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一个观点:书,读不读都行;读书多不一定好,陆澄读了那么多书,最后成为“两脚书橱”,赵普只读了半部《论语》就能利用其治天下。
书橱,就是书柜子。照这样说,还是少读点书,读多了就是个书柜子,别无他用。这种说法完全颠覆了我对读书的理解,便赶紧到网上搜书橱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个成语故事或出自《南史·陆澄传》:“澄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厨也。’”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原来是说“读书”和“应用”的关系。读书汲取的是知识,应用是一种能力。
有人读了很多书,就是不会写作文;有人读了很多管理方面的书,在管理人方面还没有长进多少……读书和应用能力是两回事。这样的人,难道就不应该再读书了吗?
读了一本小说,就能马上写出小说;读了一本管理人方面的书,就能把人管理得很好。这样的人还是凤毛麟角的。
书的种类繁多,教人思考应用的不在少数,只要读书够多必能从中学到思考之道,就算是纯知识性的学习也是需要道理思考的。读书一定会提高思考能力,读书变成“两脚书橱”过于夸张。
说不知应用的读书人叫“两脚书橱”,倒不如说,一个没有行动能力的人通过读书学得了很多东西。“不知应用”不是读书多的结果,而是他本来就不擅长行动,或因其它原因造成不擅行动。
环顾四周,还真没有读书多,不知思考,毫无长进的人,更没有“两脚书橱”。这个黑锅不用让“多读书”来背。多读书反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
现代的人,踏踏实实读书做学问的少了,急功近利的多了。这本是错,却有人以“两脚书橱”来贬低别人、自我安慰。潜心读书耐得住寂寞的优良品质受到打击。
周围有多少正常读书变成“两脚书橱”的人?
“兼听则明”在读书上也适用。读的书多,就会接触多种道理,每种道理的创作者都说自己是正确的,我们不好判别。但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一比较就好知道哪个更有用。
传销洗脑都是在封闭的环境里,不让随便接触外界事物,就是怕你了解更多东西。宗教也多是只认定某一经书是绝对真理。
比固执更无药可救地是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沉浸在自认为正确的道理中不愿接触外界。
只要注意多方面读书,正反对比着读书,自己主动找着书读,书永远是读得越多越好。绝没有“两脚书厨”这回事!
再说说“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并不能说明书越少读越好。
论语本来就是管理人的书。在《论语·雍也》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季康子问:子路可叫他管理政事吗?
孔子说:他有决断,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季康子又问:子贡可叫他管理政事吗?
孔子说:他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季康子问:冉有可叫他管理政事吗?
孔子说:他多才多艺,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这是《论语》中关于用人之道的论述。孔子没有直接跟季康子说,你应该怎样用人,他没有教授知识和技能。他只是通过对这三人的特点描述,表达用人的思路,季康子自然就明白该怎么做了。智慧的东西就是这么有效,闻一知十,他什么都没说,他什么都说了。不仅这件事,其他同类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同时,也是在告诉我们,通才很难得,全才更是几乎不可能。领导者必须知人善任,明白部属的长处,指派合适的职务。若能做到这样的地步,子路、子贡、冉有,都能够派上用场。发挥人才的长处,做到无人不可用,才是用人的最高境界。
一部《论语》就是在讲管理,大学也在讲管理。修身就是管自己啊!齐家就是把家族管好,治国就是把国家管好。
张普这样研究《论语》,并把它运用到管理上,再加上他本身也许有很高的管理才能,半部论语治天下,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这样的人凤毛麟角,很多人读了多少遍论语,都治不了天下。
自嘲地说,我们读书就不是为了治天下,是为了修自己而已!把读书当乐趣,一日无书三餐无味也,这是很多人读书的目的。
读书,反而成了一种时尚。相信“两脚书橱”在明智的人心里也不一定是贬义词。广州有一家名叫两脚书橱的书店,每天顾客盈门,看来很多人都体会一下“两脚书橱”的感觉。
我奉劝说读很多书无用论的人,先把自己变成两脚书橱再说,也许当自己真成了“两脚书橱”时,就不会轻易提出“多读书无用论”这种观点。在当代的繁扰的社会里,能成为“两脚书橱”的人,一定也是了不起的人!