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点从睡梦中惊醒,梦中前一秒我还在为我的行为得意,后一秒就有人在冷冷地质问你怎么还沉迷在自己制造的美梦中,现实向我扑面而来,惊醒。
迷迷糊糊睡到十点半,是的,十点半,最近一周我的上午极其短,冰在问怎么回事,上周的你可不是这样的。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在新的学校留下了早起的印象。
冰帮我打回了午饭,吃完就该去自习室了,新的思路还没有捋出来,周一还想找老师沟通一下思路的。老师已经好几周没去找了,她很忙,我也乐得跟着自己的节奏去磨蹭着来,所以这周我过的超级开心。可是,自从打算跟导沟通一下后,我就开始焦虑了,慢慢寻找思路的过程在现在看起来不再是享受,而是一种煎熬,就如现在两个小时过去了,我还没有打开Ne。
第二杯咖啡已经开始了,心情却异常烦躁,难道是因为deadline的压力?是什么让我前后反差这么大,我又对自己开始不满。好几天没阅读了,心情不再能维持平静。这半年,可以说是阅读帮助我完成了重新进入校园的心理过渡。最近在读《罗素论幸福》,他说现在的人们无法忍受无聊,更无法忍受有价值的无聊。是的,护眼贴的15分钟我揭开了不下5次,觉得超级漫长,以前爱发呆放空的自己,现在不刷点动态就觉得好无聊啊,时间好漫长啊。
其次,deadline的存在固然让人焦虑,可是它只是提醒啊,本来照计划下周是要开始动笔了的。只不过是跟老师去沟通一下,把把关,提供一些思路,这不是更好的质控吗?怎么能发展到打乱之前的节奏,进而影响进度呢。不可行不可行。
也许是,这周过的太开心,也挺充足,我对周六日有了更高的快乐要求和阈值。难道我要把休息日变成我的自虐日?朋友说我总是封着自己,承认,只是已经习惯了自娱自乐,习惯了一个人的时光,打破圈子去外扩,这真的很挑战。也许春天,我能试着放开一些。
我曾经很想去上海,后来想法设法去了,到了之后就开始日日心慌,不知道心慌什么,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接连的打击,我躺在床上三天三夜,苦苦思索我的未来在哪里,结果是无解,我放弃。对一切变得有些无所谓,只认真上班,后来开始慢慢好转,目标也逐渐清晰坚定。
现在,我重新回到学校,仍是觉得困惑、焦虑,觉得周围的人都很优秀,自己一点都不突出,这让我找不到信心。老师也在一直指出不足之处,我小心翼翼,惟命是从。好像又在经历一个循环,我不知道接下来的目标在哪里,一直闷头走、忙于奔波,停下来我反而不知所措。
还是读书,让我慢慢静下心来,我接受了现在的状态和阶段,也愿意去为了更好的状态去努力,书中并没有告诉我怎么解决我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但很神奇的就是,我真的坦然了很多。做的不好的事,偶尔还是想偷懒,那结果就会变成现在这样,无法支撑住现实的波动。
说我没有自己的见解也好,说我容易受书中所说影响也罢。这都不重要。如果可以我愿意一直受书中智慧的熏陶,我不相信有很多人完成了自我的成长,那些看起来过得快乐的,是群体的喧嚣,也是自己的选择。
说到底,读书少。多读书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