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的地做事

去年有段时间较闲,请各个朋友吃饭,顺便寻求工作生活学习的建议(额额额to be honest,事实上,后者才是重点),说来说去,都是闲聊的屁话,不过至今唯一还记得的就只有一句话——做事要有目的。

在此感谢这位好友,当然,其他好友也一并感谢,毕竟耐心地听了我胡乱地吹水,毕竟和我一起打发了一段焦虑的时光。

此后,开始有意识地行为做事,当然,又过了一段时间,才逐渐体会到“目的”的强悍。

行动准则——目的

因为一旦确定了目的,我们的潜意识和注意力就会直接调成寻求解决之法的模式,我们就会更容易也更好地搞定这件事。

比如,有朋友向你借钱,你借还是不借呢?不借吧,会伤害彼此的感情,甚至可能失去朋友;借吧,也可能失去钱以及朋友。

那该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心里快速下一个决定,无论借与不借,只要心中有了决定,我们就会更好地处理这件事。而不至于陷入两难的尴尬处境。

总之,什么都不要想,先确定目的,倒推道路,改装自己,千万别低估自己。

前几天看《奇葩说》——分手应不应该当面说,当罗振宇被蔡康永逼到死角时,老罗却反其道而行之,先找到了目的——分手且把伤害降到最低,然后直接换了个角度,虽然避开了锋刃,显然也避开了重心,但却十分巧妙,所以,也自然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一个人要是做事没有目的,那么就有可能成为生活的随波逐流者。比如做事时,极有可能被各种手机信息或者电话中断,从而转移注意力,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借以判断是否应该行事的标准。就像水面上的浮萍,依靠外力随风而动。

而且what's worse,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只是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堆出来的只是一个系统的毒素,最后看来,所有的努力换来的也只是一个巨大的荒谬。

所以,我的手机是基本上永远都是静音模式,所有app也是不提醒模式,刚开始时,确实怕错过一些重要之事,后来才发现,确实没啥重要的事,真有重要的,回个电话就可以了呀。不是我随世界而应激反应,而是积极主动地行动。

那么有目的的人呢?那么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就会有重点,也就有了成长的方向,效率也会大幅提高。一个人为人处世,其实就是活个目标感,如果你有目标,全世界都是你的资源;你如果没有目标感,全世界都对你构成戕(qiang)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吃饭不会死 会想死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阅读 1,170评论 0 0
  • 结束三天的课程,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人生不要自我设限 不要自认为 路费是最好的学费 自我设限就不会向往更高的天空,就...
    双儿朵嘉浓护肤老师阅读 812评论 0 0
  • “老路在家吗?”随着“咚咚”的敲门声,伴随着问话声。 “来了来了。”路先生一边应和着,一边去开门。 “老徐啊,快请...
    沈姐说说阅读 2,454评论 11 9
  • 我叫徐振军,受猫猫果儿小学一年级魏央同学的父亲魏黎明邀请,担任魏央的期末考试观察员。过去几年,我和魏央见过2-3次...
    振军_57f1阅读 3,233评论 0 0
  • 知乎上有一个关于怎样排解负面情绪的方法,大家提出了写日记,哭,数豆豆,抄书,画画。种花,手工,写感恩日记等等。今天...
    无尽夏小柒阅读 9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