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社交,几近绝缘,朋友间来往,也淡如水。
而亲人的生活点滴,却是渗透不断,偶有风吹草动,时刻准备着的这条神经,迎面响应,挪动所有精力去面对。
家族情感维系的如此紧密,想必也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恰逢新年伊始,家人换个工作,求职谋生的?小一辈的未婚配的?听着老人念叨着,透露是担心,忧愁,还有些许的期待。担心晚辈错过最佳年龄,没有佳配,怕小辈没有安身立命之本,也渴望他们能有好运。
此刻我也带入这种情绪中,把亲人们目前的不如意都提到嗓子眼,笼罩在忧愁、无力中。回过神时,却又急于给他们评价,给建议,下结论。
亲人的困难,我们容易置身其中,也恨不得揉入其中,困在局里,变得不那么理智客观,给出的建议,往往多了情绪倾向,却又深不以为然,应了只缘身在此山中。
若再加上爱的名义,纵然粉身碎骨,在所不惜的义无反顾,让解决办法只有一条路径,同时理所当然的建议,指手划脚,不知你哪只脚正又踹中他的心窝。
面对一般熟人,我们能够清晰了然,他的问题,因为存在的距离,让我们有机会统观,一上来并不是情绪,少了干扰。
今天我家小孩说:“妈妈你今天让我做这么多项作业,但我知道你是因为爱我。”
我愣了半响,没接上话,这句“因为爱我”,他是否真的理解,我不确定,而我感受到的是,我必是和他讲过或是以爱的名义,让他做了他并不想做的事,他用“因为爱我”来劝慰自己,安抚自己,给做这事安了个理由。他的心理是这样想:因为妈妈出于爱我,才让我做,我并开心,并不是乐意做的事,而我也要去学着接受。
以爱的名义,没有沟通交流去做,让对方感受到是压力,孩子选择宽慰自己屈服,而成人或许会是争吵,难免出现爱之深,恨之切。
想起知否里的顾侯府秦大娘,一辈子,为了给儿子争个爵位,机关算尽,葬身火海,终不明白,他的儿子要的是亲人和睦,平安顺遂,权势象征的爵位,并不在他眼里。
讽刺的是终了了,要救母亲,他歇斯底里喊着:“娘你出来,我明日就去袭爵位”,诉说着,为了你,我愿意去承袭之意。而临了秦大娘未必悟到,这爵位其实是她要的,不是她儿子。
爱子之深,爱亲人也一样,我们要做不是贸然介入,而是先去了解他,他想要什么,他需要什么。
贸然给建议,剥夺他思考权利,背后是对他能力的质疑,造就他更不自信,爱的名义,没有良好的沟通,有时会变成对他能力的绑架,让他逐渐丧失独立,更为的依赖别人,爱的发心和最后的结果相违背了,不如人所愿,我们需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