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000
大老板在听取小分析师关于模型的解释之后,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你知道,我是怎么做到这个位置,为什么是我可以挣到大钱吗?原因非常简单,就是我可以提前猜到什么时候音乐会变慢,一个星期,一个月,或者一年。但是,现在我完全听不到音乐了。这句话,意味深长,按照这个逻辑向后推演,就是一定要在别人知道音乐已经停止之前,把手里所有的已经不值钱的债券卖出去。
金融市场上的产品却不是这样的。除了设计者,恐怕没有人准确知道某个衍生产品的风险水平。甚至对于某些产品,连设计者本人都不知道他一旦把这个东西推出之后将会带来怎样的“蝴蝶效应”。在很多时候,大家关于一项交易,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大家并不知道交易结构背后的收益结构、风险结构与期限安排到底是不是合理。
可是,在金融市场上,当坏产品以创新的名义进入到交易之后,一旦出了问题,波及面会非常大,会给实体经济很大的打击,而且会花上很久才可能让经济有所恢复。我每次读金融史,都会读出惊心动魄,都会读出一身
所有的金融危机,都包括这样一些必要的要素:第一,是有一群有钱同时智力又不够的人要不劳而获;第二,有几个绝顶的聪明人,可以设计出只有他们自己能够理解和控制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方式;第三,是有一些胆子大的人,甚至是疯子在利用这些聪明人操控市场;第四,高高在上的监管者不了解市场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些要素从最开始的南海泡沫,到1929年的大危机,再到2007年的金融危机,其实,本质上都是一样,没有变化。
大老板之所以是大老板,并不仅仅是他会提前知道“音乐停了”,更在于他会早早地部署如何跑掉。
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好,既然我们知道音乐已经停了,我们能做什么呢?当你们每个人第一天进入公司的时候,我就对你们说过:做我们这行要想赚钱,有三个要点:当第一个行动的,做一个聪明人,或者会骗人。我不想骗人,而这个楼里又有那么多的聪明人,我们就只有当第一个了。大老板的言外之意是,当大家都还没有意识到音乐停了的时候,我们最先行动。今天把所有的不良资产全部卖掉。
接下来,大老板和交易部经理山姆的对话耐人寻味。大老板问:山姆,能卖掉吗?山姆回答:可以,但是,要有代价。大老板说:我愿意付这个代价。之后的一分钟对话,我认为是整个电影最精彩的一分钟。
山姆说出他的计划:早上6点半,我把所有的交易人员叫到一起开会,跟他们实话实说,告诉他们真相,然后让他们尽快把资产出手。用数额巨大的奖金,来激励交易员尽快完成这些交易。但是,山姆还是心有余悸,把不良资产卖给谁?这时,你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大老板果断地说,卖给过去两年买过我们东西的人,以及愿意买我们东西的人。
山姆心存疑虑,他说:你的这些东西已经没有价值了,你把它们卖到市场里去,这个市场就被毁了,至少要经过好几年才能恢复。但是,大老板的回复更加硬气:我们是用目前看上去合理的市场价格,去把它们卖给那些想买这些资产的人,这样,我们就可以活下来了。山姆继续争辩,这些人今后再也不会和你做生意了。大老板立刻说,我知道。
从这个对话中,你也许可以看到华尔街更本质的东西:不仅仅是要做第一个,不仅仅是要做最聪明的那一个,也不仅仅是要做最会骗人的那一个。这个行业的真正赢家法则,也许是去做心最黑的那一个。
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中最值得看的,就是这个会议。前面的部分,是精心准备的铺垫。这个会议,将整个故事推向了一个高潮,而后面的部分,就像是这个会议的一个大注解,一个冗长的注解。直到最后的时刻到来,一个最精彩的结束:股市开盘了,前面加一个“通过”,一天的谎言,交易部完成了计划,交易员获得了大笔的奖金,但是,资本市场的大动荡也正式开启。
我相信,如果你看懂了这部电影,你对华尔街、金融、市场经济这些概念,都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你关于现实世界的真实理解,说不定就从这里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