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门得看天气预报
如果只依靠直觉和俗语来判断天气,八成会误判,最科学的还是看天气预报,来决定带什么衣服。行李带得多,出门是累赘,衣服带得少,冻出毛病很遭罪,长时间不换洗,出门估计也不会有好心情。
这次的云南之旅,我是太相信昆明四季如春这句俗语了。出门时成都并不冷,所以大冬天穿着薄薄的棉服就上路了,还带了两双丝袜。结果到了昆明第三天温度陡降,直冻得我开始怀疑人生,为了不增加行李的重量,只得硬扛。
继续往西去大理,以为出太阳会暖和,没想到苍山飘雪,山脚下的大理风中带着雪寒,太阳下不觉冷,阴凉里瑟瑟发抖。我将带着的两件毛衣和两条秋裤都穿在身上,勉强挡住了大理的风和寒气,却没能最终抵御泸沽湖边和山里的严寒,最后直接重感冒。血淋淋的教训呢。
二.住店要货比三家
网上订酒店方便快捷,所以我一般都会选择网上预订,根据综合评分和网友的评价,以及APP的推荐来选择。可是这次在大理就掉到坑里了。淡季,一百多的民宿我还以为很便宜,因为推荐的页面上很多要两百多,所以预订了好评如潮的一家民宿。入住后才发现,这家民宿真的太简陋,基本只放得下两张床,连桌子和板凳都没有,卫生间设备陈旧,晚上居然还看见了蟑螂。
偶然经过另外一家民宿,觉得还不错,跟老板闲聊,他们家只要八九十块钱,但是房间大了不少,桌椅板凳和卫生间设备要新很多。老板说他们在另外两个平台上推广,不在我们预订的那个平台上出现。我打开另外两个平台,果然上面的价格只有八九十块钱一间。
好评是可以刷出来的,所以得擦亮眼睛,货比三家。尤其是淡季,那些民宿基本都空着,完全可以看了房间后直接跟老板讲价,完全抛弃平台。
后来到了泸沽湖,现找了家看起来还不错的客栈,跟老板讲到 80块钱一晚上,结果一晚上客人就我们两个人,其他房间都空着。老板在丽江还有客栈,推荐我们到了丽江还住他家。后来到了丽江,我们找到他家客栈,报他大名,一个标间一晚一百块钱,条件还想当不错。老板还热心推荐当地好吃好喝的,事实证明味道还真不错,价钱还不贵,比完全依靠某点评找吃的靠谱。应了泸沽湖店家的那句话,在丽江最好有熟人,这样才不会被坑呢。
三.要多跟当地人交流
出门不光看风景,还要了解当地民风民俗,网络上固然可以了解到很多,但是跟当地人聊天,无疑可以获得更加鲜活和一手的信息。
我出门喜欢找当地人聊天,客栈货比三家就是从一位客栈老板那里得到的信息。
包车环湖洱海,司机是当地白族人,对于白族的民风民族如数家珍,讲了很多关于婚丧嫁娶的趣事,给旅途增加了不少乐趣。对于大理旅游注意事项,他也讲了不少他自己的经验。
大理打车到苍山,司机是位白族大叔,家里房子租给外地人开客栈,自己住另外一个小院,每年收入不菲,但是闲不住,依然每天跑出租打发日子,儿女都在城里工作,是我们羡慕和学习的榜样。他倒是爆了一些外地人在大理开客栈的料,表达了一些本地土著对外地生意人的一些看法,很有意思的一些看法。
苍山下山的那位司机在苍山脚下的村子里住,半天只有我们一单生意,抱怨说淡季连午饭钱都不够,下午准备回家打麻将去了。旅游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出租自家的房屋,或做生意,或开出租,日子过得还不错。
还有泸沽湖得大巴司机,见多识广,自称丽江活地图,皮肤晒得漆黑,人幽默风趣,一路为辛苦的大巴之旅增添了很多趣味,还能解乏。
旅行不仅看风景,品尝美食,遇见有意思的人,也是旅行的意义之一。
四.吃饭要找本地人多的地方
这些地方一般好吃不贵,是经过时间和广大食客检验过的地方,值得信赖。网上的推荐固然重要,可是不排除刷单的可能,供参考,这也再次说明了和本地人多聊聊的必要性。
五.尽量淡季出行
拿云南来说,淡季出行,风景不会少多少,但是费用能省很大一笔,淡季机票便宜,住宿便宜,吃饭不贵,出门不拥挤,纪念品会打折,拍照不用担心别人抢镜…好处实在太多。
六.进山最好报团
山里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如果不是自驾出行,可以考虑目的地参团或者在当地包个车。当地司机熟悉山里情况,遇到紧急情况也晓得怎么处理,可以减少很多麻烦,也能节约不少路上的时间。
七.平时要加上锻炼
出门旅行是个体力活,每天早出晚归,早上出门时天还没亮,晚上到酒店时洗洗该睡了。步行每天都在两万步以上。该睡觉时又可能睡不着,可能你会则床,又可能你的同伴会打呼噜打到你完全睡不着,但是第二天行程还得继续,这对体力是个考验。如果还要爬山,那更需要你平时的锻炼,体力能跟上。遇上感冒来袭,你还得抵抗病毒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