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地方传统民宅营造法探微》
很荣幸,可以有机会接触传统建筑,还能跟学校的大拿张教授学习关于传统建筑的知识。虽然,建筑和土木很相近,但,由于主攻方向不同,作为一个土木人,头一次接触建筑方面的有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
这本由张宇彤前辈撰写的《澎湖地方传统民宅营造法探微》,是其1991年的硕士毕业论文。全书一共376页。除去基础的文字介绍,全书1/4部分均为图片。有一些专业名词甚至是方言的存在,用图解释远比文字描述更加生动。整本书前前后后看了两遍,在这想聊聊自己的感想。
民宅的缔造者就是匠师,对于传统建筑的研究而言,匠师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为,匠师用他们精湛的技艺才使得,这些民宅得以出现在世人面前。不过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民宅,斋堂,庙宇等等具有历史意义并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渐渐消失。书的开头即说明为什么要研究澎湖地区传统民宅。因为,澎湖就如同《外婆的澎湖湾》(一首在90年代广为流传的儿歌)对于作者而言,澎湖是消失的童年。就研究者而言,澎湖相较台湾本岛,发展较为缓慢且比台湾开发早,仍有许多保存下的建筑,庙宇,以及古迹文物。于此同时,澎湖是一个纽带,因而其风俗习惯,语言,宗教等比较多元化。
全书分为七个章,从匠师到建筑本身的构造,剥茧抽丝般介绍澎湖地方民宅。匠师在那个时代就是建筑的灵魂存在。于此,同时(学徒拜师学艺要学满4年3个月方可出师)习艺传承,所以师承一人,抑或来在同一地区的匠师在技艺和创作风格上有相通点。全书一共拜访了24位匠师。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师承,不同的专长。
专业工匠是以技术为生的手工者。一般建筑之营造参与者,主要有土水匠,木匠,石匠,雕花匠,剪黏匠及彩绘匠。而实际参加传统民宅营造只有土水匠和木匠。在匠师中技艺较高而脱颖而出的名为“师傅头”。担任民间营造工程的主持者。在很多开工仪式祭典的时候都是由师傅头主持,极具话语权。
从第三章开始,就是对于施工技艺的介绍。很多技艺一直沿用到至今。一栋民宅的研究从结构——地盘——厝身——厝顶。全书,主要围绕着不同地区的匠师对于同一结构不同的构造方式的异。营造程序由“牵经定向”以“入厝”仪式结束(若有“安厝之举”,则以“安地砖”为最后步骤)。其由营造法,营造仪式以及营造禁忌组成。
在这对于构造功法的细节不多加赘述。想聊一些有趣的东西。
“牵经定向”是在营造之前,由“主家”邀请地理师堪与。地理师根据年份,地形山势,并且考虑周围建筑物方位和气候(防东北季风以及西晒),然后用罗盘,定中轴线。由于营造十分注重“利年”因而“东西利”时只能盖东西向的,“南北向”只能盖南北向。若民宅方位与“利年”不合,则会等到有“利年”方“起厝”。
在“地盘”“厝身”“厝顶”动工时,均会有祭典,仪式各有特色,比如“下基”时需要准备牲礼,红圆仔,寿龟桃及五谷盘,摆桌于基地中央并向内拜。安砛有仪式但是不拜神。仪式需准备牲礼或红圆仔,摆桌于砛前向内拜,少金纸,放鞭炮,时辰到时将安砛物(于下基五谷盘同)依次排好,置于预留的砛洞,再将砛安上即可。而“入厝”时则需要请神像……
因为。澎湖的地理原因,所以,建筑材料也是因地制宜,主要的材料有coral stone(澎湖特产建筑材料,由珊瑚石组成。具有硬,脆及“交仁”的特性,可以相互咬合,不易倒塌的特性。)玄武石(澎湖岛地质属于玄武岩台地,材料获取较易。)土墼(由主家自行印制,由白夕土,草及沙为材混合倒模)swa(是珊瑚礁的一种,质地比coral stone细致,具密实,无空洞,韧而不硬的特性。)白夕土(为普遍使用的黏著材料,黏度高),沙(岛屿四处均有白沙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灰(取自海滩灰穴,现已被水泥油漆所取代。原料有珊瑚石细末和牡蛎壳两种)砖(早期,购于台湾本岛。)
关于禁忌的部分全书一共列有31条禁忌,涵盖了整个建造过程。举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深不出丁,浅不贮财”禁忌,讨论的是关于深井的深度,匠师所云,深井深度需有字(合寸白)不可太深也不可太浅。
外婆的澎湖湾已经不在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留下的有年代感的建筑寥寥无几,诚然,现代建筑很重要,但是,历史同样重要。“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民宅这个历史留给我们的瑰宝,我们却将其丢进历史长河中,传统建筑的研究者们则是将那些将这些遗失的明珠重新淘洗出来,让他们重见天日。可惜消失比拯救更快,所以,对于传统建筑之路还是很漫长的一条路……
晚风轻拂着澎湖湾
白浪逐沙滩
没有椰林醉斜阳
只是一片海蓝蓝
坐在门前的矮墙上一遍遍幻想
也是黄昏的沙滩上有着脚印两对半
那是外婆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
参考文献:(张宇彤撰写《澎湖地方传统民宅营造法探微》,歌词节选自《外婆的澎湖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