我最初读书的目的。

我妄想读多一本书,就能向牛逼人群迈进一步;我奢望读多一本书,就能向奋斗青年跨进一步。

那段日子里,我得到什么了吗?

不是每看完一本书的满足感,而是还剩下好多书没看过的焦虑感。

我渴望获得知识,却只获得空虚。

6

此刻,如果你问我为何读书,我会告诉你,读书使我快乐。

读书能带来很多好处,但记住,不是为了这些好处而读书。

本末倒置,终究忘了初衷。

我很享受读书带给我的宁静;也喜欢读书带给我思想上的冲击;也明白读书带给我面对人事物的心态。

所以是推崇佛系读书吗?

何必纠结。只要发自内心想读书,那就是最好的理由了。

静下来看书的时间,特别珍贵。

7

送上贾平凹的一句话,

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只愿书籍伴你我每个睡前时间、疲累的夜晚、焦虑的午后、压抑的时光。

只愿你我在放下书本那一刻,心中释然。

不去计较读书的量,感受读书的质。

喜欢上读书,并不困难。

因为读书,使人轻松、使人快乐。

Book, coffee, PEACE.

90后处女座,法律系在读。
拿得起厨具,握得起钢笔。                                                                                              如果明天下雨,请记得收衣。至于雨伞,我替你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