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水里,因为恐惧而拼命挣扎时,殊不知最好的自救方法却是放松……
当你抓起一把沙子在手中,因为害怕流失而拼命抓紧时,殊不知最好的保存手中沙子的方法是松开……
当你考试时,越着急地想回忆起某个知识点时越想不起来,却发现考完试放松后答案全在心里……
当你越想做成某件事情时,内心因为惦记着事情的结果而患得患失,殊不知最好的办法是无为而治,水到自然渠成……
放下恐惧,臣服了,世界反而亮了……
放下抓取,臣服了,世界反而亮了……
放下紧张,臣服了,答案反而显现了……
放下得失,臣服了,事情反而做成了……
很有意思的是,成长的入口却是穿越那些自己不愿意面对的,恐惧的,害怕的……
不知为何,今早起床后,上面的这段文字就在我的大脑里盘旋,我想着,要把自然流露地感悟记录下来。写到此刻,我突然悟到: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越急于想改变孩子的某些在我们看来“不怎么好”的行为,思维或者习惯时,发现孩子的这些行为更加“凸显”……当我深入的研究我们的潜意识时,这方面的书籍阅读得越多,我恍然大悟:因为我们的关注不断强化了孩子这方面的行为。
所以我们越想改变,结果却是越是强化了孩子的行为……
那怎么办?看到了不说,为娘难受啊?
对了,穿越自己的难受,放下自己的担心,绝对不是“视而不见”,而是用真正有用的方法来帮助到孩子!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真正从心底里信任孩子,接纳孩子,包括他的负性思维,他的不开心情绪……我没有权利要求孩子时刻保持积极,但我有义务引导孩子接纳他自己最真实的情绪……
可能是因为心理学的书阅读得越多,越发现负性思维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所以一旦孩子有负面的情绪,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帮助他扭转。而殊不知,我越急于改变,却越是加强……最好的方法竟然和人性相反:就是接纳!
今早榴小轩起床后有些闷闷不乐,毕竟五一小长假连放了5天,和楼下邻居小哥哥相伴玩了5天。早上,榴小轩问我:“妈妈,今天小哥哥能来找我玩吗?”我对他说:“上学的日子不能玩,双休日可以玩。”
只听见榴小轩不开心地冒出一句英语:“I do not like school day!”
这时,我立刻察觉到自己大脑里冒出了一句念头:5天都让你玩疯了,没让你参加任何额外的补习班,你这还得寸进尺了啊!当然,这句话是那一瞬间大脑里的念头,我并没有说出来!
我去厨房间整理,避免和孩子有情绪上的影响。我边洗着碗,边想:其实孩子有表达情绪的需求,我凭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只有积极的思维?我们大人过完长假后也会有失落感,为什么孩子就不能有失落感?只不过是我们大人已经善于不表达出这种失落感而已,但孩子能表达出来不是更说明他的纯真合一吗?
于是,我走到客厅对儿子说:“双休日可以和小哥哥玩,上学日做完作业,你自己的时间里可以选择玩游戏,也可以选择和小哥哥玩,前提是小哥哥作业也做完了,他的妈妈同意他玩。”
儿子心情又好了,他开心地说:“好的,我一回来就做作业!”
我告诉自己:希望培养孩子的积极思维方式,不代表不允许孩子有负面的情绪。情绪不分好坏,情绪来的时候,谁也没有办法控制,但是怎么处理情绪,却是我们可以学习的。
对于我而言,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当他在人生低谷时,依旧有面对生活的勇气;当他功成名就时,仍能保持一颗初心。一生有良友相伴,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