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把屎把尿的危害是非常多的。
从身体的层面,对宝宝的脊椎是不好的,不利于宝宝脊椎的发育;还有呢,对宝宝的那个括约肌发育不好,你会让这个宝宝可能以后就是有尿,他不会自己尿。或者说一点点尿也会憋出尿,会有很多的隐患,还有呢,把屎的时候,会使孩子过度用力,容易引发脱肛,肛裂等现象的,也不利于婴儿髋关节的发育。
另外,给孩子把尿会造成排尿过勤,对于孩子的膀胱功能的成熟也不利的,所以在身体的层面,是有很多危害的,那个括约肌发育影响了之后,像女孩子,她长大之后是会直接影响性快感的。
那从心理的层面,本质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尊重,因为他没有办法自主的来决定我什么时候大便,什么时候小便,都是父母替他做决定了,父母是在要求他、在控制他,这个孩子在非常小的时候,他就感受到,我是不被重视的,我自己是没有办法来管理我自己,来主导我自己的身体的,我对于我身体这些最基本的功能,我都没有自主权。
还有呢,比如孩子玩得好好的,他可能兴致勃勃在一个玩耍的状态里,然后他突然被打断,被要求去拉大便,去拉小便了,这对孩子的成长很明显是一种干扰。
一个人的尿道括约肌,还有肛门的括约肌是要在三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的,而这个就是人控制便尿的一个生理基础之一,所以在三岁之前(尤其是二岁之前),孩子是没有能力完全控制排尿排便的,长期给宝宝把尿将使宝宝对便尿的反射完全依靠大人的指令,而不能靠自身的膀胱充盈刺激括约肌反射排尿。而膀胱括约肌得不到锻炼,会导致孩子膀胱容量小、憋不住尿而尿频,很多宝宝上幼儿园之后还会尿床,这些问题很有可能是把尿引起的。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中提到,当孩子两岁的时候,应该考虑训练他上厕所。晚训练要比早训练好。
我有一个好朋友在新西兰生活五年了,她说新西兰的孩子,在幼儿园里面都是穿纸尿裤的,所以我感觉西方的父母,他们就比较重视去支持到一个孩子在生理层面每个阶段的成熟。这个确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