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最重要而稀缺的资源,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珍惜时间,并留下许多名言警句。有人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有人说“寸金难买寸光阴”;有人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也有人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还是有的”。
这些名言警句,时刻都激励和提醒人们珍惜时间,我们也应该这样去做,但仅仅珍惜时间还远远不够,还没有达到现代人时间管理应有的高度。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不会多也不会少,再努力也就24小时,何况人不是机器,就是机器也需要休息,需要停机检修、维护和保养。
特别是当今时代,各种诱惑多,需要做的事情也多,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纵使你再努力、再刻苦,革命加拼命也就是那点时间。为什么不时有人“过劳死”?我想这就是其中的根本原因所在。
珍惜时间只是时间管理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时间管理更高层面的需求。只有充分挖掘时间价值,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时间管理的价值所在。
因此,在纷繁复杂的众多事情面前,我们必须进行合理的选择,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学会说不,学会拒绝,学会放弃,善于“抓大放小”,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到最重要的事情上,用到价值最大的事情上。
所谓“抓大”,就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时间的管理和利用上,就是要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处理重要的、紧急的、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影响大、价值高的事情上。
对于这类事情,必须放在重要日程上,一定要集中时间和精力,用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必要时还要调动其实他资源来帮助我们尽快处理,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所谓“放小”,就是那些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影响不大、价值不高的事情。面对这些事情,我们不必亲历亲为,可以委托他人办理,甚至不予处理。
现实社会中,经常会听到或看到有的人口口声声喊没有时间,然而,事无巨细都不放过,每一件事情都要亲历亲为,生怕漏掉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怕某件事情委托他人办理就会办砸了。
其结果是自己累得喘不过气来不说,该做的事情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好,不该做或可以不做的事情做了一大堆,而且工作效率低下,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一个人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关键在于他能否抓住重点,分清主次,有的放矢。
如果我们稍微留意一下身边的同事、同学、朋友或亲人,那些能在事业上取得一定成绩的人,一定都是善于抓住重点,有选择性地做事的人,而那些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人,都是业绩平平的,甚至人到中年还在为生存而“拼搏”的人。
如何“抓大放小”,这就需要我们学会选择性地做事,学会有选择性地说不,学会有选择性地拒绝,学会有选择性地放弃。
只有学会有选择性做事的人,才能集中力量,专注于重要的事情,才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能人、专家。
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而不是做时间的奴隶,我们追求的是快乐生活,健康的生活,因此,在时间管理上,我们必须抓大放小,用有限的时间做更有价值的要事,追求时间的利用效率,而不是拿命去拼那有限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