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语文的乐趣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一壶水,
只要不断地用火烤,
就会涌出珍珠般的气泡。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绚丽的花,
只要给她七彩阳光,
就会在我们心头怒放。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一片云,
只要不停地积聚,
就会成为无边的春雨。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洁白的雪,
雪花飞呀飞,
将这世界装点的晶莹无瑕。总之,语文七彩斑斓!教语文讲究方法,有无穷的乐趣!那么怎样教呢?
一,教语文要有声有色的朗读,以读代讲,以情感染学生。
学《海燕》这一课:"在苍茫的大海上",读"苍茫"要轻声,拉长音,读出大海无边无际之感,仿佛眼前出现天蓝色的大海。"狂风卷积着乌云",读这句,要重而快读"卷积",表现出乌云翻滚,越来越多。"乌云"要读得慢,黑鸦鸦得。"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的飞翔!" 强调"海燕",要重读,"黑色闪电"要读得重而快,表现出海燕的敏疾。"高傲"要重读有自豪感,表现出海燕英勇无畏。"飞翔"要扬起声,表现出海燕在天空飞旋的有由自在。通过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抑扬顿挫的朗谈,领悟课文意境之美,以读代讲,从而理解课文的目的。
二,讲课文,不要面面俱到,要讲关键词语,精彩段落。教古诗,要讲出意境,以美感染学。如教《滁州西涧》这首诗:
除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作者韦应物。涧,小溪水。
怜,爱。幽,幽静。鸣,叫。
物象:幽草,涧,深树,黄鹂,
春潮,雨,野渡,舟。
主干不变,加枝叶描会意境:
安徽滁州城西郊外的一条小溪,淙淙的溪水冲击着山石咚咚作响,犹如一位白衣少女在拨弄着琵琶。旁边生长着幽静而富有生机的野草,一真伸向远处的树林。茂密的树林深处不时传来黄鹂清脆动听的"丽,丽,丽"叫声。有时还能看到苏苏的飞,仿佛是天空中绽开的黄星礼花。傍晚时分,一声春雷响过,那贵如油的春雨也淅淅沥沥地落下,漫少遍野笼罩在轻纱样的雨雾里。春雨杰后潮水涨得更急了,在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小船在河面上无忧无虑漂得歪歪斜斜。诗人隐居此地,多么喜爱这偏静的风光啊!这样通过描述意境,使学生感受到诗的美,情感之纯真,意图之明确。
三, 板书要简明,突出重点,抓关键词语,揭示文章核心及深层含义。以理解关键词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如教《白杨礼赞》一文,重点是以物喻人的象征手法,关键是要找出相似点。我是这样随文板书的:
笔直(正直)
枝叶(向上)
白杨树: 皮淡晕圈(质朴) 象征:军民
挺立(倔强)
四,上语文课,要把课文作为材料,作为写作的范文来教。以此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学了《第一场雪》,不失时机的写雪景,让学生观察,亲自堆雪人,打雪仗,滑雪。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与乐趣。
课文有节选的,学完节选课文让学生续写后面的情节。《井阳冈》打虎后,武松去了什么地方?干什么?激发学生读的欲望,以写促读,还能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还可练习补写。课文中节选的电视剧《陈毅》,有省略的部分,让学生发挥想象做补充,要合情合理,有对话,动作,表情,环境描写。
要让学生扩写。学了《踢足球》,把"用力一踢,踢进栏里"这句话扩写具体,加表情,加动作,且要有好几个连贯动作。
学了"春光明媚"这个词,要让学生具体写出看到什么春景:如小河,岸柳,燕子,桃花。怎样明丽:小河哗哗,岸柳如烟,燕子敏捷,桃花灿烂。连贯地勾勒出美丽春光。学写结合,课文与作文挂勾,学生才学得活,学得有兴趣。教语文方法灵活,乐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