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大明一族,善妒成性,好逸恶劳。将将繁盛之时,被天君贬至岭南之地,持天将令,实则手下仅200余族人,不成气候,原本也是一件反腐昌廉的好事,可如今,仙道不昌,礼崩乐坏,孔雀大明王仅凭手上这三脚猫的仙术,竟治好了这毒瘴密布的岭南,又加上雨水充沛,地势错落,使得当时凡间子民年年穰穰满家,便纷纷将大明王当作救世菩萨供奉起来,甚至还创立了日月教,以孔雀为教会圣物,散播大明王乃救世真主,做为岭南子民,应将鲜血和灵魂供奉于他这一有违天伦的教条,一时间孔雀大明一族风头无两。
这事儿不知怎的传到了西天佛祖的耳朵里,佛祖倒没什么,只是座下一些散养的童子,便按耐不住要找天君说叨说叨这事是个什么理儿,说是理论理论本是嘴皮子上的功夫,可是这散养的童子中有一鲛童,因与孔雀大明一族过节大了去了,便发动他在西天梵土结交的同窗,师傅们,驾着七七四十九所莲花座,佛光漫天的来到了南天门,守门的小天将眼睛都睁不开。吓得手里的戟落在了脚下的哮天犬身上,惹得一阵狗吠。
领头的是个生的极好看的扎髻童子,微微做了个佛家的揖:“劳烦施主通报一声,西天佛祖座下绡灵携师门同窗拜见天君。”小天将上下打量了一下面前这位生的唇红齿白的小灵童和小灵童身后乌泱泱的金莲座,心想着西天梵土那块的不好得罪,便恭敬的回了个揖:“小师傅稍等片刻。”
凌霄宝殿中,微微酣着的屏东上仙一眼就认出来,大殿上说的义愤填膺慷慨激昂的小童子便是这南海鲛人族的小公主。“呵,怪不得火气这么大呢。”
话说这南海鲛人一族,织水成绡,泣泪成珠,为龙族后裔,盘古开天地时便蜇居于南海一带,与世无争,喜歌乐,善布雨,委实乃心地善良的神族。南海那一块的凡人对其也十分敬重,各各村寨都有一座鱼骨庙用来供奉这鲛族,一直这么太太平平几万万年,直到这孔雀大明族安营扎寨于南疆,才是这鲛人噩梦的开始。
大明族性喜奢华,罗绮加身,珠玑着袍,再加上生性张狂,一来便就看上了这南海鲛人泣泪成珠的珠子,鲛人并不善战,不费多大力气,大明族的山寨里便成功的豢养了上了百只鲛人,产珠量十分可喜,这鲛人的珠子不光好看,还十分不菲,大明王便靠着这笔额外的军饷,收服了附近大大小小几十个山头,称霸领南。
按理说这般欺负一个龙族后裔,天君怎么也得佯装呵斥一下,怎可如此放肆,可是呢,近年鲛人的首领摩昭不满天君要求鲛人族每年要将本族的一个公主或皇子送去梵音阁修行,少则百年,多则成了梵音阁的书童就再也不放回南海了,其实就是人质,牵制其势力,所以才引得摩昭觉得天君不人道,不讲理,屡次有起兵造反的念头,被一直镇守南边的伽罗鸟知晓了,通报了天君,天君正愁着找什么理由去震一震这鲛人的气焰,可巧,大明王在王母的蟠桃林调戏其宫女不成,便恼羞成怒将这宫女扔下了无界轮回道,这事儿被王母知晓了,大怒不已,怎可有人敢如此放肆在她地盘上做出这般下作的事,里里条条按照天庭律法,将这大明王贬至领南,无召唤不得回天庭。这才有了后边这些事。天君也是觉得这是自己的英明决策,不费吹灰,便保的南疆安稳,顿时觉得自己雄才伟略的不行。
所以,此时天君在这九层宝座上扶着额,满面愁容的看着这殿中鲛人国的小公主上下翻飞不停,引经据典,搬出佛家教论众生平等,对龙族后裔鲛人族的不敬就是对天君的不敬,对天君的不敬就是藐视这八荒生灵,此乃恶魔行径,来痛斥大明孔雀一族的恶行,再而要求天君出兵南疆,救出被围困的族人,主持公道,严惩大明孔雀一族。
天君撇撇头看着大殿右侧闭着眼睛的屏东上仙,心想这只老孔雀这个时候也应该出来规劝两句,毕竟也是自己本家的事情。这位上仙是当年盘古神父落在屏东山上的一块尾骨,后来被一只孔雀精啄吃了,这只孔雀精本事也不小,竟将这块尾骨孕育出了仙胎,造劫成仙。成了这天上一个独根独苗的神仙。
只见屏东上仙不慌不忙的理着自己手上的尾羽,抬眼看了看着阵势,起身踱到那绡灵的面前,盯着小仙童的垂下的眸子慢悠悠的道:“不知这位小师傅拜于哪位仙翁座下?”绡灵依旧垂着眼恭敬的回答道:“回禀上仙,弟子绡灵并未入于佛门,只是跟随梵音阁的无界法师修缮古籍而已。”“哦,无界那个老竹荪,竟然收了这么个伶牙俐齿的小姑娘,还是只鲛人。”
屏东上仙说完这句便又晃会自己座上,竟然端了杯茶水啜了起来,便不在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