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7
【原文】
因为研究人员永远不可能对他们想概括的所有事件或人群无一例外地进行研究,他们必须要选择一些样本来做研究;但是有些抽样的方法比其他抽样方法更加可取。在你评价研究样本的时候,有几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必须要牢记在心:
(1)样本的覆盖率必须要大到足以产生概括或得出结论的程度。大多数情况下,研究人员观察的事件或人群越多,他们得出的结论也就越可靠。如果我们要对大学生在做学期论文时从别人那里获得帮助的频率有多高这一课题概括出一般性的看法,研究1 000名大学生比只研究100名大学生自然会更有说服力。
(2)对研究者将要从中得出结论的所有事件的类型,样本必须覆盖足够的范围,或者说包括样本应足够的多样性。例如,如果研究者想要归纳出大学生普遍的饮酒习惯,那么他们的证据必须要建立在从各种不同类型的大学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中进行抽样的基础之上。
(3)样本的随机性越大越好。如果研究者随机取样的话,他们就要尽量保证想要概括的所有事件都有同等的机会得到取样;同时也要竭力避免片面的取样。大型的民意调查,像盖洛普民意测验,常常都尽量随机地抽取样本。这样可让他们避免特定类型的、有片面特征的事件或人群局限了样本的范围。你能不能看出以下每个样本是怎么带有片面特征的?
【感受与思考】
上面讲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指明一个方向,我们就要对所有的研究进行组合提问:
①他们抽样的事件或人群有多少?
②样本的覆盖率有多大?
③样本的随机性怎么样?
如果我们不是做行业报告,市场分析,“研究”性质的材料确实不太遇到,但是,有一种特殊的情境,其实也可以用到这个组合问题,那就是“豆瓣评分”。
最近关注到一部电视剧,叫做《回家的路有多远》。
大家可以看到,这部剧的豆瓣评分其实很低,只有3.1,多数的评论都是“剧情恶心”、“三观不正”这类,极少数评论是“剧情感人”、“传扬生活真善美”。其实之所以注意到这个,是因为我老爸最近在看,他说这是他看过的最感人的电视剧了,哈哈。
我也看了几集,其实说实话,抛去立场预设,这部剧传达的理念,社会价值观,还算是比较正常的,没有豆瓣1星评论中讲的那么不堪。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老爸说的和豆瓣网友说的,如此大相径庭呢?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价值观不同,生活经历不同,老一辈的人其实更喜欢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简单明快的剧情脉络。
年轻一代的人,更喜欢看一些复杂的人设,比如《教父》、《肖申克的救赎》、《小丑》里面的主人公,评价体系不同,评分自然就不同。比如,我给老爸推荐8.8分的《大江大河》,他很喜欢,但是推荐9.0分的《白夜追凶》,他却大呼看不懂。
最关键的是,会到豆瓣上进行影视剧评分的人,一般是什么人呢?显而易见的,是年轻一辈的人,因此,《回家的路有多远》这部剧只有3.1分,也就不足为奇了。
结合今天《学会提问》中的选段,样本的不同,或者,话语权的拥有者不同,最终就会导致“研究结果”的不同,不知道你是否也能get到了呢?
总之,以“豆瓣评分”为例,如果说评分的群体,不是均匀分布在社会上各个阶层的,那么评分就不会绝对客观,只能是作为参考。当然话说回来,要求全社会所有人,都到某本书籍,某部电影下面做评论,评星级,自然也不可能。
因此,我们应该做到的,是拥有一种质疑的意识,避免被“低分”或者“高分”的刻板印象所裹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